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61040)
- 作品数:5 被引量:81H指数:5
- 相关作者:文琦封建民王黎董桂芳郭玲霞更多>>
- 相关机构:宁夏大学咸阳师范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学科专项资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绩效视角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时空交互特征及耦合关系被引量:10
- 2021年
- 从绩效视角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的时空动态特征和耦合关系有助于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差异机理,对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运用非参数Kernel密度估计、LISA时间路径、时空跃迁和重心耦合等方法,从业绩和效率视角探究了2005—2017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时空动态格局及其耦合关系。研究发现:(1)生态文明建设业绩和效率的整体空间非均衡性差异明显,生态文明建设业绩呈"单峰"演变分布特征,而生态文明建设效率呈明显的"双峰"分布特征。(2)生态文明建设业绩和效率的时空格局动态变迁路径差异显著,生态文明建设业绩局部空间结构和空间依赖方向上稳定性较强,具有协同与竞争并存的特征;而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的局部空间结构和空间依赖方向上的波动性较生态文明建设业绩强,形成竞争主导型格局。(3)生态文明建设业绩存在路径依赖和空间锁定特征,而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的类型转移相对活跃,路径依赖和空间锁定特征较生态文明建设业绩弱。(4)生态文明建设业绩和效率的重心趋于集聚,空间耦合关系不断增强。高绩高效型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青海、内蒙古和宁夏为稳定低绩高效型,而其他中西部省域多属低绩低效型。
- 夏四友文琦崔盼盼宋永永刘笑杰鄢继尧
- 榆神府矿区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响应被引量:10
- 2014年
- 基于对榆神府矿区1990年、2000年和2006年3期TM影像的解译结果,选取斑块面积、面积百分比、斑块破碎度、斑块分形维数、分离度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破碎化指数等指标,得出景观格局演变规律,并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方法,探讨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景观格局演变的响应。结果显示:榆神府矿区16 a间景观多样性增加,均匀度上升,优势度下降,破碎化有所改善,景观异质性程度提高,林地、建设用地和工矿用地范围显著扩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16 a间增长了10.39×108元,同期林地生态服务价值增加最多,达14.59×108元,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最为明显,减少了3.96×108元;土壤形成与保护、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气体调节4项功能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占主体地位,对环境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
- 封建民董桂芳郭玲霞文琦
-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榆神府矿区
- 榆神府矿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合理性分析被引量:17
- 2015年
-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是全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驱动因素,也是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在对3期土地利用信息提取的基础上,结合地形数据,运用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合理度、土地利用程度对榆神府矿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合理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0—2006年榆神府矿区土地利用变化速率加快,土地利用程度明显减弱,且减少最快的为耕地,增加最快的为建设用地和工矿用地;总体上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合理度较低,属低度合理,与1990—2000年相比,2000—2006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合理度降低了2.85%,其中耕地和林地变化的合理性明显降低,而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变化的合理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工矿用地变化不大。生态退耕政策的实施对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土地利用发生了由发展期到衰退期的转变。在未来的土地利用规划和政策实施上,既要控制退耕的合理规模,更要加大对林草植被的保护力度以及采取措施使退耕的坡耕地及时恢复林草植被。
- 封建民王黎文琦
- 关键词:榆神府矿区土地利用变化
- 汉中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被引量:35
- 2020年
- 汉中市地处气候南北分界线的秦岭—巴山两大山系之间,是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同时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引水工程的主要水源保护地。对汉中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影响的研究可为水源保护以及环境质量的改善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分析了汉中市1990—201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对区域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990—2015年汉中市林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呈增加,而草地、耕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则呈减少的趋势。2010年以来土地利用变化速率明显加快,地类之间的转化更为频繁,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明显加强。土地转移主要发生在略阳县、勉县、宁强县、西乡县和镇巴县。1990—2015年汉中市土地利用的年总生态服务价值持续增加,特别是林地的生态服务价值增加幅度较大。林地面积增加使得1990—2015年汉中市的原材料生产、气候调节、气体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形成与保护和提供娱乐文化生态功能占年总价值的比值增加。林地、耕地和水域是汉中市生态服务的主要贡献者,也是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的敏感因子。
- 封建民郭玲霞李晓华
-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空间相关视阈下浙江省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空间格局分析被引量:14
- 2021年
- 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表征,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2017年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报"的指标数据,对绿色发展指数及6个分维度指数的空间格局进行研究,探讨空间相关视域下浙江省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浙江省各市域绿色发展指数及分维度指数的差异明显,杭州市的绿色发展指数最高,而嘉兴市的绿色发展指数处于最低水平。(2)浙江省绿色发展指数存在空间自相关特征,但Global Moran′s I并不高。在分维度指数中,除资源利用外,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生态保护、增长质量和绿色生活都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3)发达县域间存在资本、人才和技术的流动,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投入到环境污染治理和防止、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中,形成绿色发展的扩散互溢区。而欠发达县域以资源环境为代价的不持续发展方式对提高绿色发展指数具有明显的制约作用,呈现极化效应和低速增长态势。(4)研究认为可利用空间相关性发挥县域间生态文明建设的带动作用,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一方面要构建跨区域绿色发展的协作机制,落实跨区域的生态补偿机制;另一方面要积极发挥试点和示范的带动作用,产生正外部性溢出效应。
- 夏四友文琦许昕刘笑杰宋永永
-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