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61053)
- 作品数:20 被引量:379H指数:12
- 相关作者:胡振鹏刘成林唐国华余达锦傅春更多>>
- 相关机构: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鄱阳湖湿地植被退化原因分析及其预警被引量:44
- 2015年
- 2003年以来,鄱阳湖长期处于低枯水位状态,湖盆植被面积减少600km2;洲滩土壤含水量降低,旱生植物物种入侵,占据高程15m以上洲滩,湿地植被演变成中生性草甸,使物种大幅度增加;湿生和水生植物向湖中心下移,生长空间缩减;对水深、污染物敏感的植物群落的物种、生物量减少,生物多样性退化;对水深适应性强和耐污染的植物迅速扩张。无序采砂、防火烧荒、牲畜放牧加剧了这一局面。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鄱阳湖湿地植被正在逐步退化。为了遏制这一退化现象,正在建立鄱阳湖健康评价体系与标准,加强植物群落固定断面和针对稀有物种、对水深和污染物敏感物种、危害湖泊健康物种进行专项监测,针对发现的问题,用遥感影像辨识、实地勘测研究分析全湖变化状况,判断其危害程度,提出防治对策,向相关部门和地区提出预警建议。
- 胡振鹏葛刚刘成林
- 关键词:湿地植被预警鄱阳湖
- 基于Copula函数的赣江流域气象干旱特征分析被引量:15
- 2020年
- 赣江流域是我国粮食主要产区之一,也是干旱灾害频发的区域。基于流域内39个站点1960~2018年的逐月降水和气温资料,计算逐月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通过游程理论提取干旱历时和烈度,分析其逐年变化趋势,对干旱历时进行边缘分布拟合前预处理,利用Copula函数计算‘或’和‘且’两种情境下不同等级干旱的重现期,分析干旱历时与烈度的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赣江流域干旱历时和烈度两变量均呈减少趋势,跨季节干旱为主要类型;干旱历时的最优边缘分布函数中威布尔分布居多,Frank-Copula函数能很好地描述大部分站点的联合分布状况;重旱及以上两种重现期均小于7年,表明干旱严重且多发。
- 韩会明刘喆玥刘成林陈齐强
- 关键词:干旱COPULA函数赣江流域
- 明清时期鄱阳湖的扩展与形态演变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通过历史资料论证,明清时期赣北地区地质构造作用活跃、地震频发,导致鄱阳湖局部地区沉陷;流域丰沛的降水使入湖水量大增;鄱阳湖水面继续扩展。由于流域山区丘陵过度开发,水土流失,入湖三角洲发育,促使围湖造田活动频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鄱阳湖自然扩展;围湖造田修建的堤防矮小单薄,遭遇到稍大洪水随即溃垮,对鄱阳湖蓄洪能力的影响有限。在人与自然的争斗中,鄱阳湖进一步扩大。
- 唐国华胡振鹏
- 关键词:鄱阳湖地震降水堤防围湖造田
- 基于系统多层次灰色模型的洪灾风险综合评价方法——以鄱阳湖流域为例被引量:11
- 2015年
- 洪水灾害风险评价是一个多因素协同影响效应的系统过程。在分析洪水风险系统的基础上,并从洪水风险评估的角度,综合考虑了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的相关因素,构建了洪水灾害风险综合评价体系,融合灰色聚类法与层次分析的数据处理优势,提出了适应洪水灾害风险预测的系统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方法。以鄱阳湖流域为例,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鄱阳湖流域洪水风险系统进行了综合评价,为流域内洪水灾害风险综合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 徐镇凯黄海鹏魏博文刘成林
- 关键词:洪水风险综合评价层次分析灰色聚类法鄱阳湖流域
- 基于PSR—物元模型的水生态文明评价研究——以南昌市为例被引量:23
- 2018年
- 水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技术手段,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提供理论参考。在综述国内评价体系相关文献基础上,本文采用PSR概念框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来判断评价指标的权重,引入物元分析法对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分别从水生态的水资源、水生态、水利用、水管理和水文化5个方面入手,构建评价指标综合体系,并以南昌市2006-2015年为实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6-2008年的水生态文明级别为"一般",2008-2013年的水生态文明级别为"较好",2014-2015年的水生态文明级别为"好"。南昌水生态文明城市发展态势可观,大部分指标和等级逐年提升,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作进展顺利。
- 皮家骏欧阳澍张带琴刘成林
-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
- 生态旅游主要利益相关者演化博弈分析被引量:39
- 2015年
- 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的主要形式,建立各利益相关者的均衡机制是实现生态旅游的关键所在。文章从生态旅游的三个主要利益相关者入手,构建"政府-旅游企业""旅游企业-社区"两组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和讨论利益相关者的动态演化过程,利用雅可比矩阵的稳定性判断影响博弈方策略选择的几个参数及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三方最终策略的选择受博弈初始支付矩阵及关键参数选择的影响;引入社会舆论机制监督政府;政府通过补贴倡导旅游企业实施生态旅游;旅游企业通过分享旅游收益,改善社区的公共设施及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等途径来促使社区居民与其合作,可最终实现博弈三方利益共赢及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 黄晓杏胡振鹏傅春余达锦
- 关键词: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演化博弈
- 2000年以来鄱阳湖枯水期进出湖流量增加及原因分析
- 2014年
- 2000年以来(2000~2012年)鄱阳湖流域平均降水量比多年(1953~2012年)平均值少2.61%,入湖、出湖平均流量分别少3.46%和1.76%,平水偏枯.但是2000年以后入湖、出湖枯水期平均流量比2000年以前(1953~1999年)分别多4.39%和8.02%.除了降水原因外,主要是森林覆盖率提高、土壤持水能力增强、改变了年内径流过程分配,以及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后发挥了更大的蓄丰补枯作用.
- 许闻婷胡振鹏傅静
- 关键词:鄱阳湖枯水期
- 鄱阳湖冲淤演变及水文生态效应被引量:16
- 2022年
- 根据1956—2020年出入湖输沙过程等实测资料,定量研究了湖区水沙运动特征和湖盆由淤积向冲刷转变的演变过程及水文生态效应。利用1998年、2010年和2020年进行的三次典型断面测量成果、遥感影像和现场调查勘测资料分析计算后发现:(1)2000年以前鄱阳湖以淤积为主。(2)2001—2010年有淤有冲,中部主湖区12个典型断面滩槽平均淤高0.51 m;入江水道滩槽平均下切0.35 m、泥沙冲刷量达19121×10^(4)m^(3)。(3)2011—2020年湖盆全面冲刷,中部主湖区滩槽平均下切0.35 m;入江水道滩槽平均下切1.39 m、泥沙量为9608×10^(4)m^(3)。(4)湖区采砂加剧了河床侵蚀,2000—2010年通江水道采砂量为9348×10^(4)m^(3),相当于自然冲刷量的45%;2011—2020年采砂量为8157×10^(4)m^(3),相当于自然冲刷量的85%。(5)入江水道侵蚀,使1—3月湖水位全面降低,直接改变了湖泊湿地的洲滩植被分布格局。研究结果表明,江河湖泊高泥沙含量增加了开发治理的复杂性,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要坚持科学有度原则,同时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 胡振鹏王仕刚
- 关键词:水沙运动淤积采砂鄱阳湖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经济建设
- 2014年
- 本文结合案例,介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的几种生态经济模式及其有益的启示。利用畜禽规模养殖废弃物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案例,描绘了发展生态经济的技术创新路线:末端治理—绿色技术的工艺组合—可持续产品及其价值链创造—传统产业改造和技术升级。江西铜业公司发展循环经济的案例表明:以开发废弃物再利用基础创新为基础,在企业的各个环节变废为宝,形成循环经济的产品链和产品网,用效益较大的产品收益来弥补收益小甚至没有净收益项目,整体上能够取得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静脉产业本质上是社会层面的循环经济,与企业内部循环经济相比,发展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和分类的中介组织和物流系统是发展社会层面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
- 胡振鹏傅静
- 关键词:生态经济循环经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 水文季节性节律下鄱阳湖水流特性研究
- 本文采用自适应网格的Godunov型有限体积浅水方程为水流控制方程;通过对控制方程进行水位改进,保证水量守恒,适于辨识季节性的碟形湖;采用MUSCL-Hancock预测-校正格式对浅水控制方程进行离散,保证时空二阶精度,...
- 林玉茹梅亚东胡振鹏许继军毕胜
- 关键词:鄱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