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07GG3WZ02042)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刘军杨凤辉许世峰卢俊公伟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质代谢
  • 2篇营养支持
  • 2篇肝移植
  • 1篇亚硝酸
  • 1篇亚硝酸盐
  • 1篇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
  • 1篇移植病人
  • 1篇移植受者
  • 1篇营养疗法
  • 1篇再灌注
  • 1篇再灌注损伤
  • 1篇脂肪
  • 1篇脂肪类
  • 1篇受者
  • 1篇鼠肝
  • 1篇缺血
  • 1篇缺血再灌注
  • 1篇缺血再灌注损...
  • 1篇中亚硝酸盐

机构

  • 3篇山东大学

作者

  • 3篇杨凤辉
  • 3篇刘军
  • 2篇于光圣
  • 2篇周旭
  • 2篇徐延田
  • 2篇公伟
  • 2篇卢俊
  • 2篇许世峰
  • 1篇安伟
  • 1篇管冬诗
  • 1篇郑元文
  • 1篇刘国梁

传媒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饮食中亚硝酸盐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2011年
目的探讨饮食中亚硝酸盐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I/R组(对照组)、亚硝酸钠预处理组(实验组)和假手术组。建立大鼠肝脏部分I/R模型,实验组的饮水中加入少量亚硝酸盐并喂养7 d后建模,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水平,测定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及活性。用Hoechst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并观察各组病理形态学的改变。结果对照组AST,ALT,MDA水平和细胞凋亡的程度均明显异常。实验组上述指标的异常变化均明显减轻,NO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NOS并未增多,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饮食中的亚硝酸盐对大鼠肝脏I/R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管冬诗杨凤辉安伟刘国梁郑元文刘军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亚硝酸盐一氧化氮
不同脂肪组份营养支持对肝移植受者蛋白质代谢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比较肝移植术后给予含中/长链混合脂肪乳剂(MCT/LCT)与只含长链脂肪乳剂(LCT)的肠内和胃肠外营养制剂对受者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86例肝移植受者随机分为4组:MCT/LCT组(22例).经肠内饲以含MCT/LCT的肠内营养制剂(商品名:瑞高);LCT组(22例),经肠内饲以只含LCT的肠内营养制剂(商品名:能全力);全合一组(22例),经中心静脉给予全合一静脉营养制剂(商品名:卡文);对照组(20例),未给予正规营养支持.前三组受者术后10 d内的日平均热卡、脂肪及蛋白摄入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检测各组受者术前1天、术后第1、4、7和10天蛋白质的代谢情况,观察指标包括血清转铁蛋白、前白蛋白、尿-3甲基组氨酸排m及术后1~7 d氮平衡.结果 肝移植后机体蛋白分解增加,血清蛋白水平下降;MCT/LCT组和LCT组受者血清转铁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全合一组和对照组(P〈0.05或P〈0.01).而M(MCT/LCT组又明显高于LCT组(P〈0.05),全合一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CT/LCT组和LCT组受者尿-3甲基组氨酸排出明显低于全合一组和对照组(P〈0.05或P〈0.01),而MCT/LCT组又明显低于LCT组(P〈0.05);术后第3天起,与对照组相比,MCT/LCT组、LCT组和全合一组受者每日氮平衡和累计氮平衡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1.05或P〈0.01).结论 肝移植术后给予含MCT/LCT的肠内营养制剂较只含LCT的营养支持能更有效地减轻受者机体蛋白质分解,加快机体从分解代谢向合成代谢的转变,从而改善受者的营养状况.
周旭刘军杨凤辉许世峰公伟于光圣徐延田卢俊
关键词:肝移植肠道营养脂肪类营养疗法
不同脂肪组分营养支持影响肝移植病人蛋白质代谢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比较肝移植病人术后施行肠内、肠外营养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探讨中链脂肪乳(MCT)长链脂肪乳(LCT)改善肝脏移植机体营养状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肝脏移植术后进行营养支持的86例病人随机分为4组(F组、N组、K组、C组),分组检测肝脏移植病人术前1d、术后1、4、7、10d蛋白质代谢情况。结果肝移植后机体蛋白分解增加,血清蛋白水平下降;F、N组病人血清转铁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K、C组;F、N组尿-3甲基组氨酸排出明显低于K、C组;在施行肠内营养的两组病人中,F组病人血清转铁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N组,F组病人尿-3甲基组氨酸排出量明显低于N组;术后第3天起与C组相比,F、N、K组病人每日氮平衡和累计氮平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含MCT/LCT的肠内营养较只含LCT的营养支持能更有效地减轻肝脏移植病人术后机体蛋白质分解,加快机体从分解代谢向合成代谢的转变,从而改善肝脏移植术后病人的营养状况。
周旭刘军杨凤辉许世峰公伟于光圣徐延田卢俊
关键词:肝脏移植肠内营养肠外营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