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06044)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3
相关作者:禚玉群赵博陈昌和李彦曹萌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华北电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传质
  • 1篇选择性
  • 1篇选择性催化还...
  • 1篇选择性还原N...
  • 1篇氧化钙
  • 1篇氧气
  • 1篇添加剂
  • 1篇气液传质
  • 1篇氢氧化钙
  • 1篇脱硫
  • 1篇脱硫剂
  • 1篇微细
  • 1篇扩散
  • 1篇反应速率
  • 1篇钙基
  • 1篇钙基脱硫
  • 1篇钙基脱硫剂
  • 1篇NH
  • 1篇NIT
  • 1篇SO2

机构

  • 4篇清华大学
  • 1篇北京石油化工...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作者

  • 4篇赵博
  • 4篇禚玉群
  • 3篇陈昌和
  • 2篇李彦
  • 2篇曹萌
  • 1篇冯武军
  • 1篇徐旭常
  • 1篇姜家宗
  • 1篇雷俊勇
  • 1篇王淑娟
  • 1篇王瑜
  • 1篇任雯
  • 1篇赵宇峰

传媒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化工学报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使用添加剂调制钙基脱硫剂被引量:3
2010年
提高钙基脱硫剂的钙利用率一直是烟气脱硫工艺的重要方面。该文以联合脱除SO2和NOx为研究背景,重点研究以飞灰做为载体,添加金属硝酸盐、碳酸盐和磷酸盐等添加剂,对调质后的钙基脱硫剂在350℃窗口进行脱硫性能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剂调质后的脱硫剂固硫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研究发现金属硝酸盐、碳酸盐能够显著提高脱硫剂在此温度段的固硫效果。
任雯赵博王瑜禚玉群雷俊勇李彦陈昌和
关键词:脱硫氢氧化钙添加剂
微细颗粒强化氧气吸收实验被引量:1
2013年
引言目前,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是在燃煤电厂应用最广的烟气脱硫技术,脱硫的副产品是脱硫石膏(CaSO4.2H2O)。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氧化率未达到要求值,从而使得产生的石膏晶体不足,形成了亚硫酸钙和硫酸钙的混合晶体[1];另外,燃煤锅炉产生的烟气虽经除尘,但进入脱硫装置时仍含有大量粉尘颗粒[2-3]。因此,在电厂实际的脱硫过程中,
姜家宗赵博曹萌禚玉群王淑娟
关键词:气液传质
SO_2对于铁基硫酸盐的NH_3选择性还原NO催化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1
2011年
以硫酸亚铁热解产生的铁基硫酸盐催化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活性为对象,研究了300~500℃范围内SO2对于该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通过固定床实验,原位红外漫反射测试NH3吸附实验测试了催化剂的脱硝活性、选择性及NH3的吸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SO2促进了铁基硫酸盐催化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活性,提高了NH3的选择性。原位红外光谱实验进一步证实SO2的吸附增强了催化剂表面的Brφnsted酸性位,促进了NH3的吸附,有利于NH3与NO的反应,从而体现出较强的脱硝活性。考虑到脱硝活性以及NH3选择性的情况,选取350℃为主要反应温度比较合适。
赵宇峰赵博禚玉群陈昌和徐旭常
关键词:选择性催化还原NITSO2
亚硫酸盐氧化气液反应过程模型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亚硫酸盐氧化是湿法烟气脱硫的重要反应过程,本文建立了该反应过程的物理模型,包括氧的相间传质扩散、本征化学反应和亚硫酸根扩散这三个步骤,宏观反应速率由其中最慢的一个步骤来决定,反应分为不同的控制阶段。在双膜理论和质量守恒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稳态单气泡吸收过程的数学模型。在动力学控制阶段,反应速率与气泡的半径呈0阶关系;在扩散控制阶段,反应速率与气泡的半径呈-1阶关系。通过单气泡反应装置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与模型求解结果一致。
赵博曹萌冯武军李彦禚玉群陈昌和
关键词:传质反应速率扩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