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Lslktsz2012-114)
- 作品数:16 被引量:51H指数:4
- 相关作者:王健陈兴文赵丕锡马斌刘燕更多>>
- 相关机构:沈阳药科大学大连民族学院辽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民委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构建被引量:7
- 2013年
- 目前全日制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与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目标偏离,培养的人才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之间存在脱节现象,严重影响了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协同创新培养机制的内涵,构建了"两段式、三结合"由多元协同方共同参与的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并从资源共享、需求与培养联动、考核评价体系、导师队伍建设、质量监控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机制。
- 陈兴文赵丕锡刘燕
-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协同创新
- 拓展遗体捐献工作的思考被引量:4
- 2013年
- 尸体标本对于一个医学生的知识掌握与技能训练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医学院校尸体标本主要来源于志愿者捐献及地方公安、民政部门无名尸体的捐赠[1-2]。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提高与精神文明的进步,志愿者捐献遗体已经或者正在成为国内外医学院校的主体来源[3-5]。
- 李岩徐飞隋鸿锦宋大为王跃年
- 关键词:遗体捐献尸体标本医学院校民政部门精神文明物质文明
- 当代大学生情商教育的有效途径被引量:2
- 2015年
- 大学生正处在人格完善和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情商教育与大学生成长成才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高校应转变以智力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大学生情商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加强大学生情绪智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两个作用"与"坚持五个结合",是大学生情商教育的有效途径。
- 王健董晓丽
- 关键词:大学生情商教育
- 情商的内涵与特征分析综述被引量:2
- 2014年
- 情商是人类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基础,是适应环境的重要保障,是一种表达和调节情绪的能力和艺术。情商一直都是国内外心理教育学家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国内外情商研究的著作综合阐述情商的内涵,同时对情商的特征进行分析。
- 胡燕王健
- 关键词:情商
-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建设对策被引量:16
- 2013年
- 对"双导师制"的内涵及国外专业学位教育"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特点进行了剖析,针对目前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双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协同创新培养机制、开设校企合作课程,建立多维度的遴选与考核机制、组建导师团队、建立基于双导师制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等长效机制,是落实和深化"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
- 陈兴文赵丕锡马斌
- 关键词: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双导师制
- 论地域文化视域下的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途径被引量:2
- 2015年
- 加强地域文化和校园文化融合互动,不仅可以突出高校特色校园文化,而且也可以促进地域文化品质的提高。当前,在校园文化中融合地域文化,从而形成特色校园文化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因此要进行深入研究和多元整合,在地域文化资源的依托下,从树立"地方"理念、开展校园特色活动、加强地域文化研究、坚持协同创新等方面着手,积极创建和发展特色校园文化。
- 丛日宏刘晶
- 关键词:地域文化校园文化文化融合
- 大学生情商教育的重要性及其途径
- 2014年
- 本文以大学生情商教育为视角,通过揭示新形势下大学生情商教育的重要性,找到培养大学生情商的有效途径。
- 司伟王健陶丽丽
- 关键词:大学生情商情商教育
- 高校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模式探讨被引量:2
- 2012年
- 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在新形势下有很多新变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如何有效地将心理教育融入思政教育,如何探索一套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把心理咨询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二者能够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可以使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孙耀庆韩艳
- 关键词:高校
- 浅析民办高校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
- 2014年
-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企业文化理念被引入学生工作,是新形势下对民办高校学生工作的新要求,为民办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和新模式,是破解民办高校学生工作难题的重要举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从民办高校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概述入手,阐述民办高校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的意义所在,进而提出民办高校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的途径。
- 马宁刘刚矣宁王迪
- 关键词:民办高校
- 论高校校园危机事件应对体系构建被引量:7
- 2014年
- 党的十八大报告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建设注入强大动力,为强化高校社会的管理职责提供重要理论支持,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把握学校危机发生的自身特点,努力探寻提高新形势下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形成高校危机事件发生后的应对体系,加强各方协调,增强对高校校园危机事件的处置合力。
- 金泰来
- 关键词:高校校园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