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部专项基金(BJ081344)

作品数:2 被引量:69H指数:2
相关作者:弓虎军孙博亚郭波李犇王建其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部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锆石
  • 1篇地体
  • 1篇碎屑
  • 1篇碎屑锆石
  • 1篇同位素
  • 1篇气候意义
  • 1篇锆石U-PB...
  • 1篇锆石U-PB...
  • 1篇黏土
  • 1篇粒度
  • 1篇粒度特征
  • 1篇洛川黄土
  • 1篇南秦岭
  • 1篇黄土
  • 1篇古气候
  • 1篇古气候意义
  • 1篇红黏土
  • 1篇包体
  • 1篇HF同位素

机构

  • 2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篇孙博亚
  • 2篇弓虎军
  • 1篇朱赖民
  • 1篇王建其
  • 1篇李犇
  • 1篇岳乐平
  • 1篇张云翔
  • 1篇郭波

传媒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岩石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洛川黄土碎屑锆石的粒度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通过对洛川剖面12个层位的锆石粒度分析测量,探讨洛川黄土-古土壤及新近纪红黏土中碎屑锆石的粒度特征及其反应的古气候变化特征。方法利用Quanta400 FEG场发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获得锆石的二次电子图像,并用Scandium软件对锆石的二次电子图像进行粒径测量。结果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及新近纪红黏土中存在大量碎屑锆石,除L24层黄土外,其余黄土层中的锆石粒度均显示出相似的分布特征,主要粒级分布于20~60μm之间,与全岩粒度相比,其中值粒径、平均粒径均有差异,但L9与L15层中锆石中值粒径与全岩差异最小,红黏土中差异最大。结论成壤作用对粉尘沉积物全岩粒度分析结果影响较大,而对稳定重矿物锆石粒径影响较小。第四纪黄土L9与L15层全岩粒度分析中粗颗粒含量明显增加,应归因于此时粉尘沉积物土壤化过程中成壤作用减弱。新近纪红黏土粗颗粒锆石百分含量的增加,并不预示着此时冬季风的明显加强,而是与周缘裸露的基底岩石提供了近距离的物源有关。L24层黄土在各项粒度指标均显示出其特殊性,可能与青藏高原的阶段性隆升有关。
孙博亚张云翔弓虎军岳乐平
关键词:红黏土碎屑锆石粒度古气候意义
南秦岭地体东江口花岗岩及其基性包体的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被引量:64
2009年
东江口花岗岩体位于商丹与勉略缝合带之间的南秦岭中部,其中存在大量基性暗色微粒包体。锆石的LA-MC-ICPMS联机U-Pb年代学分析表明,东江口岩体的形成年龄为223Ma,其包体锆石的结晶年龄为222Ma,与寄主岩体大致同时形成,指示秦岭造山带印支晚期岩石圈构造体制属性从挤压-伸展转变发生在220Ma左右。锆石的Lu-Hf同位素原位分析结果表明,南秦岭晚三叠纪花岗岩是壳幔混合作用的产物,亏损的幔源岩浆与南秦岭(或扬子)的基底地壳物质可能为南秦岭地区晚三叠纪花岗岩的源区物质,它们的形成起因于秦岭造山带在主造山期后发生的岩石圈拆沉作用。大约220Ma开始,南秦岭岩石圈构造应力性质从挤压向伸展构造体制转变,岩石圈发生拆沉作用,地幔软流圈物质上涌并底侵于下地壳,诱发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当岩浆沿构造薄弱带上升过程中,幔源岩浆与寄主岩浆发生成份的交换,两种岩浆混合过程中不完全混溶,最终形成寄主岩体和暗色基性微粒包体。
弓虎军朱赖民孙博亚李犇郭波王建其
关键词: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包体南秦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