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8AA12A203)

作品数:11 被引量:75H指数:5
相关作者:王大轶黄翔宇褚永辉余建军孟遥更多>>
相关机构:空间智能控制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防基础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机械工程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深空
  • 3篇深空探测
  • 3篇脉冲星
  • 3篇光学
  • 2篇星模拟器
  • 2篇自主导航
  • 2篇敏感器
  • 2篇光学设计
  • 2篇X射线脉冲星
  • 2篇LCOS
  • 1篇导航
  • 1篇调制传递函数
  • 1篇动力学分析
  • 1篇信息融合
  • 1篇星敏感器
  • 1篇星图识别
  • 1篇延时
  • 1篇延时补偿
  • 1篇液晶
  • 1篇有限元

机构

  • 6篇北京控制工程...
  • 6篇空间智能控制...
  • 3篇苏州大学
  • 2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江苏省现代光...

作者

  • 6篇王大轶
  • 5篇黄翔宇
  • 3篇余建军
  • 3篇褚永辉
  • 2篇张银刚
  • 2篇郭旭红
  • 2篇孙高飞
  • 2篇寇生
  • 2篇刘石
  • 2篇张国玉
  • 2篇孟遥
  • 1篇张晓文
  • 1篇熊凯
  • 1篇郝云彩
  • 1篇韦晓孝
  • 1篇许峰

传媒

  • 3篇空间控制技术...
  • 1篇光学精密工程
  • 1篇宇航学报
  • 1篇光学技术
  • 1篇光学学报
  • 1篇机械设计与制...
  • 1篇航天控制
  • 1篇中国空间科学...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敏感器有限元动力学分析
2010年
介绍了一种超大口径、长焦距、折反式光学系统的新型敏感器。为验证其结构设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使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MSC Patran建立了整机有限元分析模型,用MSC Nastran对其进行了模态分析和随机振动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星敏感器性能稳定可靠,可对一些关键部件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寇生余建军郭旭红张银刚
关键词:星敏感器有限元动力学分析
脉冲星导航中最优脉冲星组合选取方法被引量:4
2011年
分析了X射线脉冲星导航原理,发现脉冲星的位置和脉冲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l,TOA)的测量误差直接影响导航精度。为优选导航脉冲星组合,在误差协方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导航脉冲星组合优选方法。该方法分别定义了优选指标位置精度因子(Positioning Dilution of Precision,PDOP)和脉冲星优选指标(Pulsars Select Criteria,PSC),不仅考虑了脉冲星空间位置分布,还考虑了测量噪声差异对导航误差的影响。最后以25颗信号品质较好的脉冲星为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褚永辉王大轶黄翔宇
关键词:X射线脉冲星
泛卡塞格林光学系统的色差研究
2012年
泛卡塞格林光学系统结构简单、像质优良,广泛应用于空间光学领域中。从对研制完成的谱段位于500~800nm的泛卡塞格林光学镜头的调制传递函数(MTF)的测量结果出发,结合泛卡塞格林光学系统的结构特点,分析表明光学设计的色差来源于其高次施密特非球面镜,提出了一种利用非球面镜的最小色差条件来改进光学系统的新方法。通过三级像差理论,分析了施密特非球面镜的面形方程,计算出最小色差条件及相应的中性带高度,进行光学设计的优化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果表明,改进后光学系统的色差由原来的31.4μm减少为4.25μm,且光学系统的MTF值达到0.6以上(40lp/mm),像质优良。该方法为类似光学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韦晓孝许峰余建军
关键词:光学设计色差施密特非球面调制传递函数
深空探测自主导航与控制技术综述被引量:38
2009年
深空探测自主导航与控制技术是深空探测任务成功实施的关键。基于开展深空探测自主导航与控制技术研究的迫切性,综合分析和评述深空探测自主导航与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着重分析深空探测自主导航与控制的必要性和国外深空探测自主导航与控制技术的研究发展趋势,提出深空探测自主导航与控制的关键技术,根据分析,提出了发展深空探测自主导航与控制技术的建议。
王大轶黄翔宇
关键词:深空探测
基于能观度分析的信息融合组合导航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以观测模型能观度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能观度分析的信息融合方法。首先分析了影响脉冲星导航的主要误差来源,然后以火星环绕段为例,结合火星的两颗卫星中心矢量观测模型,通过格莱姆矩阵能观度分析方法考察观测模型的能观度。在能观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观测信息系数分配方案。研究了适用于组合导航非线性问题的UKF滤波方法。通过数学仿真,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褚永辉王大轶黄翔宇
关键词:自主导航脉冲星信息融合
X射线脉冲星导航测量延时补偿方法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X射线脉冲光子是脉冲星导航系统原始观测量,利用脉冲叠加技术获取的脉冲星观测量存在测量延时问题。通过分析脉冲叠加技术原理,将脉冲星导航系统测量延时问题转化为对光子延迟时间序列的研究。提出基于轨道外推的延时补偿方法和基于组合导航的延时补偿方法,前者计算量小,宜于在测量延时较小时使用,后者不受延时大小的限制。最后通过数学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褚永辉王大轶熊凯黄翔宇
关键词:X射线脉冲星
深空自主导航光学敏感器及其验证被引量:4
2012年
利用光学导航敏感器进行深空自主导航在国际上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这种方法具有自主性强、精度高、节约成本等优点,且距离地球越远越显优势.在国内首次开展了用于深空巡航段的自主光学导航敏感器设计研制和验证工作,所研制的光学导航敏感器原型样机设计技术指标为:焦距953.8mm,视场角0.8°×0.8°,探测极限灵敏度12Mv,测量精度0.5″(1σ),动态范围100∶1.试验室测试和外场观星试验的结果表明,测量精度达到0.5″(1σ),探测极限灵敏度达到12.5Mv,技术指标全部满足要求.
郝云彩王大轶
关键词:深空探测自主导航光学敏感器图像处理
深空探测转移轨道自主中途修正方法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针对深空转移轨道,提出以B平面参数为终端参数,采用脉冲控制和线性制导的自主中途修正方法.由自主导航系统定期确定探测器的当前位置和速度,之后利用精确动力学积分递推状态至B平面,得到打靶误差,若误差超出目标精度范围又在自主修正系统修正能力范围内,则立即利用以B平面参数为终端参数的线性制导公式并结合牛顿迭代计算出修正轨道的速度增量.利用中心差分公式计算终端参数对控制参数的敏感矩阵.蒙特卡罗仿真表明,在小偏差前提下该方法能够达到制导目标.
张晓文王大轶黄翔宇
关键词:中途修正深空探测
空间敏感器次镜组件结构的优化设计与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针对由空间敏感器设计的两种不同次镜支撑结构组成的次镜组件,利用MSC.Patran/Nastran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出了其固有频率和振型,接着对所关心的在随机条件下的响应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的重要分析结果。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两种组件的应用和改进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为以后的设计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张银刚余建军郭旭红寇生
关键词:支撑结构模态分析
基于硅基液晶拼接的高对比度动态星模拟器光学系统被引量:11
2016年
针对基于硅基液晶(LCOS)拼接技术的动态星模拟器对比度低,无法在星图识别过程中为星敏感器提供全部有效目标的问题,提出通过抑制光学系统杂散光来提高LCOS拼接动态星模拟器对比度的方法,讨论了偏振度对于杂散光的影响,并推导出入射角与偏振度的函数关系。设计了抑制杂散光的光学系统,该系统包括利用复合抛物面聚光器(CPC)结合望远系统组成照明光源,配合多棱镜的1/4波片和视场角不小于11°的准直光学系统。在截止频率为60lp/mm,视场角小于±5°的情况下,该准直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MTF)大于0.7。实验显示:该高对比度LCOS拼接动态星模拟器的星间角距误差小于18″,相对于传统型的星模拟器杂散光降低了2.38倍,其在保证精度的条件下,降低了动态星模拟器的背景噪声,提高了动态星图的可识别率,基本可以满足星敏感器在多星等条件下的对精度和动态特性的需求。
孟遥张国玉孙高飞刘石
关键词:光学系统设计星模拟器偏振度星图识别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