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8599)

作品数:5 被引量:67H指数:5
相关作者:孙棣华张志良张星霞陈伟霞马丽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篇手机
  • 2篇手机定位
  • 1篇地图匹配
  • 1篇动力学模型
  • 1篇多径
  • 1篇多径效应
  • 1篇智能交通
  • 1篇智能交通系统
  • 1篇实时交通
  • 1篇视距
  • 1篇数值仿真
  • 1篇统计模型
  • 1篇图匹配
  • 1篇全球定位系统
  • 1篇力学模型
  • 1篇模糊综合评判
  • 1篇聚类分析
  • 1篇交通参数
  • 1篇交通流
  • 1篇交通系

机构

  • 5篇重庆大学

作者

  • 5篇孙棣华
  • 2篇张星霞
  • 2篇张志良
  • 2篇陈伟霞
  • 1篇马丽
  • 1篇解佳
  • 1篇闫川
  • 1篇彭光含
  • 1篇赵敏

传媒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系统仿真学报
  • 1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交通运输系统...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6
  • 2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TDOA定位中到达时间及时间差误差的统计模型被引量:14
2006年
移动通信环境中,非视距传播与多径效应引起的信号附加时延是影响TDOA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深入研究信号到达时间差误差的统计特性,有利于进一步提高TDOA定位的精度.基于移动通信环境中非视距传播信号附加时延服从指数分布的特性,综合考虑信号检测过程中引入的系统误差,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信号到达时间的统计模型和到达时间差的误差分布模型.模型反映了蜂窝网络中信号到达时间和到达时间差误差的统计规律,模拟实验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张志良孙棣华张星霞
关键词:TDOA非视距传播多径效应
基于手机定位的高速公路事件检测方法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改善自动事件检测方法的检测率(DR)、误报率(FAR)和平均检测时间(MTTD),对于提高事件管理效率至关重要。在分析现有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手机定位的高速公路事件检测方法并给出一种检测算法。算法以在路车辆上每部手机的定位数据为基础,由此获取平均速度、速度标准差和速度变化系数作为特性参数,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判断道路交通运行状态,实现高速公路事件的自动检测。模拟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孙棣华陈伟霞
关键词:手机定位高速公路模糊综合评判
基于手机定位及聚类分析的实时交通参数估计被引量:11
2005年
提出利用“微观”交通信息——道路上独立车辆的行驶状态来估计道路交通参数,发展一类新的交通参数估计方法.文中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获得的在路手机位置及运动速度作为检测信息,应用聚类分析估计在路车辆运行状态,进而实现高速公路交通参数的实时估计.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进行较大范围交通参数检测,且利用已有的通信网络,不需检测设备的大量投资.实验结果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孙棣华马丽陈伟霞
关键词:交通参数手机定位聚类分析
地图匹配技术及其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被引量:32
2005年
地图匹配(Map Matching)技术利用电子地图和定位信息来确定车辆在道路上的准确位置,是一种软件纠错技术。该文在引入地图匹配问题的基础上,分析讨论了目前主要的地图匹配算法,并结合智能交通系统(ITS)的需求,探讨了车辆所在道路上具体位置的识别方法,最后对地图匹配技术在ITS中的应用进行了回顾和展望。
孙棣华张星霞张志良
关键词:地图匹配智能交通系统车辆定位全球定位系统
交通流双车动力学模型与数值仿真被引量:6
2008年
考虑双前车信息对跟驰车辆的影响,建立了改进的新的微观双车跟车模型。在此基础上,按照交通流研究中采用的微观-宏观参量关联关系,推导出改进的宏观交通流双车动力学模型。通过模型稳定性分析得到了该模型线性稳定的判别条件。数值仿真表明该模型能够模拟交通流的堵塞和疏导等实际交通流现象,以及次邻近前车对交通流波动性存在不可忽视的影响。
彭光含孙棣华解佳赵敏闫川
关键词:交通流跟车模型仿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