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30027)

作品数:50 被引量:150H指数:7
相关作者:吴仁华沈智威陈耀文贾岩龙杨忠现更多>>
相关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汕头大学韩山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农业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 3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7篇磁共振
  • 15篇代谢
  • 15篇成像
  • 14篇波谱
  • 14篇磁共振波谱
  • 12篇磁共振成像
  • 10篇磁共振频谱
  • 9篇代谢物
  • 9篇MRS
  • 8篇磁共振波谱学
  • 7篇细胞
  • 6篇PH
  • 5篇颅内
  • 5篇脑代谢
  • 5篇间充质干细胞
  • 5篇干细胞
  • 5篇充质干细胞
  • 4篇肿瘤
  • 4篇小鼠
  • 4篇脑代谢物

机构

  • 46篇汕头大学医学...
  • 19篇汕头大学
  • 7篇韩山师范学院
  • 2篇惠州市中心人...
  • 1篇东南大学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广州市妇女儿...
  • 1篇英国诺丁汉大...
  • 1篇加拿大多伦多...
  • 1篇北京市昌平区...

作者

  • 49篇吴仁华
  • 20篇沈智威
  • 11篇陈耀文
  • 9篇贾岩龙
  • 8篇杨忠现
  • 8篇邱庆春
  • 7篇肖刚
  • 7篇延根
  • 7篇肖叶玉
  • 7篇聂婷婷
  • 6篇戴卓智
  • 5篇陈薇
  • 5篇耿宽
  • 5篇曹震
  • 5篇代海洋
  • 4篇宁立波
  • 4篇肖红
  • 4篇易美芝
  • 3篇庞丽
  • 3篇洪璧楷

传媒

  • 15篇磁共振成像
  • 6篇中国医学影像...
  • 4篇功能与分子医...
  • 3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中华精神科杂...
  • 2篇数学的实践与...
  • 2篇赣南医学院学...
  • 2篇中国CT和M...
  • 2篇中华诊断学电...
  • 1篇科技通报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The Ch...
  • 1篇兰州理工大学...
  • 1篇国际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国际医学放射...
  • 1篇第八届全国生...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5篇2015
  • 11篇2014
  • 12篇2013
  • 8篇2012
  • 10篇2011
  • 7篇2010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体素1H磁共振频谱绝对定量脑内代谢物的方法被引量:2
2011年
磁共振频谱(MRS)是一种利用磁共振原理和化学位移作用对一系列特定原子核及其化合物进行分析的方法。目前MRS的应用以1H谱最为广泛,其频谱技术已由单体素发展为三维多体素(3D—CSI)扫描,为临床研究提供了许多重要的信息。就应用多体素磁共振频谱技术定量检测脑代谢物绝对浓度的方法进行综述。
霍珊珊沈智威陈耀文黄璜成小芳吴仁华邱庆春
关键词:磁共振频谱多体素脑代谢物
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观察两种亚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脑灰质萎缩的差异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利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VBM)方法观察由皮质下微血管病变导致的脑室周围白质脱髓鞘(PWMH)后轻度认知障碍的患者与关键部位单发梗死(SSI)后轻度认知障碍的患者灰质萎缩的差异。方法根据神经心理学测试结果收集24例具有轻度认知障碍的脑梗死患者,根据MRI结果将其分为PWMH组(n=14)和SSI组(n=10);另选同期16名神经心理学测试结果正常、脑实质内未见明显梗死灶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检者行高分辨力结构MR扫描后进行VBM分析,比较组间灰质体积的差异。结果与SSI组相比,PWMH组双侧额叶及颞叶灰质体积明显缩小,以双侧颞叶明显,左侧颞叶萎缩体素差为4086个,右侧颞叶为4154个,左侧额叶为1718个,右侧额叶为1141个。结论 PWMH患者与SSI患者具有不同的灰质萎缩特点。PWMH与神经退行性改变具有相似的灰质萎缩特点,提示该类型的血管性认知障碍可能合并或继发于神经退行性改变。
李秋雨沈智威杨忠现肖叶玉吴仁华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颞叶
眶尖区外伤CT和MRI的诊断及比较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64排CT和1.5TMRI在诊断眶尖区外伤的价值。方法:53例眶尖区外伤病例行64排CT和1.5T MRI检查。结果:64排CT显示本组眼眶壁全部骨折,视神经损伤32例,眼外肌损伤37例,球后血肿12例。1.5T MRI显示视神经损伤47例,眼外肌损伤51例,球后血肿11例。结论:1.5TMRI检查对外伤性视神经和眼外肌损伤等软组织损伤优于64排CT检查,而64排CT检查对眶壁骨折优于1.5TMRI检查。
关计添耿义群程英郭岳霖张海都吴仁华
关键词:64排CT
化学交换饱和传递磁共振成像模型与离散化解
2015年
脉冲波化学交换饱和传递(CEST)磁共振成像(MRI)模型是定量分析CEST MRI的基础.从CEST的基本原理出发,依据饱和脉冲序列的特点,建立脉冲波CEST MRI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给出CEST MRI数学模型离散化解和求解模型的快速算法,并用龙格-库塔算法验证离散化解的精确性.最后,利用实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离散化解的有效性.模型离散化解为定量分析CEST MRI提供了便利手段.
肖刚肖红吴仁华
关键词:磁共振影像脉冲序列离散化矩阵指数
重视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的临床应用前景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医学影像学与其他学科一样,被时代赋予了新的使命。人们期望着有更健康的体魄、疾病更少发生,发生的疾病能得到更早期的诊断和更早期的治疗,疾病的治疗效果更好,远期预后更佳。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作为医学影像学发展的一个领域,在无损伤为其优势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成果基础上,重视临床应用前景的研究是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工作者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吴仁华
关键词:功能影像分子影像医学影像学
磁共振pH成像的研究
近年来,无创地检测局部pH值的技术得以发展,其中一些技术依靠与pH相关的化学位移、磁化传递和驰豫特征。基于磁共振成像或磁共振频谱的上述技术可用于检测活体或离体中细胞内/外的pH值,这将有利于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及许多疾病的诊...
吴仁华沈智威宁立波邱庆春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磁共振频谱
二维多体素波谱定量分析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颅内代谢物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利用二维多体素波谱(2D-CSI)技术定量分析及评估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aMCI)的颅内代谢物。方法利用1.5T MR扫描仪对19例aMCI患者(aMCI组)及21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行CSI扫描,对所得数据用LCModle联合SAGE 7.0软件进行后处理,在双侧扣带回后部(PCG)、双侧楔前叶(Pr)、双侧侧脑室后角旁白质区(PWM)、双侧背侧丘脑(DT)及双侧豆状核(LN)选取体素,比较两组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肌醇(MI)的绝对浓度及NAA/Cr、Cho/Cr、MI/Cr及NAA/MI比值。结果 aMCI组NAA浓度于双侧PCG、双侧PWM及左侧Pr较对照组降低(P均<0.05);右侧PCG MI浓度及左侧PWM Cho浓度较对照组升高(P<0.05);两组间Cr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AA/Cr于左侧PCG、左侧DT及右侧PWM较对照组降低(P均<0.05);NAA/MI于双侧PCG、双侧PWM及左侧DT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降低(P均<0.05);两组间MI/Cr、Cho/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D-CSI技术能够检测aMCI患者颅内不同区域代谢物的变化,为临床评估提供有效的生化信息。
刘艳艳杨忠现陈薇曹震吴仁华
关键词:磁共振波谱多体素
磁共振pH成像的研究
近年来,无创地检测局部pH值的技术得以发展,其中一些技术依靠与pH相关的化学位移、磁化传递和驰豫特征。基于磁共振成像或磁共振频谱的上述技术可用于检测活体或离体中细胞内/外的pH值,这将有利于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及许多疾病的诊...
吴仁华沈智威宁立波邱庆春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磁共振频谱
7.0 T MR γ-氨基丁酸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的新技术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γ-氨基丁酸是大脑内最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作者运用一种基于化学交换饱和转移(CEST)的MRI新方法对γ-氨基丁酸进行成像。材料与方法实验在安捷伦7.0 T动物MR扫描仪上完成,配制不同浓度γ-氨基丁酸及其他代谢物溶液(谷氨酸、肌醇、肌酸及胆碱)的试管模型,在温度与酸碱度统一的情况下,分别获得γ-氨基丁酸及其他代谢物Z谱图,并通过收集CEST图研究γ-氨基丁酸的CEST效应与浓度的关系及其他代谢物对γ-氨基丁酸CEST效应的潜在贡献。结果通过谱线分析,在偏离水峰2.75 ppm处可以明显地观察到γ-氨基丁酸的CEST效应。改变B1值后获得的Z谱非对称曲线显示γ-氨基丁酸的CEST效应随着B1值的增大而增加,在6.0μT(255 Hz)下达到最大值。体外试管CEST成像显示γ-氨基丁酸的图像信号随其浓度升高而升高,在2.75 ppm处获得的大脑中其他代谢物CEST图示除谷氨酸外其他代谢物几乎不显影。结论实现了γ-氨基丁酸的特异性成像,在本实验条件下获得了最优预饱和能量B1值为6μT,提供了一种无创、无放射性及高时空分辨率的成像方法,有望获得在体的γ-氨基丁酸浓度分布结构图。
章桃贾岩龙聂婷婷易美芝戴卓智延根吴仁华
关键词:Γ-氨基丁酸磁共振成像代谢
基于ZoomFFT的AMARES对MRS定量方法的研究
引言MRS是目前唯一能够对活体器官、组织代谢物浓度等生化信息进行无创伤性分析的方法。针对MRS定量法面对的低分辨率、重叠峰等问题,本文将频谱细化引入MRS定量分析中,并提出了基于ZoomFFT算法改进的AMARES定量法...
陈耀文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