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1BA605A-06)

作品数:17 被引量:299H指数:12
相关作者:赵孟军秦胜飞张水昌柳少波宋岩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南方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资助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10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4篇盆地
  • 12篇成藏
  • 8篇油气
  • 6篇油气成藏
  • 5篇源岩
  • 5篇烃源
  • 5篇烃源岩
  • 5篇前陆
  • 5篇前陆盆地
  • 5篇陆盆
  • 5篇南盘江盆地
  • 5篇成藏过程
  • 4篇地球化
  • 4篇地球化学
  • 4篇地质
  • 4篇天然气
  • 4篇热演化
  • 4篇成藏研究
  • 3篇地质条件
  • 3篇塔里木盆地

机构

  • 19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安徽省地质矿...

作者

  • 16篇赵孟军
  • 13篇秦胜飞
  • 9篇柳少波
  • 7篇宋岩
  • 7篇张水昌
  • 6篇达江
  • 6篇洪峰
  • 5篇傅国友
  • 3篇韩剑发
  • 3篇潘文庆
  • 3篇赵陵
  • 3篇刘培初
  • 2篇戴金星
  • 1篇张宝民
  • 1篇李梅
  • 1篇卢玉红
  • 1篇石昕
  • 1篇宋明玮
  • 1篇魏小薇
  • 1篇王招明

传媒

  • 3篇石油实验地质
  • 3篇石油勘探与开...
  • 3篇天然气地球科...
  • 2篇地质论评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地学前缘
  • 1篇第二届中国石...
  • 1篇第二届中国石...

年份

  • 1篇2008
  • 8篇2007
  • 8篇2006
  • 2篇200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构造运动对中国天然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被引量:11
2006年
由于天然气扩散速率比石油快而不易保存,所以晚期成藏对天然气成藏来说有利于天然气的保存。新构造运动是中国构造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的造山运动,对天然气的成藏有着十分重要的控制作用。对于在晚期生气的烃源岩来说,新构造运动产生有效圈闭与晚期供气形成良好匹配,有利于天然气晚期成藏;对于早期成藏的天然气来说,新构造运动使气藏在纵向、横向发生调整,形成新的气藏,另外还可对部分气藏的储层进行优化、改造;新构造运动不仅使圈闭形成,并且还产生断裂系统,沟通烃源岩与储集层,导致幕式成藏,天然气充注效率提高,有利于天然气成藏;另外,新构造运动在构造强烈地区会对已形成的气藏起破坏作用。
秦胜飞戴金星赵靖舟石昕
关键词:新构造运动天然气成藏
中国中西部四种组合类型前陆盆地成藏研究:Ⅱ.油气成藏过程分析
本文分别以准西北缘前陆盆地(早衰型)、川西前陆盆地(改造型)、柴北缘冲断带(新生型)和准南前陆盆地(叠加型)为例,探讨了我国中西部不同组合类型前陆盆地的成藏过程。燕山期及之前是早衰型前陆盆地(准西北缘)和改造型前陆盆地(...
赵孟军宋岩秦胜飞柳少波洪峰傅国友达江
关键词:前陆盆地成藏过程
文献传递
塔里木盆地和田河气田水溶气成藏过程被引量:29
2006年
塔里木盆地和田河气田的天然气具备水溶气成藏地球化学特征和理想的水溶气成藏条件。喜马拉雅运动晚期和田河气田圈闭形成,巴楚断隆以南的西南坳陷寒武系高—过成熟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在深部高温、高压条件下大量溶解于水中。随着断裂的开启,在异常压力驱使下,水溶气沿断裂从深部寒武系运移至气田东部的奥陶系和石炭系圈闭中,由于压力和温度降低,水溶气释放形成游离气气顶,气水界面下部的水体继续自气田东部高压区向西部低压区沿不整合面长距离运移,运移过程中压力不断降低,导致水溶气不断释放,变成游离相天然气,在运移路径上成藏,形成条带状、串珠状分布的和田河气田。由此造成气田西部井区天然气偏干、甲烷碳同位素组成偏重、CO2含量明显偏高,一系列的水溶气运移参数自东部井区向西部明显增大。
秦胜飞邹才能戴金星李梅胡剑峰张秋茶卢玉红
关键词:和田河气田水溶气运移成藏
南盘江盆地主要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被引量:25
2006年
通过对烃源岩发育的沉积环境研究认为,中下泥盆统盆地相沉积的黑色泥质岩类是南盘江盆地最主要的烃源岩,石炭系、二叠系和中下三叠统为次要烃源岩。6个浅井的120个样品表明.南盘江盆地中下泥盆统烃源岩有机碳含量为0.37%~3.63%.平均值为1.65%;为腐泥型有机质,热演化已经处于过成熟阶段。南盘江盆地中下泥盆统烃源岩的生标分布总体上反映了古生界海相烃源岩特征,但是由于其成熟度很高,使得低碳数的孕甾烷和三环萜烷系列含量很高,且总体生标特征具有很强的趋同性。
赵孟军赵陵张水昌刘培初
关键词:烃源岩评价南盘江盆地
南盘江盆地油气成藏过程及天然气勘探前景分析被引量:14
2006年
本文采用多种研究手段探讨了南盘江盆地的多期成藏、破坏过程。根据有机质成油、成气和油成气的化学动力学模型,计算了南盘江盆地主要烃源岩的油气演化过程;并通过对沥青充填期次、包裹体研究和胶结物期次与沥青的关系,研究了古油藏经历的多期次充注、破坏过程,据此初步建立了南盘江盆地古油藏演化模式。从南盘江盆地古油藏演化过程来看,南盘江盆地油气勘探应以原油裂解的天然气为主,但是由于该地区具有聚气早、破坏时间长的特征,尤其是三叠系沉积之后的巨厚剥蚀使原油裂解气保存的可能性变小,因此在该地区形成大中型天然气藏的难度很大,天然气勘探前景需要进一步研究。
赵孟军张水昌赵陵刘培初
关键词:包裹体成藏模式天然气勘探南盘江盆地
南盘江盆地古油藏沥青、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被引量:29
2007年
南盘江地区的沥青主要分布在中泥盆统和上二叠统的礁灰岩古油藏中,储集空间以洞、缝为主,其次为基质孔隙和生物体腔内;天然气显示则主要为高N2天然气为主,常与古油藏焦沥青伴生.研究认为南盘江地区古油藏沥青主要源自中泥盆统泥质烃源岩,为油藏深埋时的高温、高压作用下原油裂解成气后的焦沥青;而该地区高N2天然气不是原油裂解气,也不是源自上二叠统龙潭组的煤成气,而主要是源自中泥盆统泥质烃源岩晚期阶段的干酪根裂解气.三叠纪的巨厚沉积使古油藏中的原油彻底裂解成焦沥青和甲烷气,之后的2000~4500m的地层剥蚀破坏了气藏的压力系统,从而造成“异常高压”甲烷气藏的彻底破坏,反而使常压的干酪根裂解气在相对局部封闭的条件下得以保存,构成了气显示天然气的主体.
赵孟军张水昌赵陵刘培初达江
关键词:古油藏南盘江盆地
中国中-西部4种新生代挤压盆地成藏地质条件及成藏期次被引量:20
2007年
新生代挤压盆地是我国中-西部的重要油气勘探领域。根据挤压盆地的发育部位、盆地基底、充填层序、构造叠加和盆山耦合形式等条件,本文在我国中-西部识别出准(噶尔)西北缘型、四川盆地西缘型、柴(达木)北缘型和准(噶尔)南缘型等4种新生代挤压盆地,前两者发育海西晚期—印支期前陆盆地,后两者具有喜马拉雅造山期的再生前陆盆地特征。对准西北缘、四川盆地西缘、柴北缘和准南缘新生代挤压盆地的对比研究表明,它们在烃源岩、储盖组合等成藏条件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而晚期前陆发育对柴北缘型和准南缘型挤压盆地烃源岩演化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在不同新生代挤压盆地典型油气藏解剖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燕山期及之前是准西北缘型和四川盆地西缘型挤压盆地主要的成藏期,喜马拉雅造山期则主要表现为准西北缘型挤压盆地的油气藏保存和四川盆地西缘型挤压盆地油气藏的调整和定型;喜马拉雅晚期是柴北缘型挤压盆地最主要的成藏期,而多期前陆盆地的准南缘型挤压盆地具有多期成藏的特征,但喜马拉雅晚期的油气成藏最为重要。
赵孟军宋岩秦胜飞柳少波洪峰傅国友达江
关键词:挤压盆地成藏条件成藏期次新生代
中国中西部四种组合类型前陆盆地成藏研究:Ⅰ.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
前陆盆地是我国重要的油气勘探领域,我国中西部前陆盆地从盆地结构和演化特征可以分为早衰型、改造型、新生型和叠加型等四种组合类型的前陆盆地。本文分别以准西北缘前陆盆地(早衰型)、川西前陆盆地(改造型)、柴北缘冲断带(新生型)...
赵孟军宋岩柳少波秦胜飞洪峰傅国友达江
关键词:前陆盆地生储盖组合烃源岩热演化
文献传递
南盘江盆地主要烃源岩热演化史及油气生成史被引量:13
2006年
南盘江盆地过成熟烃源岩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因此恢复该地区油气生成过程将十分困难。应用化学动力学的2种方法开展了南盘江盆地主要烃源岩的热演化过程和油气生成、演变过程的研究。烃源岩热演化史研究表明,南盘江盆地中下泥盆统烃源岩总体上在海西晚期—印支早期就已经进入了过成熟阶段,但是不同地区的热演化过程存在差异。同时油气生成史表明,南盘江盆地东部地区大致在晚二叠世末期或早三叠世初期,中泥盆统烃源岩生成的原油完全裂解成甲烷天然气;西部地区则在晚三叠世,中泥盆统烃源岩生成的原油才彻底裂解成甲烷天然气。
赵孟军张水昌赵陵刘培初
关键词:烃源岩热演化油气生成泥盆系南盘江盆地
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下古生界烃源岩的再认识被引量:43
2008年
综合考虑下古生界烃源岩的纵向分布特征,认为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下古生界烃源岩主要发育中、下寒武统,中、下奥陶统和上奥陶统3套烃源岩。中、下奥陶统黑土凹组烃源岩与中、下寒武统烃源岩的沉积相特征和发育特征相似,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上奥陶统烃源岩分布局限、类型差。3套烃源岩具有不同的热演化特征,以满加尔凹陷中西部地区为例,中、下寒武统烃源岩在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进入生油高峰阶段,中、下奥陶统烃源岩在海西晚期进入生油高峰阶段,上奥陶统烃源岩则在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进入生油高峰阶段。满加尔凹陷古生界烃源岩的三分法能更准确地反映下古生界烃源岩的实际分布情况,同时构筑了解决油气来源、油气成藏观点冲突的框架,能更准确认识不同地区海相原油的混源特征。
赵孟军王招明潘文庆柳少波秦胜飞韩剑发
关键词:下古生界烃源岩热演化史满加尔凹陷塔里木盆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