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25006)

作品数:1 被引量:8H指数:1
相关作者:王强资锋邱华宁刘新华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俯冲
  • 2篇成矿
  • 2篇大陆俯冲
  • 1篇大洋
  • 1篇地壳生长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意义
  • 1篇岩石
  • 1篇岩石学
  • 1篇扬子地块
  • 1篇山里
  • 1篇始新世
  • 1篇酸性
  • 1篇同位素
  • 1篇同位素地球化...
  • 1篇侵入岩
  • 1篇中新世
  • 1篇金属成矿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悉尼大学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作者

  • 3篇王强
  • 1篇刘新华
  • 1篇李献华
  • 1篇王强
  • 1篇姜子琦
  • 1篇马林
  • 1篇邱华宁
  • 1篇资锋
  • 1篇施小斌
  • 1篇但卫

传媒

  • 1篇矿物学报

年份

  • 5篇2014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扬子东部冶山和山里陈埃达克质侵入岩年代学与地球化学:岩石成因和动力学意义被引量:8
2011年
冶山和山里陈岩体构造上属于扬子地块东部,毗邻郯庐断裂带东侧,主要岩石类型为石英闪长玢岩。它们的单矿物(角闪石,黑云母)40Ar/39Ar坪年龄分别为131.22±0.77 Ma和130.07±0.48 Ma。冶山和山里陈岩体具有与埃达克岩类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如w(SiO2)>56%,高Al2O3[w(Al2O3)=14.95%~17.67%]、Sr[w(Sr)=495×10-6~2086×10-6]、Sr/Y(44~159)和La/Yb(26~68),低重稀土元素,如w(Yb)=0.82×10-6~1.56×10-6),w(Y)=9.14×10-6~20.32×10-6,无明显-正Eu异常(δEu=0.90~1.11)。另外,样品普遍具有较高的MgO[w(MgO)=2.01%~4.98%]、IMg(45~71)和Cr[w(Cr)=19.2×10-6~199×10-6]、Ni[w(Ni)=13.8×10-6~58.8×10-6]。它们的Sr-Nd-Pb同位素特征为:(87 Sr/86 Sr)i=0.7059~0.7062,εNd(t)=-14.75~-12.15,(206 Pb/204 Pb)t=16.082~16.847,(207 Pb/204 Pb)t=15.303~15.461,(208Pb/204Pb)t=35.889~36.919。冶山和山里陈埃达克质侵入岩可能是由于扬子与华北地块在三叠纪的碰撞及扬子地块东部的地壳拆离作用,导致下地壳增厚并发生拆沉熔融,岩浆在上升过程中与地幔橄榄岩发生了反应。郯庐断裂带两侧早白垩世时期的埃达克(质)岩可能形成于断裂带早白垩世时期由左行平移向伸展活动转变的阶段,其源动力很可能是受到滨太平洋板块构造的影响。
资锋王强刘新华邱华宁
关键词:埃达克质岩拆沉作用扬子地块
藏北可可西里中新世橄榄白榴岩的岩石学和Sr-Nd-Pb-B同位素地球化学与成因
<正>广泛出露的新生代钾质-超钾质火山岩是青藏高原新生代岩浆岩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这些岩浆岩普遍被认为与青藏高原隆升的深部动力学过程密切相关,并被广泛用于对青藏高原隆升机制的研究。但是,这些钾质-超钾质火山岩成因机制存在...
王强苟国宁韦刚健刘颖Derek A.Wyman杨雨晨
文献传递
拉萨南部泽当-桑日地区90-30 Ma侵入岩成因及动力学、成矿意义
<正>青藏高原南部的冈底斯带作为我们国家一条非常重要的铜金成矿带,在近些年来的地质勘探中,除了越来越多的形成于中新世的斑岩型铜金矿床被发现以外,同时一些形成于晚白垩世(~90 Ma)、早始新世(~50 Ma)和渐新世(~...
姜子琦王强Derek A.Wyman施小斌杨进辉马林苟国宁
文献传递
始新世末印度大陆俯冲与地幔熔融:来自拉萨南部曲果沙辉长岩的证据
<正>青藏高原是全球最大、最高的高原,同时还拥有最大的地壳厚度。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后印度大陆的俯冲一直被认为是青藏高原隆升和地壳增厚的重要原因之一(Yin and Harris,2000)。大量地球物理资料也显示印度大...
马林王强Derek A.Wyman姜子琦
文献传递
拉萨地块南部大洋俯冲向大陆俯冲转变过程及相关金属成矿作用
<正>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最高的新生代高原,其形成主要与印度和亚洲大陆之间的汇聚(大洋岩石圈的俯冲、大陆碰撞和大陆岩石圈的俯冲)有关。但是,在拉萨地块南部冈底斯带,晚中生代-新生代期间大洋俯冲向大陆岩石圈俯冲转变的详细...
王强马林姜子琦Derek A.Wyman
文献传递
阿拉善地块的二叠纪花岗岩:对阿拉善酸性火成岩省地壳生长的启示
<正>酸性火成岩省是相对于基性火成岩省提出的,它们可以形成于大陆裂谷作用、地幔柱及弧后伸展等多种背景下(Dan et al.,2014)。酸性火成岩省的研究对地球动力学过程、环境变化和相关矿床成因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目前,...
但卫李献华王强刘宇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