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61130536)

作品数:5 被引量:51H指数:4
相关作者:吕俊复李斌李建锋徐志雄李舟航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开发服务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创新计划项目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篇动力学
  • 1篇循环流化床
  • 1篇循环流化床锅...
  • 1篇循环流化床锅...
  • 1篇预混
  • 1篇预混火焰
  • 1篇预混气体
  • 1篇能效分析
  • 1篇贫燃
  • 1篇气液两相流
  • 1篇气液两相流流...
  • 1篇热效率
  • 1篇冷渣器
  • 1篇两相流
  • 1篇两相流流型
  • 1篇流化
  • 1篇流化床
  • 1篇流化床锅炉
  • 1篇流型
  • 1篇化学动力学

机构

  • 3篇清华大学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山...
  • 1篇中国电力企业...

作者

  • 2篇吕俊复
  • 1篇李开喜
  • 1篇吴玉新
  • 1篇李存梅
  • 1篇王建龙
  • 1篇张海
  • 1篇李建锋
  • 1篇王媛
  • 1篇张扬
  • 1篇张长明
  • 1篇李斌
  • 1篇高峰
  • 1篇刘雪敏
  • 1篇李舟航
  • 1篇徐志雄

传媒

  • 1篇燃烧科学与技...
  • 1篇新型炭材料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水动力学研究...
  • 1篇Fronti...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冷渣器的能效分析被引量:13
2011年
为了提高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热渣热能利用效率,建立了30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所用两种冷渣器热效率与效率的计算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性能计算分析.结果显示,两种冷渣器的热效率与效率差异很大,二者均热效率较高而效率较低.因此今后开发大容量、高效率的冷渣器对于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节能具有重要作用.
李建锋吕俊复李斌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冷渣器热效率
H_2/CO/空气贫燃预混火焰的临界熄灭条件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通过详细数值计算在较宽H_2/CO比范围内研究了H_2/CO/空气贫燃层流预混对冲火焰的熄灭极限。结果表明:H_2/CO/空气预混火焰的熄灭拉伸率随当量比和燃料H_2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分析发现主要分支反应和主要终止反应的平衡和竞争是火焰熄灭的决定性因素,对于组分确定的合成气,引入火焰面上主要分支反应的反应速率ω_B与主要终止反应的反应速率ω_T的对数比值β=ln(ω_T)/ln(ω_B)作为火焰熄灭指数,熄灭时刻所有当量比火焰的β趋近一个常数β_(ext),β_(ext)为临界熄灭指数。β随着拉伸率的增加而增加,当β=β_(ext)时,火焰熄灭。β_(ext)略大于1,随着H_2含量的增加逐渐减小并趋近于1。
张扬张海
关键词:合成气预混气体化学动力学
Major elements analysis in bituminous coals under different ambient gases by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with PLS modeling被引量:11
2012年
Zhe WangTing-Bi YuanSiu-Lung LuiZong-Yu HouXiong-Wei LiZheng LiWei-Dou Ni
关键词:环境气体激光诱导PLS击穿
活性炭表面改性及其对 CO2吸附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2
2014年
采用硝化-还原法对高比表面积活性炭进行改性以提高其对CO2的吸附性能。利用氮吸附、FT-IR、元素分析、XPS等方法对改性前后的样品进行表征,并通过高压吸附装置测试CO2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改性样品对CO2的吸附量在室温下和319.15K下分别为17.72mmol/g和14.01mmol/g,比原样分别提高了49%和70%(单位比表面积吸附量的增加幅度),这可能与改性样品的表面连接了碱性较强的伯氨基等含氮官能团有关。改性样品经4轮缓和条件下的吸附-脱附循环后,吸附量未明显下降,表明改性样品仍以物理吸附为主。
高峰王媛李存梅徐志雄张长明王建龙李开喜
关键词:活性炭CO2改性
管径对垂直上升管内气液两相流流型的影响被引量:12
2012年
以空气和水作为介质,在管径分别为20 mm与8 mm的垂直上升管内进行了常压下气液两相流流型的实验研究,得到了这两种管径下泡状流、弹状流、乳状流和环状流等流型,得到的绝大部分实验点与Hewitt和Roberts流型图相符合,并根据实验结果修正了流型图的转化边界。对于气液两相流垂直上升流动,环状流发生所需的气相折算速度几乎不随液相折算速度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管径条件下,各种气液两相流流型发生的范围和转换趋势基本一致,乳状流向环状流的转换界限基本重叠,而泡状流与弹状流的界限变化大一些。由于弹状流的换热与泡状流的换热完全相同,因此泡状流与弹状流的界限误差对传热而言并不重要,可以忽略管径对Hewitt和Roberts流型图的影响。
刘雪敏李舟航吴玉新吕俊复
关键词:气液两相流流型管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