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371079)

作品数:7 被引量:21H指数:3
相关作者:龙兴贵杨本福黄刚曹小华刘文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预先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理学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7篇
  • 3篇同位素效应
  • 3篇活化能
  • 2篇动力学
  • 2篇动力学特性
  • 2篇热解吸
  • 2篇热力学
  • 2篇热力学参数
  • 2篇混合气
  • 2篇表观活化能
  • 1篇动力学同位素...
  • 1篇性能研究
  • 1篇质谱计
  • 1篇四极质谱计
  • 1篇贮存过程
  • 1篇吸氢
  • 1篇晶格
  • 1篇晶格常数
  • 1篇混合气体
  • 1篇合金

机构

  • 9篇中国工程物理...

作者

  • 9篇龙兴贵
  • 8篇杨本福
  • 7篇罗顺忠
  • 6篇刘文科
  • 6篇曹小华
  • 6篇黄刚
  • 5篇程贵钧
  • 3篇彭述明
  • 2篇牟方明
  • 2篇王维笃
  • 1篇周晓松

传媒

  • 3篇原子能科学技...
  • 3篇核化学与放射...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年份

  • 4篇2006
  • 5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金属氚化物中^3He的热解吸方法被引量:4
2005年
在自行设计的全金属高真空热解吸系统上,以ELITESPE50型四极质谱计(QMS)为分析器,建立了金属氚化物中3He的热解吸和数据处理方法。解吸过程中,金属系统处于真空密闭状态,薄膜压力计直接测量解吸出的气体压力,质谱计则通过微量渗漏阀在线取样测量,所采集的数据均为积分形式。研究结果表明:四极质谱计标定解吸系统内4He的分压<350Pa时,其相关系数R>0.99,且记忆效应的贡献极弱;离子态氚T+对m/e=3组分分压的贡献可按IT+≈0.01IT2+确定,不干扰3He的测定;将气体解吸所得的积分数据经平滑并微分处理后可准确得到气体释放速率与退火温度的关系,即热解吸谱。
程贵钧王维笃杨本福龙兴贵彭述明罗顺忠
关键词:^3HE热解吸四极质谱计
钛-氚反应特性研究 Ⅲ.热解吸动力学特性被引量:2
2006年
针对氚化钛后处理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在金属氢化物热力学及动力学参数测试系统上测定了氚化钛在恒容系统和350-550℃范同内热解吸反应的p-t曲线,并应用反应速率分析方法计算了其在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常数,得到氚化钛热解吸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为(62.1士1.6)kJ/mol。
黄刚曹小华龙兴贵罗顺忠杨本福程贵钧刘文科
关键词:热解吸表观活化能
钛-氚反应特性研究Ⅱ.动力学特性
2005年
应用反应速率分析方法,通过测定钛在恒容系统内和823~1 023 K范围氚化反应的P-t曲线,计算了钛氚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得到钛氚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55.5±3.2)kJ/mol.通过与文献比较,钛氚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明显高于钛氢化和钛氘化的表观活化能.
黄刚曹小华龙兴贵罗顺忠杨本福刘文科程贵钧牟方明
关键词:动力学活化能
LaNi_(4.25)Al_(0.75)合金的吸放氚性能研究
2005年
在真空系统中,对LaNi4.25Al0.75合金的氘活化特性进行测试。测定了该合金在不同温度下的吸放氚速率曲线和P-C-T曲线,获得了LaNi4.25Al0.75Tx吸、放氚的标准焓值和标准熵值。LaNi4.25Al0.75T2.5合金的生成标准焓值和标准熵值分别为(-31.8±0.8)kJ.mol-1和(-76.5±2.4)J.mol-1.K-1,其解析值分别为(-36.5±0.5)kJ.mol-1和(-84.2±1.5)J.mol-1.K-1。用四极质谱计测定了材料吸附氚气和贮存7 d时释放氚的纯度,并进行了比较。
王维笃龙兴贵程贵钧彭述明杨本福
关键词:P-C-T曲线热力学参数
钛吸氕氘混合气的同位素效应
本工作研究不同温度下钛吸收氕氘混合气体的特性,并计算其分离因子α。结果表明,在100- 300℃温度范围内,lnα与温度丁的倒数间存在线性关系lnα=-0.13+107/T。在200℃下,当混合气中的氘浓度在10.0%-...
黄刚曹小华龙兴贵罗顺忠杨本福刘文科
关键词:同位素效应
文献传递
钛吸氢、氘和氚的动力学同位素效应研究被引量:10
2005年
应用反应速率分析方法,在高真空金属系统上测定了钛在恒容体系和550℃~750℃范围内吸收氢、氘和氚的P-t曲线,并由此计算了各自在不同温度的速率常数,得到钛吸氢、氘和氚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55.6±2.4)kJ/mol、(110.2±3.0)kJ/mol和(155.5±3.2)kJ/mol.钛吸氚的表观活化能最高,钛吸氢的表观活化能最低,表现出显著的动力学同位素效应,表明钛吸氚进行氚化反应较氘化和氢化更难于进行.
黄刚曹小华龙兴贵杨本福刘文科
关键词:表观活化能同位素效应
贮存过程中3He的形成对氚化钛结构变化的影响
氚衰变生成He 聚集会引起临氚和贮氚材料物理和化学性能的明显变化,因此,氚化物贮存过程中的He 行为研究是人们高度关注的问题。本工作采用 X 射线衍射(XRD)方法,原位连续研究了氘化钛(TiT,x=1.5~1.8)时效...
周晓松龙兴贵彭述明罗顺忠
关键词:晶格常数XRD
钛吸氕氘混合气的同位素效应被引量:1
2006年
本工作研究不同温度下钛吸收氕氘混合气体的特性,并计算其分离因子α。结果表明,在100~300℃温度范围内,Inα与温度T的倒数间存在线性关系Inα=-0.13+107/T。在200℃下,当混合气中的氘浓度在10.0%~87.2%范围内变化时,钛吸收氕氘混合气的分离因子恒定不变。钛对氕氘混合气的吸收存在明显的同位素效应,钛更易于吸收氕气。
黄刚曹小华龙兴贵罗顺忠杨本福刘文科
关键词:同位素效应
钛-氚反应特性研究 Ⅰ.热力学特性被引量:5
2005年
测定了纯钛在523,773,798和823 K下吸氚、放氚的P-C-T曲线、吸气平衡压与温度的关系曲线;确定了钛吸氚的吸气平衡压和饱和吸气容量,并给出了吸氚热力学参数。钛吸氚在不同的相组成时,标准焓变ΔH值在第一平台(α+β相)为(-101.5±1.9)kJ/mol,在第二平台(β+γ相)为(-179.6±5.6)kJ/mol;而标准熵变ΔS值在第一平台为(-165.3±1.9)J/(K.mol),在第二平台为(-290.3±7.1)J/(K.mol);在吸氚和放氚这一可逆过程中没有发现明显的滞后效应。
黄刚曹小华龙兴贵罗顺忠杨本福刘文科牟方明程贵钧
关键词:热力学参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