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11B09-3)

作品数:9 被引量:131H指数:6
相关作者:彭世彰张正良罗玉峰高焕芝缴锡云更多>>
相关机构:河海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稻田
  • 6篇灌溉
  • 3篇排水
  • 3篇控制灌溉
  • 2篇氮磷
  • 2篇氮素
  • 2篇氮素浓度
  • 2篇湿地
  • 2篇灌区
  • 2篇参考作物
  • 1篇大型灌区
  • 1篇氮磷流失
  • 1篇需水
  • 1篇需水量
  • 1篇养分
  • 1篇养分管理
  • 1篇原位
  • 1篇蒸发蒸腾
  • 1篇蒸发蒸腾量
  • 1篇湿地净化

机构

  • 10篇河海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浙江水利水电...

作者

  • 8篇彭世彰
  • 4篇罗玉峰
  • 4篇缴锡云
  • 4篇张正良
  • 3篇高焕芝
  • 1篇丁加丽
  • 1篇徐俊增
  • 1篇茆智
  • 1篇魏征
  • 1篇王莹
  • 1篇孔伟丽
  • 1篇张杰
  • 1篇张莉
  • 1篇彭攀

传媒

  • 2篇河海大学学报...
  • 2篇节水灌溉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水利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4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稻田排水在沟塘湿地净化中总氮浓度的周期性特征被引量:3
2010年
基于高邮灌区水稻全生育期排水沟塘湿地水体中总氮质量浓度日变化资料,采用复Morlet小波函数,对沟塘湿地水体总氮质量浓度变化周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沟塘湿地水体总氮质量浓度变化存在5个时间尺度的周期震荡,以23d为主周期,每6~7d质量浓度高低交替一次.因此,在满足稻田排水调控要求的前提下,TN质量浓度较高的稻田排水入沟塘后,净化周期以7~13d或19~25d为宜,经此段时间净化,水中TN质量浓度平均降低30%~58%和28%~66%,最大消减率分别达79%和93%;TN质量浓度较低时,沟塘湿地净化时间以13。19d为佳,TN质量浓度平均降低14%~72%,最高降幅87%.选择在该净化周期内对沟塘湿地进行排水,水中TN质量浓度处于较低水平,排水对下游水体造成的污染最轻.
高焕芝彭世彰孙勇缴锡云
关键词:稻田排水湿地总氮小波分析
不同灌排模式稻田排水中氮磷流失规律被引量:26
2009年
为了研究不同灌排模式稻田排水中氮磷流失规律,以集成合理的节水灌溉与控制排水技术,在江苏高邮开展田间试验。试验区排水斗沟出口处设水位调控闸门,在水稻不同生育阶段对排水沟水位及田间水分进行控制,形成新型的控制灌排模式。与常规灌排模式进行对比,两年田间试验成果表明,控制灌排模式较常规灌排模式节水16.7%,增产7.1%,排水总量减少54%,水稻全生育期稻田排水中NH4+-N、NO3--N与TP流失总量分别减少38.07%、82.29%和52.15%,节水减排和降污效果显著。采用控制灌排模式,通过实施灌水调控和排水管理,控制了氮磷流失关键时期的排水量,高效利用了水分和养分,取得了节水高产、减排控污的效果。
高焕芝彭世彰茆智魏征张正良张杰
关键词:稻田控制灌溉控制排水氮磷流失
不同水肥条件下水稻全生育期稻田氮素浓度变化规律被引量:19
2009年
为了寻找较优的水肥运筹模式以促进农业生产和减少过量施肥对环境造成的面源污染,开展了基于蒸渗仪中水样采集与室内水质化验的试验研究,分析了水稻全生育期不同水肥模式对稻田氮素浓度变化的影响与不同土壤深度氮素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水肥条件下稻田地表水与土壤溶液中氮素浓度总体呈现施肥后10 d内出现峰值,之后迅速下降,并逐渐趋于稳定的变化规律。减少施肥后10 d内稻田排水量或推迟排水时间,是降低其氮素随径流流失的有效途径。控制灌溉减少了稻田氮素对地表水的污染,其土壤溶液中氮素浓度虽略有增加,但由于总渗漏量减少,因此总淋失量仍小于淹水灌溉。受不同水肥因素的影响,地表水和各层土壤溶液中硝态氮和铵态氮的浓度变化规律存在差异。淹水灌溉条件下施肥水平对氮素浓度影响不显著,而控制灌溉条件下实地施肥氮素浓度低于常规施肥。综合考虑水肥耦合的影响,控制灌溉实地养分管理运筹模式是减少稻田氮素淋失量的较优水肥运筹模式。
王莹彭世彰焦健孔伟丽
关键词:稻田氮素控制灌溉实地养分管理淋失
我国水土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被引量:9
2009年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水土资源,切实加强对水土资源问题的研究,对实现流域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介绍了水土资源及其承载力的含义,分析了我国水土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张正良刘展鹏
关键词: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
灌区沟塘湿地对稻田排水中氮磷的原位削减效果及机理研究被引量:38
2010年
沟塘系统是控制农田面源污染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修整灌区内承泄沟塘、重建其水生植物系统,研究了沟塘湿地对稻田排水的原位削减能力及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沟塘底泥、水生植物等的综合净化作用,沟塘出流水中总氮TN和总磷TP平均质量浓度分别较入口减小22.01%和9.59%,实现了对稻田排水中氮磷的原位削减,其中氮磷单峰浓度消减均近似服从指数规律。较小的沟塘入流浓度和较长的沟塘净化时间利于获得更大的消减率,因此,建议利用排水沟系对稻田排水进行先期调蓄,初步净化后再排入沟塘,以提高沟塘净化效果。沟塘拦水坝的修建使得底泥吸附在水体净化过程中作用更加明显,0~40cm深底泥在稻麦轮作年TN截留量达1.559kg·m-2、TP累积量达0.394kg·m-2,吸附量可观;水生植物氮磷吸收是沟塘水质净化的重要途径,收割是实现其净化有效性的关键环节,仅移除芦苇和茭草茎叶,可除去氮193.69kg·hm-2和磷33.49kg·hm-2。芦苇和茭草综合对比表明,茭草更适于当地排水沟塘选用。
彭世彰高焕芝张正良
关键词:稻田排水氮磷
大型灌区供水收费经纪人制度探讨——以高邮灌区为例被引量:1
2010年
水费是大型灌区灌溉工程维修养护经费的主要来源,是灌区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然而我国大型灌区水费实收率下降、水费收入锐减,水费征收方式存在问题。以高邮灌区为例,研究分析了灌区供水收费经纪人制度。结果表明,灌区供水收费经纪人制度有利于提高水费实收率,保证灌区正常的维修和养护,为我国大型灌区水费征收提供了新的思路。
彭攀彭世彰罗玉峰孙勇
关键词:灌区灌溉水费经纪人
控制灌溉稻田格田沟灌灌水技术参数初探
结合无水层控制灌溉技术,将地面沟灌理论应用于水稻灌溉。通过田间对比试验确定合理的水稻格田沟灌灌水技术要素。试验结果表明,对规格为90m×30m的田块,稻田适宜沟断面为倒梯形,灌水沟底宽10cm、开口宽15cm、深10cm...
杨士红缴锡云彭世彰王维汉
关键词:稻田灌水技术参数控制灌溉
文献传递
灌排调控的稻田排水中氮素浓度变化规律被引量:40
2009年
基于农田排水氮素浓度及湿地进出口断面总氮(TN)、氨态氮(NH4+-N)、硝态氮(NO3--N)浓度的监测,研究了灌溉排水措施以及沟塘湿地对农田排水中氮素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灌溉的水稻全生育期稻田排水中TN、NH4+-N和NO3--N浓度分别较常规灌溉处理低12.08%、20.33%和13.51%;控制排水处理下稻田排水中TN、NH4+-N和NO3--N浓度分别较常规排水处理低2.21%、7.08%和20.92%;湿地出口水体中TN、NH4+-N和NO3--N浓度分别比入口降低了16.8%、14.4%和50.9%,湿地水体中TN、NH4+-N、NO3--N浓度随时间近似服从指数函数衰减趋势。控制灌溉、控制排水及沟渠塘湿地系统的调控措施对农田排水中氮素的净化效果比较显著。
彭世彰张正良罗玉峰缴锡云孙勇
关键词:灌溉排水氮素稻田
辐射参数计算方法对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计算值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采用FAO-56PM公式和其他计算公式计算净辐射Rn和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对不同方法所得Rn计算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辐射参数计算值对Rn计算值影响不同,大气边缘辐射计算值对Rn影响很大,Irmak方法和Allen方法所得Rn与FAO-56PM公式结果较一致.进一步以不同方法所得Rn代入FAO-56PM公式计算ET0,Irmak方法和Allen方法所得ET0与FAO-56PM公式计算值较一致.敏感性分析表明,Rn波动10%,ET0波动在7%左右,Rn对ET0的影响很大.在中亚热带低丘岗地区估算ET0时,可考虑Irmak方法和Allen方法来估算Rn.
张莉彭世彰罗玉峰丁加丽徐俊增
关键词: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净辐射
柳园口灌区参考作物腾发量的长期变化趋势及其对灌溉需水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研究该文的目的在于揭示了柳园口灌区参考作物腾发量的长期变化规律,阐明其产生原因及可能产生的影响,为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提供基础。采用FAO-56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河南省柳园口灌区1983—2003年的逐日参考作物腾发量,用Mann-Kendall检验对灌区的参考作物发量进行长期变化趋势分析,对参考作物腾发量的长期变化趋势及其与气象因素、灌溉引水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过去的20多年中,ET0呈极显著的下降趋势,其下降的幅度约为50mm/10年;导致ET0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日照时数下降,其次是风速的下降,气温升高并不足以抵消日照时数和风速的下降而使ET0上升;ET0的下降主要出现在4月和6—8月。在降雨量变化不明显的情况下,灌溉季节的ET0的下降使灌区的灌溉需水量呈下降趋势,而灌区近年来的引黄水量减少也证明了这一事实。因此,除了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气候变化使灌溉需水量减少,灌区的节水也有气候变化的"贡献"。
罗玉峰缴锡云彭世彰
关键词:气候变化参考作物腾发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