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4239)

作品数:6 被引量:45H指数:4
相关作者:朱建裕李明明柴立元甘敏覃文庆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莆田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主题

  • 5篇重金
  • 5篇重金属
  • 4篇底泥
  • 4篇重金属污染
  • 4篇污染
  • 4篇金属污染
  • 3篇生物淋滤
  • 3篇淋滤
  • 2篇河流
  • 1篇底泥中重金属
  • 1篇氧化亚铁硫杆...
  • 1篇异养细菌
  • 1篇生物浸出
  • 1篇嗜酸氧化亚铁...
  • 1篇酸性
  • 1篇铁氧体
  • 1篇泡桐
  • 1篇重金属污染底...
  • 1篇自养
  • 1篇污染底泥

机构

  • 6篇中南大学
  • 1篇莆田学院
  • 1篇福建省产品质...

作者

  • 6篇朱建裕
  • 3篇李明明
  • 2篇邱冠周
  • 2篇甘敏
  • 2篇张静霞
  • 2篇覃文庆
  • 2篇柴立元
  • 2篇胡岳华
  • 1篇韩涛
  • 1篇刘学端
  • 1篇刘新星
  • 1篇李芊
  • 1篇曾健
  • 1篇张丹
  • 1篇冯雨晴
  • 1篇李佳宇
  • 1篇乔丽媛
  • 1篇吴雨桐

传媒

  • 2篇Transa...
  • 2篇有色金属科学...
  • 1篇环境工程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改性生物质材料对Cr(Ⅵ)的吸附性能被引量:13
2015年
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以次磷酸钠作为催化剂,采用柠檬酸对泡桐皮、芦苇、花生叶3种生物质材料进行化学改性,制备得到生物吸附剂,并研究Cr(Ⅵ)溶液p H值、初始溶液Cr(Ⅵ)浓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水溶液中Cr(Ⅵ)吸附率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分析仪对吸附材料的分子结构及其化学键进行表征。结果表明:3种改性生物质材料在pH值为2、Cr(Ⅵ)初始浓度为30 mg/L时,吸附性能较好,吸附平衡时间为120 min。可以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很好地描述生物质材料吸附过程。改性后的泡桐皮、芦苇、花生叶对Cr(Ⅵ)的最大吸附率分别为96.78%、91.85%和89.63%,其中改性后泡桐皮具有最大的吸附量。
揭诗琪乔丽媛李明明柳若霖冯雨晴朱建裕覃文庆
关键词:芦苇花生叶CR(VI)化学改性重金属
河流重金属污染底泥的修复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21
2012年
基于我国部分河流底泥的重金属污染现状,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底泥重金属处理研究进展和成果,并详细阐述了重金属去除的生物修复法.同时,结合重金属污染因子去除效率、处理成本以及环境安全性等问题,笔者提出生物修复法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方法,今后的深入研究可能为河流底泥重金属的处理和后续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李明明甘敏朱建裕柴立元
关键词:底泥重金属污染生物淋滤
基于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介导的共沉淀对酸性体系中重金属的固定(英文)
2017年
研究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对酸性水体中复合重金属共沉淀过程的促进作用。A.ferrooxidans显著地提高了共沉淀体系中Fe(II)离子的氧化速率及硫酸羟基铁氧体的形成。在A.ferrooxidans存在的条件下Cu(II)浓度降低至0.058 mmol/L,而Cd在生物体系中浓度降至最低0.085 mmol/L。Pb主要以铅矾形式沉淀,硫酸羟基铁氧体促进了残余铅离子的沉淀。通过XRD、SEM和FTIR等技术对形成产物进行系统表征。共沉淀体系中主要的组分为高结晶度的黄钾铁矾,而A.ferrooxidans促进施式矿物在一价阳离子缺乏的反应后期形成。A.ferrooxidans存在体系中较高的Fe(II)离子氧化速率和Fe(III)离子供应速度有利于多面体晶体形成及其晶粒尺径增加。复合重金属离子进入硫酸羟基铁氧体的晶体结构,通过A.ferrooxidans介导的共沉淀能够高效地将重金属离子从酸性废水中去除。
甘敏李明明曾健刘新星朱建裕胡岳华邱冠周
关键词:共沉淀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
生物淋滤技术修复重金属污染河流底泥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5年
近年来生物法修复重金属污染河流底泥已成为研究热门,其中生物淋滤技术逐渐得到诸多研究者的青睐。结合最新的文献综述了国内外生物淋滤技术修复重金属污染河流底泥的研究进展和成果,重点介绍了生物淋滤法采用的微生物以及影响淋滤技术的主要因素,如p H、ORP、有机质、硫添加量、含固率等,并展望了生物淋滤技术在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治理方面的应用前景。
张静霞韩涛朱建裕
关键词:重金属底泥生物淋滤
重金属污染碱性底泥的自养与异养细菌协同搅拌浸出(英文)被引量:2
2014年
探讨了生物浸出法处理湘江河床多种重金属污染的碱性底泥。底泥中的多种重金属对水生生物与人类有较大的毒性以及显著抑制细菌的浸出,利用自养细菌与异养细菌协作的浸出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结果表明,底泥中锌、锰、铜和镉的生物浸出率分别达95.2%、94.2%、90.1%和84.4%。利用连续提取法分析了浸出前、后底泥中不同形态重金属的含量变化,发现浸出后底泥中残余重金属主要以铁锰氧化态、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的形式存在,这些存在形态的生物毒性较低。本研究说明自养菌结合异养菌的浸出法可有效提高碱性底泥重金属的浸出率和降低生物毒性。
朱建裕张静霞李芊韩涛胡岳华刘学端覃文庆柴立元邱冠周
关键词:生物浸出重金属
生物淋滤结合类芬顿反应去除底泥中重金属被引量:4
2016年
结合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生物淋滤与类芬顿反应以高效除去污染底泥中重金属.研究了15 d生物淋滤周期中p H值和ORP的变化,以及重金属Cu,Zn,Pb和Cd的去除情况.经过2 d生物淋滤处理后,反应体系p H值下降到2.5左右,此时向体系中加入5种不同剂量的H_2O_2(1 g/L,3 g/L,5 g/L,7 g/L,9 g/L),反应3 h完成类芬顿反应.结果表明,生物淋滤过程中p H值呈现下降趋势,从5.0降低到2.0左右,并维持在2.0附近波动.ORP从250 m V上升到700 m V附近,然后保持在700 m V左右.污染底泥经过15 d生物淋滤后,重金属去除率分别为:Cu为52.1%,Zn为65.8%,Pb为42.5%,Cd为83.25%.然而2 d生物淋滤加3 h类芬顿反应的最大金属去除率达到:Cu为59.8%,Zn为70.0%,Pb为52.7%和Cd为85.3%.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提高重金属的去除率,并大大缩短反应时间,从而提供了一种相对高效的去除底泥中重金属的方法.
揭诗琪邵继莹吴雨桐李佳宇张丹朱建裕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底泥生物淋滤ACIDITHIOBACILLUS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