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XJCZH001)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李剑清更多>>
相关机构:宝鸡文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篇入洛
  • 1篇嬗变
  • 1篇文化
  • 1篇文化圈
  • 1篇文化习性
  • 1篇文学
  • 1篇文学观
  • 1篇文学观念
  • 1篇陆机

机构

  • 3篇宝鸡文理学院

作者

  • 3篇李剑清

传媒

  • 1篇渭南师范学院...
  • 1篇河南社会科学
  • 1篇宝鸡文理学院...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史记·酷吏列传·杜周传》《汉书·杜周传》异辨
2012年
周是汉武帝时代政治舞台上极为重要的人物。司马迁、班固为这样的政治人物立传,却各具匠心。《史记·酷吏列传·杜周传》与《汉书·杜周传》相比较,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差别:一是形制有别,二传皆为纪传体,但形制稍有差别,司马迁将杜周与其他酷吏合为一传,而班固并没有把杜周列入《酷吏传》,却另为《杜周传》。二是取材有别,司马迁单取杜周事迹,连缀为传,而班固却附记杜周子嗣,资料丰赡。三是立意之别,司马迁主要着眼于个体之"士"与大历史观,认为杜周是依赖于汉代酷吏制度而存在的,班固则着眼于宗族发展和西汉历史,认为杜周是武帝时代极为重要的政治人物,也是杜陵杜氏家族的崛起者。
李剑清
3世纪至4世纪关辅世族的文化习性和文学观念
2010年
3世纪到4世纪的百年,是关中文学沉寂的百年。这归咎于关辅世族的文化习性和文学观念。具体有四:一是关辅世族强烈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期待,让他们为之付出了心血、精力乃至生命。二是关辅世族选择"尚经术"的学术取向,让他们失去了新思想的刺激。三是关辅世族刚正的人格追求,让他们失去了个体意识觉醒的机会。四是关辅世族固守传统"尚经术"的文学观念,虽有杨修、傅玄父子和挚虞等人的努力,但未能完成向"崇艺文"的文学观念的演变。
李剑清
关键词:文化习性文学观念
破裂与重建:陆机个人社会文化圈的嬗变被引量:1
2012年
三国归晋,对东吴江东大族的胄介公子陆机而言,意味着维系其全部情感和人生意义的个人社会文化圈彻底破裂。陆机在太康元年(280)到太康十年(289)退居华亭(今上海一带),情感世界经历了痛苦的抉择。最终,决定北上洛阳,寻求重建个人的社会文化圈,以实现自我的人生理想。
李剑清
关键词:陆机入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