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40013)

作品数:8 被引量:214H指数:6
相关作者:张凤荣曲衍波李灿朱泰峰朱凤凯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科技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耕地
  • 4篇耕地质量
  • 3篇生态
  • 3篇生态效益
  • 3篇土地覆被
  • 3篇农村
  • 3篇农村居民
  • 3篇农村居民点
  • 3篇农村居民点整...
  • 3篇居民点
  • 3篇居民点整理
  • 3篇建设用地
  • 3篇城乡
  • 3篇城乡建设
  • 3篇城乡建设用地
  • 3篇城乡建设用地...
  • 3篇村居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农户
  • 1篇都市郊区

机构

  • 9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山东省水利科...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作者

  • 9篇张凤荣
  • 5篇朱凤凯
  • 4篇曲衍波
  • 4篇李灿
  • 4篇朱泰峰
  • 2篇高阳
  • 1篇邱国玉
  • 1篇马良
  • 1篇梁发超
  • 1篇许月卿
  • 1篇刘建光
  • 1篇左长清
  • 1篇宋伟
  • 1篇姜广辉
  • 1篇袁雅琴
  • 1篇赵华甫
  • 1篇李乐
  • 1篇郭力娜
  • 1篇吴昊

传媒

  • 4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资源科学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年份

  • 3篇2013
  • 7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调控下的土地利用空间重构分析被引量:22
2012年
为了提高基本农田保护区专项规划对土地利用的空间导向作用,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探索土地利用空间重构的技术方案。该文以顺义区杨镇基本农田保护区专项规划分析为例,通过划定12个基本农田保护区,利用农用地分等成果,辅助耕地邻域替代评价和适宜性评价方法,确定了保护区内设施农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未利用地的土地整治方向,以及整治地块的空间分布和时序安排。分析结果显示,一、二、三级土地复垦整治地块面积为459.44hm2,未利用地高、中度适应性评价面积为35.12hm2,对该部分地块的整治能有效地增加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的比例;农田景观指数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待整治地块向耕地转变,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的集中连片度不断提高。基于土地整治行为的土地利用空间重构方式,成为编制基本农田区专项规划的有益探索,深化了对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
李灿张凤荣朱泰峰袁雅琴高阳吴昊
关键词:土地利用基本农田保护区
土地覆被/利用视角下山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效益研究
作为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的重要手段,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在平原区取得了不少经验,而在山区特殊的资源条件和土地覆被/利用形态下能否适用,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以北京门头沟区为例,结合遥感影像判读、GIS软件分析和村镇实地调研,从...
朱凤凯张凤荣
关键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覆被生态效益耕地质量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综合修正与测算——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被引量:118
2012年
准确测算农村居民点整理增加耕地潜力是科学编制农村土地整治规划的重要前提。本研究针对当前普遍使用的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存在计算简单、测算结果偏离实际等问题,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统筹考虑农村居民点整理的自然适宜性、生态安全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和规划导向性5个方面的因素,建立了潜力逐级修正的测算模型。测算模型的相关修正系数利用农用地分等方法、生态用地一票否决制、经济社会指标评价以及概念赋值等方法设定。研究表明,平谷区各乡镇自然适宜性修正系数为0.4757~0.8628,生态安全性修正系数为0.3004~0.8852,经济可行性修正系数为0.3943~0.8939,社会可接受性修正系数为0.4643~0.8165,规划导向性修正系数为0.2877~0.8858,生态安全性和规划导向性因素对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影响的区域差异较其他3个方面更加显著;潜力经过综合修正后,平谷区农村居民点整理可净增加耕地面积为614.13hm2,增加耕地系数为10.77%。
曲衍波张凤荣宋伟梁发超姜广辉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整理
土地覆被/利用视角下山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效益研究
作为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的重要手段,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在平原区取得了不少经验,而在山区特殊的资源条件和土地覆被/利用形态下能否适用,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以北京门头沟区为例,结合遥感影像判读、GIS软件分析和村镇实地调研,从...
朱凤凯张凤荣
关键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覆被生态效益耕地质量
文献传递
农村居民点整理后耕地质量评价与应用被引量:31
2012年
农村居民点整理作为耕地占补平衡的一项重要途径,其补充耕地应统筹质量与数量。该文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利用农用地分等方法与数据,辅助于GIS空间分析功能与邻域替代法,评价了农村居民点整理后耕地质量等别,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农村居民点整理规划,核算了规划补充耕地的生产能力,探讨了规划实施的目标设定、时空安排与关键性工程措施。研究表明,全区农村居民点整理后耕地自然质量分值在0.3910~0.9745之间,划分为5个等别,可实现单产浮动区间为5769~12758kg/hm2;平谷区农村居民点整理规划中拆迁农村居民点面积为2442.60hm2,适宜整理为耕地的面积为1922.07hm2,整理后一等耕地到五等耕地分别占12.75%、21.69%、40.54%、15.36%和9.66%;近期优先整理Ⅰ级区,推进耕地规模化经营与用养结合,中期重点整理Ⅱ级区,加强培肥地力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远期适度整理Ⅲ级区和Ⅳ级区,需长期开展山地土地平整和生态保护工程建设。该研究尝试将农用地分等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以期为耕地占补"双平衡"的实践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曲衍波张凤荣郭力娜许月卿
关键词:耕地质量
耕地保护主体的行为方式及其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耕地保护主体具有基于逐利驱动下的理性思考,从而直接影响耕地保护的效果。在耕地保护行为过程中,地方政府掌握耕地的实际支配权,主导耕地的规划布局,而农民对待耕地保护的积极性则受经济利益的影响较大。现行制度框架下,耕地保护政策具有"委托-代理"关系、政策公平偏好、信息不对称、投入产出不对等、多方面利益干扰等特征。转型时期耕地保护与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容易凸显,应理性地正视耕地一定程度上的减少,但耕地保护的力度不容放松,需加强制度建设和耕地管理方式的创新,深化国家土地管理宏观调控。
李灿张凤荣
关键词:耕地保护
基于植被覆盖率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估算及实证被引量:32
2013年
为合理估算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该文提出基于植被覆盖率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新思路。借助植被覆盖率对农村居民点斑块进行分类,通过分析抽样农村居民点斑块的植被覆盖与内部用地结构得到整理潜力修正系数,从而建立基于植被覆盖率修正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估算模型,并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门头沟区无整理潜力的农村居民点占大多数,具有整理潜力的农村居民点主要集中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乡镇,并且这部分农村居民点多远离主干道;山区具有中、高整理潜力的农村居民点略多于平原、浅山区,而低整理潜力的农村居民点明显多于平原、浅山区;门头沟区规划整理的农村居民点内部包含有大量农用地,其中建设用地比例只占63.19%~71.54%,但是,第二次土地调查将整个农村居民点都作为建设用地调绘;因而,一些不考虑植被覆盖修正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方法夸大了整理潜力,放大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效果。该文为进一步合理估算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潜力提供参考。
朱泰峰张凤荣李灿朱凤凯曲衍波李乐刘建光
关键词:土地利用农村居民点分层抽样
都市山区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可行性研究——基于土地覆被与耕地利用的视角被引量:12
2013年
作为现阶段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的重要手段,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简称"挂钩")在各地实践中取得了不少经验,尤其在用地指标短缺、村庄空心化严重的平原区效果显著,而在都市山区特殊的资源条件和土地覆被、利用形态下能否适用,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结合遥感影像、GIS分析和实地调研,从土地覆被和耕地利用的角度,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显示:①由于地类调绘的影响,山区农村居民点和采矿用地地类统计面积和地表覆被面积的不一致,造成增减挂钩实施过程中建设用地的"拆小建大"和生态用地的面积损失;②山区耕地后备资源少,且坡度大质量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施会加剧耕地占补质量的差距,同时,种植业比较效益的低下和耕作半径的扩大也会影响农户土地利用决策,造成耕地撂荒,致使增减挂钩的社会效益也难以保障。最后,提出山区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的关键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结合资源优势、村庄产业类型和发展趋势,优化建设用地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朱凤凯张凤荣朱泰峰李灿高阳
关键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覆被生态效益耕地质量
气候变化情景下未来赣北第四纪红壤坡面土壤侵蚀的预估被引量:2
2012年
为评估未来气候条件下的土壤侵蚀变化的响应,该研究利用IPCC AR4中17个全球大气环流模式在SRES B1(低排放)、A1B(中排放)和A2(高排放)这3种典型排放情景下的未来降水预测,结合坡面土壤侵蚀WEPP模型,在对模型验证效果良好的基础上,参照集合预报方法,对未来至21世纪末赣北地区典型第四纪红壤坡面的土壤侵蚀进行预估。研究结果表明,虽不同大气环流模式的预估表现各异,但与基准期相比,确定未来降雨量增加,径流量很可能增加,坡面侵蚀也可能增加。未来降雨和侵蚀出现递增趋势,并延续至本世纪末。3种情景下预估的坡面土壤侵蚀平均水平均高于基准期,其中温室气体浓度最高的A2情景增幅最大。随降雨、径流及土壤侵蚀递增趋势的持续,至本世纪中后期(2051-2099年)红壤坡面的土壤侵蚀到达峰值。
马良左长清邱国玉
关键词:气候变化土壤WEPP模型红壤
都市郊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农户土地利用机会成本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土地整理作为一项具有正外部性的公共事业,要获得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得到广大农民的参与和支持。本文结合北京郊区区县土地整理前后农户土地利用状况的调研,探讨了当前城市化过程中,城郊农户面临的土地发展权让渡机会成本、经营方式选择机会成本和就业选择机会成本,以期为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推进和落实提供相关政策建议和参考。结论认为:①土地开发整理在发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等级等正效益的同时,所导致的土地利用方式单一和转用、经营限制正使农户承担着较多的机会成本;②土地发展权让渡机会成本和经营方式选择机会成本是农户选择权受到制度限制而造成的,其本质是土地开发整理这一公共产品社会成本的转嫁,而非农就业机会造成的耕地利用率低则是农户作为经济人的理性选择;③合理的发展权补偿、整理后土地利用经营方式的灵活选择和农产品公共物品补贴是提升都市郊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效益的关键。
朱凤凯张凤荣赵华甫曲衍波朱泰峰
关键词:土地开发整理发展权非农就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