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E2011203131)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孙淑华傅万堂王博王振华曲明贵更多>>
相关机构:燕山大学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渗氮
  • 2篇热变形
  • 2篇热加工
  • 2篇热加工图
  • 2篇加工图
  • 2篇不锈
  • 2篇不锈钢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分析
  • 1篇轧辊
  • 1篇渗氮层
  • 1篇气体渗氮
  • 1篇热变形方程
  • 1篇热变形行为
  • 1篇铸态
  • 1篇显微组织
  • 1篇冷轧
  • 1篇冷轧辊
  • 1篇结构钢
  • 1篇固溶

机构

  • 5篇燕山大学
  • 1篇中国第一重型...

作者

  • 4篇傅万堂
  • 4篇孙淑华
  • 3篇王博
  • 2篇曲明贵
  • 2篇王振华
  • 1篇吕知清
  • 1篇时钟平
  • 1篇郭明伟
  • 1篇官英平
  • 1篇吕栋
  • 1篇姜萍
  • 1篇高扬

传媒

  • 2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燕山大学学报
  • 1篇钢铁
  • 1篇材料导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锈钢热压变形组织不均匀性的有限元分析与试验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AISI 304钢经1 100℃,0.1,1,10 s^(-1)的热压变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变形试样上等效应变的分布情况,确定了实际变形条件与试验设定条件之间的关系及合理的组织观察位置,研究了不均匀变形对奥氏体显微组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锈钢热压试样变形与组织不均匀性十分明显,心部的等效应变比实际设定值大40%左右,而端面值小于设定值的1/6,且应变速率对等效应变的分布情况影响不大;1 100℃,1 s^(-1),设定真应变为1(工程应变为63.2%)的试验条件下,变形试样心部组织发生完全动态再结晶,变形轴线端面位置组织与未变形组织形貌相似,且试样截面上硬度分布不均匀,沿变形轴线方向,硬度从端面到心部逐渐增大,端面硬度最小值为238HV,心部硬度最大值为251HV。
时钟平吕知清吕栋官英平傅万堂
关键词:不锈钢有限元分析
铸态M2高速钢的热变形行为被引量:2
2013年
用Gleeble-3500热力模拟试验机对铸态M2高速钢进行1000~1150℃及0.01~1.0 s-1的热压缩变形,获得了铸态M2高速钢的流变曲线,分析了变形后的显微组织特性。结果表明,铸态M2高速钢的流变应力和峰值应变均随变形温度的降低和应变速率的提高而增大,其热变形激活能为550.16 kJ/mol,同时得到了其热变形方程,建议其在1050~1150℃和0.01~1.0 s-1的工艺条件下进行热加工。
孙淑华曲明贵白兴红王博高扬傅万堂
关键词:热变形方程热加工图
一种含氮高铬冷轧辊用钢的热变形行为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对一种8%Cr冷轧辊用钢在950~1200℃以0.1~10s^(-1)的变形速率进行热压缩变形,通过流变曲线分析、动力学分析及热加工图技术等方法表征其热变形时的力学行为,并对变形后的显微组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Cr8N钢的加工硬化率和流变应力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而降低,功率耗散百分数随着Z参数的增大而降低;上述变形条件下Cr8N钢的热变形激活能为542kJ/mol,加工硬化指数为5.25;获得了该钢的热变形方程以及Z参数和峰值应力间的关系。
姜萍孙淑华王振华白兴红曲明贵傅万堂
关键词:热变形热加工图
不锈钢固溶渗氮工艺与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从固溶渗氮的理论、工艺与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等几个方面,综述了不锈钢固溶渗氮工艺与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并讨论了该项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
王博孙淑华郭明伟时钟平王振华傅万堂
关键词:不锈钢固溶渗氮
纯铁及结构钢快速气体渗氮工艺及机理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研究了纯铁及38CrMoAlA钢分别在500℃、0~0.4MPa压力和510℃、0~0.5MPa压力条件下的氨气渗氮行为。提高渗氮压力可显著加速气体渗氮动力学过程,纯铁在500℃和0.4MPa下气体渗氮处理5h后渗氮层厚度(1160μm)可同比达到常规渗氮层厚度(205μm)的5倍以上,而38CrMoAlA钢经510℃和0.5MPa压力下渗氮5h后的渗氮层厚度(400μm)几乎与常规渗氮50h所得硬化层厚度(440μm)相当。同时,纯铁及38CrMoAlA钢渗氮层中ε-Fe2-3N与γ′-Fe4N的相比例、氮势及表层硬度均随压力的提高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提出了一种合金结构钢表面高强高韧渗氮层快速复合制备工艺(增压渗氮+冷轧)。与一段式常规渗氮及增压渗氮工艺相比,复合工艺处理表层硬度及韧性均较优良,尤其高剪切应力磨损条件下复合处理表层的耐磨性能最优,在20~600℃热循环处理10~300次条件下复合处理表层的耐热疲劳性能最佳。研究了42CrMo钢在既定的渗氮周期内(6h)以NH3为介质,530℃及不同压力循环次数条件下的气体渗氮行为。在渗氮温度和总时间相同条件下,循环压力气体渗氮样品化合物层随压力循环次数的增加逐渐减薄,渗氮层整体厚度随压力循环次数的增加逐渐增加,同时渗氮表层韧性随压力循环次数的增加逐渐增强。
王博孙淑华
关键词:渗氮层显微组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