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175012)

作品数:18 被引量:152H指数:8
相关作者:陆汉城康建伟宋晓亮朱民寇正更多>>
相关机构:解放军理工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0篇中尺度
  • 4篇暴雨
  • 3篇台风
  • 3篇环流
  • 3篇Β中尺度
  • 2篇动力学特征
  • 2篇致洪
  • 2篇致洪暴雨
  • 2篇中尺度扰动
  • 2篇能量转换
  • 2篇强对流
  • 2篇群速
  • 2篇重力惯性波
  • 2篇梅雨
  • 2篇梅雨锋
  • 1篇低空
  • 1篇低空急流
  • 1篇地形
  • 1篇地形作用
  • 1篇对流云

机构

  • 19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8篇陆汉城
  • 6篇康建伟
  • 5篇宋晓亮
  • 5篇寇正
  • 4篇朱民
  • 4篇程艳红
  • 3篇钟玮
  • 2篇刘宇迪
  • 2篇成巍
  • 2篇费建芳
  • 2篇黄勇
  • 1篇景丽
  • 1篇林上金
  • 1篇黄小刚
  • 1篇李博
  • 1篇王力维
  • 1篇王颖
  • 1篇桂祈军
  • 1篇张晓芳
  • 1篇刘凯

传媒

  • 6篇解放军理工大...
  • 5篇热带气象学报
  • 4篇气象科学
  • 2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 8篇2004
  • 3篇2003
  • 5篇200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称不稳定与初始扰动尺度关系的数值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利用一个二维非弹性非静力的数值模式,讨论了初始扰动的尺度对于对称不稳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对称不稳定是β-中尺度的不稳定,但其不一定必须由β-中尺度的扰动来激发;由不同水平尺度的扰动所激发的倾斜环流有不同的特点;对称不稳定倾斜环流可能存在最小临界尺度;对称不稳定的发展存在最优扰动水平尺度,而扰动的垂直尺度对于对称不稳定的发展影响不大。
寇正陆汉城宋晓亮
复杂地形与锋面系统共同作用对台湾岛暴雨影响的数值分析被引量:21
2004年
应用MM 5V2数值模式输出的高分辨率资料对在复杂地形和锋面系统共同作用下台湾暴雨发生的水汽、垂直速度、低空急流等物理量场的中尺度特征进行了分析。表明地形是使锋面降水加强 ,最终形成暴雨的主要原因。在地形作用下 ,速度场、湿度场都具有比较稳定的局地特征 ,台湾岛迎风区保持着比背风区大的湿度场 ,流场表现为一个地形性中尺度环流。随着锋面系统的不断靠近 ,局地特征表现为加强和减弱两个阶段。发现迎风坡的低空急流主要是由地形引起的 ,它的南北向分布不均使空气发生了辐合上升运动 ,与地形和锋面引起的上升运动叠加 ,在地形迎风坡形成了一个垂直速度的大值区。
景丽陆汉城朱民
关键词:地形作用中尺度特征
平均螺旋度在强降水过程中的诊断分析被引量:18
2006年
本文引入按高度平均的螺旋度-ASRH(Average Storm-Relative Helicity)的概念,为了在螺旋度的诊断分析中,同时考虑高低层效应。利用ASRH分析了2003年6、7月江淮地区、河南和陕西一带的一次大暴雨过程,结果表明,当高低层ASRH匹配较好时,ASRH的大值中心及其演变较好地对应了暴雨中心的位置及演变,ASRH的变化和暴雨演变有一定的因果关系,较大的ASRH可能是暴雨及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黄勇张晓芳陆汉城
关键词:暴雨
非均匀粘性基流中带状浅对流单体的发展被引量:1
2002年
用WKBJ方法讨论了非均匀基流中带状浅对流单体的发展问题 ,只有在二维非均匀基流的热成风平衡条件下 ,带状对流环流的传播才具有重力惯性波特征 ,由于非均匀介质的作用 ,缓变波列的频率变化不仅是位相变化的源 ,还可能是振幅变化的一部分 ,纵向云带和横向云带的发展除粘性致稳作用是共同的 。
陆汉城康建伟王力维桂祈军
关键词:重力惯性波
梅雨锋致洪暴雨的β中尺度涡旋机理的分析被引量:9
2002年
利用模式高分辨率资料 ,对 β中尺度涡旋系统发生和发展的机理进行探讨 ,发现在湿中性条件下 ,中尺度气旋得到强烈发展是与物理量的中尺度输送和集中及局地区域产生急剧陡峭的上升运动有关。用辐散风动能转换函数诊断分析了暴雨不同时期β中尺度涡旋系统发展的能量来源 ,得出能量转换与涡散场相互作用的物理图像。这种能量转换增强与涡散场发展相互促进的正反馈过程是系统发展增强的主要因素 ,同时使得强烈上升运动不致很快消失 ,是暴雨生命史维持 1 0
陆汉城成巍朱民宋晓亮康建伟
关键词:梅雨锋致洪暴雨能量转换涡散场
中尺度干、湿对流影响环境场的差异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用1999年6月一次梅雨锋大暴雨过程高分辨的敏感性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对流活动对大尺度环境的反馈作用,共设计了两个敏感性方案:干绝热过程(干调整)和包含水汽及凝结潜热释放的湿过程(湿调整),两种调整过程包含的不稳定能量不同,对环境场造成的影响也不同。通过分析,得到以下几点结论:在对流强盛期间,湿调整比干调整更能增强底层辐合和高层辐散;当对流消失后即大气从不稳定调整到稳定状态后,两种调整过程对水平风场的影响基本相同;湿调整比干调整产生的垂直速度更大;湿调整比干调整更能使大气底层温度降低、高层温度升高。干、湿调整过程都是不稳定能量释放过程,当层结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强对流时,强上升运动中心的中下层辐合增加、高层辐散增加,当对称不稳定能量释放时,高层指向冷区一侧的水平风分量增强,底层指向暖区一侧的水平风分量增强。水平风场受对流影响后改变的量值与原有量值相当;不稳定能量释放可影响到对流中心周围5个经纬距以上的范围。
程艳红陆汉城
关键词:环境场
对流对称不稳定的发展演变和环流特征被引量:17
2006年
利用1999年6月一次典型梅雨锋暴雨过程和敏感性试验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对流对称不稳定的发展演变和环流特征。结果表明:条件对称不稳定是大气稳定状态和条件不稳定状态之间的中间纽带,大气由稳定向不稳定或者由不稳定向稳定的演变均通过条件对称不稳定来实现;对流对称不稳定环流的形成与不稳定层的配置有关,当低层为条件不稳定而高层叠加深厚的条件对称不稳定时,对流对称不稳定环流低层出现垂直上升气流,高层出现范围较广的倾斜上升气流,对称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中尺度云带。当低层和高层出现条件不稳定,中间呈条件对称不稳定或弱稳定度层结时,从低层到高层出现较深厚的垂直上升气流,湿重力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导致了云带的形成。
程艳红陆汉城
关键词:环流特征
Andrew飓风发展过程中的湿位涡诊断被引量:4
2003年
根据PSU-NCAR中尺度模式(MM5)对1992年Andrew飓风数值试验的高分辨率输出资料,计算了湿位涡。针对湿位涡在飓风中的分布、湿位涡的分布随时间变化而表现出的特征等内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认为在飓风眼壁区,有很好的湿位涡分布与倾斜上升气流对应;指出在飓风眼壁区存在着激发并维持倾斜上升气流的一种可能机制——条件性对称不稳定CSI(ConditionalSymmetricalInstability),正是这种机制维持着整个旺盛阶段内飓风的发展演变。
李博裴蕾陆汉城
关键词:湿位涡条件性对称不稳定
三维网格计算频散性的对比实验被引量:2
2003年
在线性斜压原始方程组的基础上,从频率和群速方面讨论了几种三维网格的计算频散性,结果表明三维网格EL/CP,C/CP,EL/L与Z/LZ,Z/LY计算频散性能较好,从而为原始方程大气模式选取三维网格提供一个参考。
刘宇迪王斌陆汉城林上金
关键词:群速气象学重力波
“98.7.21”武汉特大暴雨大气环流特征分析
2002年
对“98 .7.2 1”武汉特大暴雨发生时大气不同尺度的环流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 ,指出亚欧中高纬度经向环流的持续发展、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的异常偏南及其内部强度变化的不均、中层短波槽系统的东移阻滞和与暴雨相伴而生的β中尺度强涡旋系统 ,是这次暴雨过程大气环流的典型特征。还对直接造成武汉特大暴雨的强对流云团、β中尺度强涡旋系统的部分动力和热力结构进行了分析。
康建伟朱民陆汉城
关键词:大气环流强对流云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