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KJ2008B293)

作品数:1 被引量:12H指数:1
相关作者:杨明珍缪华纬曾庆曙陶莉莉倪婧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药物疗法
  • 1篇伊马替尼
  • 1篇伊马替尼治疗
  • 1篇髓样
  • 1篇细胞
  • 1篇粒细胞
  • 1篇粒细胞白血病
  • 1篇疗法
  • 1篇慢性
  • 1篇慢性粒细胞
  • 1篇慢性粒细胞白...
  • 1篇甲磺酸
  • 1篇白血
  • 1篇白血病

机构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倪婧
  • 1篇陶莉莉
  • 1篇曾庆曙
  • 1篇缪华纬
  • 1篇杨明珍

传媒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09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22例疗效评价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评价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Ph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95例Ph阳性CML慢性期(CP)患者持续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400mg/d;15例加速期(AP)和12例急变期(BC)患者持续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400mg/d或600mg/d。结果①CP(早CP56例,晚CP39例):中位追踪15(5.0~44.0)个月,获得的总的完全血液学缓解(CHR)率为97.8%,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MCyR)率为80.0%,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率为73.6%。其中早CP(<12个月)缓解率分别为98.2%、91.0%、80.3%;晚CP(≥12个月)分别为97.4%、64.1%、56.4%。②进展期(AP和BC):中位追踪15(6.0~33.0)个月,获得总的CHR、MCyR、CCyR分别为55.6%、33.3%,22.2%。③治疗中Ⅲ级WBC和Plt减少总的发生率在CP分别为15.8%,24.2%。进展期总的发生率分别为26.0%,40.7%。Ⅲ~Ⅳ级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很少发生。结论①甲磺酸伊马替尼对经干扰素(IFN-α)治疗失败的CML-CP有较高的血液学及遗传学缓解率,且早CP较晚CP疗效更好。②伊马替尼对AP、BC患者也有一定的近期疗效,但与CP相比较差。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缪华纬曾庆曙杨明珍倪婧陶莉莉
关键词:白血病髓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