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A74009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A740092)
- 作品数:4 被引量:40H指数:2
- 相关作者:王晓燕王俊菊赵雄立马文更多>>
- 相关机构:湖南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同伴互动语码转换研究--基于英语学习者的课堂口语语料分析被引量:28
- 2012年
- 基于会话分析框架,本文对外语课堂同伴互动语码转换现象进行了调查和分析,重点研究语码转换在完成不同类型口语互动任务中的频率和功能。研究发现:卡片问答型任务完成中语码转换频率相对较低,英语表达较流利,但不利于学习者思维扩展和认知能力的提高;图片叙述型任务完成中语码转换频率增加,但有助于提高语言准确性和合作协商性;随着学习者互动能力的增强,语码转换频率在卡片问答型任务中逐渐降低,而在图片叙述型任务中无明显变化,但其功能表现有所不同。本文认为,同伴互动中的语码转换可视为一种话语、认知、交往策略,涉及多种功能;适度使用语码转换有助于培养外语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认知思维能力,加强学习者之间互帮互助、共同合作的精神。
- 王晓燕王俊菊
- 关键词:语码转换同伴互动
- 外语环境下同伴他启修正研究被引量:11
- 2014年
- 本文基于会话修正启发利于语言习得的理念,研究了外语环境下同伴他启修正模式特征,旨在探讨他启失误源、他启频率和他启产出等方面的特征及其对语言实践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除内容失误源和词汇失误源,"其它类失误源"也为他启的主要诱导源;他启频率随着会话任务的开展逐渐升高,为语言实践提供更多机会;六种他启策略频率和表现特征各不相同,对辅助言语修正和产出的功效也表现各异;五种他启产出频率不同,通过单次尝试或多重启发,常能获得成功修正。文章认为,同伴他启修正不仅有助语言习得,还有利认知能力和社会行为能力的提高。因此,对他启修正模式的探究有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言语习得过程的本质。
- 王晓燕王俊菊
- 门诊医患会话患者应答语信息过量的语用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本文从语用学角度研究门诊医患会话患者答语信息过量现象,试图解释这一现象的顺应特征。我们把患者信息过量应答理解为:在门诊医患交际问答过程中,患者除了提供医生所期望的、必要的信息外,还提供过量信息的动态过程。本文援用Vesrchueren的顺应理论为理论框架,分析门诊医患交际中患者信息过量应答的本质和语用功能。我们认为,患者应答语信息过量是为了实现其交际目的而对各种语境因素做出顺应性选择的动态过程,主要涉及交际目的和语境变量(包括物质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此外,我们也从文化的视角探讨了患者应答语信息过量产生的理据。
- 武宜金马文王晓燕
- 关键词:语言顺应论
- 英语课堂学习中生生互动的会话修正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会话修正是交际者寻找和纠正交际中出现错误的过程,它在人们的会话和语言习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会话修正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南工业大学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会话的修正模式的实证展开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在英语课堂学习中生生互动的四种会话修正模式均有出现,但是分配极不平均,其中自启自补修正模式在生生互动中具有优先性;同时学习者语言水平的高低对修正模式的选择也有影响,语言水平较高的学习者更偏好于自我修正。
- 赵雄立
- 关键词:会话分析会话修正课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