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174176)
- 作品数:9 被引量:57H指数:5
- 相关作者:董红召郭明飞陈宁凌越徐勇斌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科技学院教育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杭州市社会发展科研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基于IVE模型的杭州市机动车实际行驶工况下排放因子的研究被引量:19
- 2011年
- 首先,利用台架试验对IVE模型中的基础排放率进行地域性差异的修正;然后,利用GPS系统获得杭州市机动车在不同道路类型和时间下的实际行驶工况;最后,应用修正后的IVE模型确定杭州市实际行驶工况下轻型车和出租车的CO和NOx综合排放因子。结果表明,对IVE模型基础排放率的修正能较好地提高模型的模拟精度;在杭州市区高峰期实际行驶工况下,轻型车CO和NOx综合排放因子分别是2.92和1.03g/km,出租车的排放因子分别为轻型车的2.0和1.7倍。
- 董红召徐勇斌陈宁
- 关键词:机动车排放因子行驶工况IVE模型
- 基于PARAMICS的公交专用道时分复用方法研究及优化被引量:10
- 2012年
- 公交专用道有效实现公交优先的同时加深了社会车辆与道路资源间的矛盾,保证公交优先的车道复用方法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为了改善目前的公交专用道复用方法,研究了一种能够定量计算社会车辆借道时间的公交专用道时分复用方法.在PARAMICS交通仿真软件中建立以特定路段为中心的微观交通路网模型,采用C语言扩展PARAMICS功能对实验路段进行仿真实验,并通过调整时分复用方法中各关键参数的取值,对该方法进行优化设计.最后验证优化后的公交专用道时分复用方法能够保证公交优先的前提下提高社会车辆的平均行驶速度、降低路段的车流密度、减少交叉口延误和道路拥堵时间.
- 董红召赵玉婷
- 关键词:公交专用道时分复用
- 车路集成环境下车辆防撞预警安全状态判别模型的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针对现有安全状态判别模型未能兼顾行车安全与道路空间资源利用率,且忽略了实际行驶环境下动态制动减速度信息的问题,提出了车路集成条件下车辆防撞预警安全状态判别模型。通过车-路通信协作实现对路面类型等实际行驶环境因素的动态识别,并确定车辆采取制动措施时所能获得的动态制动减速度;通过分析前车与自车的有效制动时间和车辆制动全过程,建立了新型临界跟车距离模型,并给出了模型关键参数的获取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判别模型具有较强的自适应性,更贴近车辆实际行驶环境下的制动过程,有利于提高道路空间的利用率。
- 董红召陈炜烽陈宁郭明飞
- 基于FCM城市区域道路交通状态时空分层判别方法被引量:7
- 2012年
- 为了解决城市区域路网交通状态的时空分析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FCM)道路交通状态判别模型及分析方法。通过路网的空间单元交通状态的定量分析和对大量的历史数据进行FCM分析,挖掘出各空间单元的各类交通状态的聚类中心,并将实时采集的交通数据与聚类中心进行匹配,评判其实时交通状态,最后根据空间单元在路网空间分布,获得各状态下点、线、面的空间分层分析结果。实例结果表明,判别方法能准确地实现区域路网的交通状态时空判别,为交通精细化管理提供辅助决策信息。
- 董红召马帅郭明飞
- 关键词:交通状态模糊C均值聚类
- 公交车发动机舱室内自燃火灾检测预警系统设计被引量:5
- 2013年
- 针对公交车发动机舱室内自燃火灾的检测预警存在的问题,设计了基于CAN总线的公交车发动机舱室内自燃火灾两级检测预警系统。在两级自燃火灾检测判别方法的基础上,开发了基于CAN总线的车载式发动机舱室自燃检测判别传感网络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架构;建立了包含自燃火灾检测的两级判别预警系统和路边基模块以及上位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实验平台,实现了车载传感系统与路边基、路边基与上位机之间实时通讯的功能和危险判别、显示功能。系统调试实验结果表明,2个从节点每1 s采集并上传和处理1帧数据,主节点1 s内完成2帧数据的处理和危险判别预警,上位机能够很稳定地把主节点发送的每帧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从而验证了公交车发动机舱室内自燃火灾检测预警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董红召张飞季行健
- 关键词:火灾预警系统控制器局域网总线控制器局域网
- Research on Deployment Policy of Public Bicycle System in Medium and Small Cities
- There are several issues concerning system security guarantee, financial investment,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 MANJIN WUJUANJUAN KONGLIQIANG ZHANGHONGZHAO DONG
- 关键词:SYSTEM
- 主辅灯信号系统的辅灯信号控制方法的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城市道路人行横道是除交叉口外的重要的交通冲突区域,协调人行横道处的机动车流和行人过街等非机动车流的行为冲突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人行横道行人过街组织方式存在的弊端,采用基于行人过街请求的主辅灯信号联动控制策略控制人行横道交通行为。首先提出了主辅灯信号系统的辅灯控制方法原理;其次研究基于行人过街请求和主灯控制器信号配时的信号控制策略,实现满足行人过街请求前提下的车辆通行最优化控制方法;最后设计一种行人过节请求的辅灯控制器,通过设计相应功能模块,实现辅灯信号控制策略。模拟实验方案结果表明:在不同信号状态下触发行人过街请求信息,辅灯控制策略模型能够准确输出的辅灯信号的配时方案,在实施该信号控制策略后,车辆通过交叉口和辅灯人行横道区域的通行效率明显增加。
- 董红召凌越张珏郭明飞
- 车路集成环境下BRT专用道时分复用的车路协作方法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为了提高BRT(bus rapid transit)专用道的利用率,基于车辆道路信息集成及协作技术,提出BRT专用道路权时分复用的车路协作方法,建立了BRT专用道时分复用的车路协作控制策略模型。研究了分段式BRT行程时间预测算法,结合实时交通流信息,建立车辆借还BRT专用道的换道时间模型,规划了车辆借还协作时序。实验表明,车辆协作控制策略中行程时间预测和借还时间估计接近实际值,并能够有效地实现专用道的时分复用,而不干扰BRT的优先运行。
- 董红召凌越刘冬旭郭明飞
- 关键词:BRT专用道时分复用
- 交通拥堵条件下的公交发车间隔过渡模型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针对现有公交发车间隔模型忽略了交通拥堵状态对公交运营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交通拥堵条件下响应客流需求的发车间隔设计方法.采用有序样本聚类方法,分别根据客流需求及交通拥堵状态对时间段进行聚类划分,并融合处理为若干具有不同客流与拥堵状态综合特征的时间段;分析相邻时段综合特征关系,建立了发车间隔的过渡模型,该模型确定发车时段之间的衔接时长,通过调整衔接时间长度将发车序列在时间轴上平移,弥补交通拥堵造成的客流需求与发车计划匹配错位.最后采用杭州市某线路的运营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分析验证,PARAMICS交通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在满足客流需求的前提下使客流断面满载率保持在40%~70%范围内,提高了公交系统的服务水平及运营效率.
- 董红召孔娟娟刘晴辉
- 关键词:城市交通城市公共交通客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