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61031)

作品数:12 被引量:188H指数:7
相关作者:邱守明钱俊希唐雪琼朱竑刘传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林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爱丁堡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3篇历史地理
  • 2篇哲学宗教
  • 2篇社会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旅游
  • 3篇国家公园
  • 2篇社会
  • 2篇社会建构
  • 2篇生态
  • 2篇生态旅游
  • 2篇农户
  • 2篇宗教
  • 2篇流动性
  • 2篇旅游发展
  • 2篇跨境
  • 2篇边境
  • 1篇滇西
  • 1篇滇西北
  • 1篇意愿
  • 1篇影响因素
  • 1篇语境
  • 1篇园林
  • 1篇园林学
  • 1篇载文

机构

  • 7篇西南林业大学
  • 5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爱丁堡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昆明学院
  • 1篇淮阴师范学院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 1篇利兹大学
  • 1篇云南广播电视...

作者

  • 4篇邱守明
  • 3篇钱俊希
  • 3篇唐雪琼
  • 2篇朱竑
  • 2篇刘传
  • 1篇马创
  • 1篇薛熙明
  • 1篇曾莉
  • 1篇朱永杰
  • 1篇杜娟
  • 1篇董静
  • 1篇南英
  • 1篇李小龙
  • 1篇聂铭

传媒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地理研究
  • 1篇艺术生活
  • 1篇人文地理
  • 1篇农村经济
  • 1篇热带地理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学术探索
  • 1篇池州学院学报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西南边疆民族...

年份

  • 5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户参与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经营的意愿及影响因素被引量:9
2017年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农户参与生态旅游经营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在农户的个人特征中,"户主是否村干部"正向影响农户参与生态旅游经营的意愿;在农户的家庭特征中,"居住地到旅游公路的步行距离"负向影响农户参与生态旅游经营的意愿;"是否有土地被国家公园占用"正向影响农户参与生态旅游经营的意愿;农户的行为态度中,"促进了本地经济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增加了本地居民收入"等3个因素均正向影响农户参与生态旅游经营的意愿;农户的主观规范中,"设立后能否获得资金支持""设立后能否获得人力支持"等2个因素均正向影响农户参与生态旅游经营的意愿;农户的行为控制认知中,"家里人都愿意参与旅游""政府是否提供过培训机会""设立后有亲朋在政府任职"等3个因素均正向影响农户参与生态旅游经营的意愿。最后,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邱守明张婉尧李小龙
关键词:农户国家公园意愿影响因素
流动性视角下边界的空间实践及其意义--以云南省河口县中越边境地区X村为例被引量:46
2016年
边界是不同的社会与政治实体接触和交流的场所,跨边界的日常生活流动是历久和普遍的社会事实。边民与边境管理者丰富的跨界流动性实践,包括了自下而上到自上而下的双向互动,促进了边界意义的生产与再生产。透过流动性的研究视角,基于Newman对边境的地理学问题研究论调,从边境管理者和边民两个方面的日常空间实践进行了展现,选取云南省河口县中越边境地区的典型边寨为案例地,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分析跨界流动的空间实践及其意义,进一步为解读边界的空间意义提供中国案例,以期更全面地看待边界问题。研究发现:边境草根群体自下而上的跨界流动,促进边界成为衡量经济、社会关系、文化意义以及政治权力形成和变迁过程的一个重要变量和维度。跨界流动实用主义色彩之上,也作用于边境社会关系网络的建构,对边民民族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等的建构产生积极作用。权力机关在边境生存法则基础上的流动性实践深化了国家意志,边界即成为权力"物化"的工具,流动性形成治理的手段和方法之一,边境地区同时被不断地规划和塑造。
唐雪琼杨茜好钱俊希
关键词:流动性社会建构
云南省国家级森林公园旅游发展绩效评价被引量:1
2016年
本文结合2011-2014年云南省林业厅对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各项统计数据,用数据包络方法分析评价了4年来云南省具有代表性的1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旅游发展绩效。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部分国家级森林公园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研究旨在找出资源组合优化度比较良好的森林公园,分析其原因,为进一步提高云南省其他国家级森林公园的人力、物力、资源利用率与组合优化提出建议。
刘传宋寿文恺邱守明
关键词:DEA国家级森林公园
宗教世俗化及其理论在西方地理学的研究进展和方向被引量:5
2015年
现代宗教已经越来越多地与世俗社会产生不同形式的联系,然而各种宗教世俗化现象及相关理论却一直未得到国内外宗教地理学者的重视,甚至对其存在极大误解或片面解读。文章梳理了庞杂的西方宗教世俗化概念和理论,指出现代性和宗教的关系不能简单理解为后者被动迎合前者的破坏或压制,事实上两者可能是相互促进、能动地协商的关系;认为应避免混用中文语境下的世俗化概念与西方世俗化概念,以免产生错误解读。世俗化理论对宗教地理学研究有益,能为分析和解释现代宗教提供一个有力的理论框架。但该理论框架却还未被充分利用来揭示当代世界宗教变迁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因为,现有研究1)存在地方偏见;2)存在文化偏见;3)主要基于定量分析和大尺度统计数据,缺乏深度的定性分析;4)实证基础薄弱,缺乏具体、系统地对特定地理环境(特别是非西方)下宗教变迁原因和过程的探讨。故此认为未来宗教变迁研究的注意力应该更多放在非西方社会及其宗教,利用定性研究方法深度剖析中观和微观尺度上的宗教变迁过程和机制,而这正是地理学者能发挥其优势的地方。
南英朱竑
关键词:宗教世俗化
普达措国家公园旅游生命周期评判被引量:2
2017年
根据2007—2015年普达措国家公园游客数量的统计数据,基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对普达措国家公园构建直线、指数、戈珀兹、Logistic回归、GM(1,1)、ARIMA(1,1,1)6个预测模型。结果表明:GM(1,1)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好,总体效果为GM(1,1)>Logistic回归>直线趋势>指数趋势>ARIMA(1,1,1)>戈珀兹模型;基于GM(1,1)灰色预测模型的模拟方程为:x(t+1)=49.157 119e^(0.159 615t)±27.302 081,对普达措国家公园未来10年的游客量进行预测,到2025年普达措国家公园的游客量可能会突破500万人。
刘传董静邱守明
关键词:普达措国家公园旅游生命周期
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下的边界——研究综述与启示被引量:28
2014年
边界是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一个关键概念。边界代表着一种空间秩序和空间关系,是解读边境地区社会与文化关系形成过程的一个关键维度。由于边界所界定的空间秩序与国家认同的建构、边境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边民的身份认同等问题息息相关,因此学界对边界的社会功能与文化意义给予了持续关注。近年来,学者们逐渐从社会建构的视角重新诠释边界。边界不是地图上僵化的线,它所界定的空间关系与空间秩序,以及所承载的社会文化意义亦非固定不变的,而是国家与草根群体通过一定的社会与空间实践不断再生产与再建构。国家通过边界的营造刻写意识形态与国家认同,而普通社会群体对边界亦有着复杂的响应、调适与抵抗。在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和变化的大环境中,边界凸显了新的意义和功能,重新认识边界如何打破旧的空间秩序并划定新的秩序,是人文地理学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从边界的内涵、边界的社会文化意义和跨边界实践3个方面出发,阐释建构主义下的边界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意义,并挖掘边界研究对国内研究的借鉴与启示。
唐雪琼杨茜好钱俊希
关键词:建构主义边境地区
后结构主义语境下的社会理论:米歇尔·福柯与亨利·列斐伏尔被引量:32
2013年
后结构主义是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率先在法语世界崛起的一股学术思潮,亦是欧洲大陆哲学中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它有两个特点:一是强调对二元对立的结构进行解构,揭示社会结构的不同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建构的辩证关系;二是认为身份认同不是先验的和僵化的,而是在复杂的社会过程中被不断重新定义与再生产的。从这两大基本观点出发,本文对两位法国后结构主义代表学者米歇尔·福柯与亨利·列斐伏尔的哲学理论进行评述与总结,提示后结构主义对空间科学的意义,认为后结构视角在空间科学之中的应用需要建立在一个全新的空间观之上。
钱俊希
关键词:后结构主义社会理论米歇尔·福柯
从《中国园林》30年载文看中国风景园林学的发展脉络被引量:2
2017年
基于《中国园林》1985-2014年间发表的学术论文,采用文献计量学与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相结合的方法,从载文量、核心作者团体、基金论文、研究方向等知识单元划分,以融入图像技术来形成的多元、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进行分析,通过图谱解读风景园林学发展的脉络与现状、高影响力学术群体以及热点研究领域,评述当代中国风景园林学研究的发展和动向,为风景园林学科研究者开展本领域的研究提供些许参考。
曾莉唐雪琼杜娟
关键词:中国园林风景园林学发展脉络知识图谱
西方人文地理学的“流动性”研究进展与启示被引量:45
2015年
在新全球秩序中,流动性及其所衍生的人类诸多新的生存方式逐渐成为解开全球化运转机制问题的密码,西方人文地理学对于流动性问题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20世纪60、70年代乃至90年代,以计量化和"利益"导向性为主要研究范式的交通地理学和当代城市地理学研究引发了学界对于"流动"问题的反思,认为空间的流动具有更丰富的意义,而不仅是时空成本的测算,随之推动了"新流动性范式"的转向与发展,促进了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融合.通过梳理和分析西方进入21世纪以来关于流动性问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将西方人文地理学中的主要议题总结为:以汽车、自行车、机场和火车站为代表的流动性实践与空间意义的塑造;以"身份意义"、"关系生产"、"权力博弈与协商"为代表话题的流动性过程中社会关系与文化意义的建构等内容,重点阐释了这些议题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西方人文地理学流动性研究的特征和局限.在此基础上,从中国复杂的现实社会背景出发,展望了国内人文地理学流动性研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杨茜好朱竑
关键词:流动性
回族移民宗教社会空间的演化机制研究——以滇西北龙村为例被引量:2
2014年
对穆斯林移民的既有研究往往将移民视为一个整体,注重其与外部力量的空间关系,相对忽视了其宗教社会空间的演化过程和空间内部的差异性。通过对滇西北一个回族村落龙村的案例研究发现,该村的宗教社会空间经历了繁盛、消亡、多元融合、复兴和分裂的多个阶段,其空间演化机制表现为:因避乱迁移而致的空间分隔;因与多民族通婚混居而引起的空间融合;因族群认同、缅怀祖先和旅游发展需要而诱发的空间重构;因信仰认知不同而导致的空间分裂。
薛熙明马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