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A740050)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2
相关作者:刘伶张黎谭治琪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甘肃政法学院陇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语音
  • 2篇方言
  • 1篇读音
  • 1篇读音类型
  • 1篇谚语
  • 1篇音频
  • 1篇音系
  • 1篇语音特点
  • 1篇中古
  • 1篇声母
  • 1篇隋唐
  • 1篇隋唐时代
  • 1篇切韵
  • 1篇文白读
  • 1篇陇东方言
  • 1篇举要
  • 1篇共同语
  • 1篇汉语
  • 1篇汉语方言
  • 1篇河西走廊

机构

  • 4篇兰州大学
  • 3篇甘肃政法学院
  • 1篇陇东学院

作者

  • 5篇刘伶
  • 3篇张黎
  • 1篇谭治琪

传媒

  • 3篇甘肃高师学报
  • 1篇汉字文化
  • 1篇宝鸡文理学院...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甘肃张掖方音与《广韵》音系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一、概说《广韵》是北宋时期由陈彭年、邱雍等人奉诏编纂的一部官修韵书,成书于公元1008年,是我国历史上完整保存至今广为流传的最重要一部韵书。此书是在隋唐时代共同语的基础上吸收了南北方音和古音一些成分的一个音系,其音系实际上就是《切韵》音系。就像罗常培在《厦门音系》中所说的:“所以无论国内什末地方的方音都不能超越它的范围,同时也没有一个地方的方音能够跟它恰好相合。”
张黎刘伶
关键词:《切韵》音系北宋时期隋唐时代共同语
中古知系声母在今陇东方言中的读音及演变特点
2013年
本文调查了古知系声母在今甘肃陇东13县区方言中的读音,将其归纳为五种基本类型,着重讨论了知系合口字的演变特点及其原因。
谭治琪刘伶
关键词:陇东方言读音类型
会宁方言语音特点
2014年
会宁县属白银市,通行话语与市区、靖远等处差异较大,通过田野调查,总结了会宁话的声韵调系统,并对声母、韵母、声调分别做详尽的分析,同时列举并标明当地文白异读、谚语等实际语音读法。
刘伶
关键词:语音文白读谚语
甘肃河西走廊的几种特殊发音举要
2015年
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人畜共处交往中产生了"舌尖浊擦滚音"和"吸气音"现象;民勤话里有"双唇浊擦闪音"和"舌尖双唇浊擦颤音"现象。这些发音是有音有字和有音无字的特殊音变现象,文章做了记述描写,并对每种音均以音频留示。
刘伶张黎
关键词:河西走廊音频
二十年来甘肃方言语音研究综述被引量:2
2013年
二十年来,甘肃方言语音的研究状况为:甘肃方言的分区现状;各方言区的语音研究的不平衡性;语音的研究视角主要是共时描写,但逐渐呈现出历时研究和实验语音学研究的趋势;研究重点除了音系描写之外,还加强了连音变读和儿化的讨论。总体上看,甘肃方言语音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还不全面、不系统、不深入,今后应该进行系统化的研究。
张黎刘伶
关键词:语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