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2125)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苏勤李刚张伟巩丽刘贵秋更多>>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雄激素
  • 2篇雄激素受体
  • 2篇雄激素受体基...
  • 2篇受体
  • 2篇受体基因
  • 2篇细胞
  • 2篇基因
  • 2篇激素
  • 2篇激素受体
  • 1篇第一外显子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密度
  • 1篇血细胞
  • 1篇药物
  • 1篇易感
  • 1篇易感性
  • 1篇中国女性
  • 1篇失活
  • 1篇年龄
  • 1篇年龄相关

机构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3篇苏勤
  • 2篇冯英明
  • 2篇刘贵秋
  • 2篇巩丽
  • 2篇张伟
  • 2篇李刚
  • 1篇朱少君
  • 1篇蔡毅然
  • 1篇郭蕾
  • 1篇张俊德
  • 1篇张贺龙
  • 1篇张积仁
  • 1篇滕晓英
  • 1篇魏国联
  • 1篇何金霞

传媒

  • 3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7
  • 2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局灶性结节状增生中变异肝细胞结节的检出及其与肝细胞腺瘤的比较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局灶性结节状增生(FNH)与变异肝细胞病灶(FAH)和结节(NAH)的关系,并对其微血管结构以及细胞增生活性与肝细胞腺瘤(HCA)进行对比观察。方法对5例患者的6个经典FNH和9例患者的10个HCA进行组织学观察,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34、Ki-67抗原和细胞角蛋白19(CK19)表达,计算Ki-67标记指数以反映细胞增生活性。结果6个FNH病变中均检测到多个FAH和NAH。HCA和FNH组织中均有CD34标记的微血管,但其密度和分布不同。HCA中微血管弥漫存在;FNH中微血管呈灶性或小结节状分布,主要存在于NAH中。CK19标记显示,FNH中胆小管和胆管阳性,NAH和HCA均为阴性。FNH中,73个NAH的Ki-67标记指数(2.8%)明显高于FNH内NAH未累及的肝实质(0.6%),但与HCA(1.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典FNH中常见NAH形成,NAH与周围肝实质不同,具有较高的细胞增殖活性以及类似于HCA的CD34阳性微血管结构。
蔡毅然滕晓英魏国联郭蕾苏勤
关键词:微血管密度
肿瘤个体化化疗的实验研究进展
2007年
由于肿瘤异质性和多药耐药等因素,使得肿瘤对各种化疗药物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实现临床个体化化疗已成为当今肿瘤化疗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就临床个体化化疗的各种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原理、应用概况及不足作一综述。
何金霞张积仁张俊德
关键词:个体化化疗抗癌药物
雄激素受体基因第一外显子CAG重复序列长度多态性与肺癌的关系
2006年
目的:探讨人雄激素受体(AR)基因第一外显子CAG串联短重复序列(STR)多态性与肺癌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共收集170例肺癌患者和248例参照个体的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巢式PCR扩增AR基因,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显示DNA链片段长度,根据标本的泳动度推算CAG STR的n值;选取代表性标本直接测序,验证上述检测的准确性。结果:52例男性肺癌及94例男性参照标本的CAG STR n值范围分别为14-29和14-30,均数分别为19.96±2.69和21.06±3.39,二者差别显著(P〈0.05);男性肺癌患者组中〈55岁组和≥55岁组CAG STR n值分别为15-23和14-29,均数分别为18.85±2.28和20.63±2.71,二者差别显著(P〈0.05)。118例女性肺癌及154例参照标本上带的CAG STR n值范围分别为9-28和16-3l,均数分别为21.80±3.10和23.26±2.93,二者差别显著(P〈0.05);下带的n值范围分别为9-24和14-27,均数分别为19.8±2.51和20.74±2.91,二者差别显著(P〈0.05);女性肺癌患者组中〈55岁和≥55岁两组之间在CAG STR长度上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AR基因第一外显子CAG STR与肺癌的发生和/或发展有关,CAG STR较短的男性和女性个体患肺癌的危险性都增加;男性人群中,CAG STR较短可使肺癌的发生年龄提前。
刘贵秋李刚巩丽张伟冯英明苏勤
关键词:雄激素受体基因CAG重复序列易感性肺癌
中国女性血细胞X染色体失活偏移与年龄相关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 了解健康中国女性个体X染色体失活偏移(SXCI)的发生状况,明确年龄因素是否与之关联。方法 采集401例健康中国女性的外周血标本,提取基因组DNA,经HpaⅡ消化后,PCR扩增雄激素受体(AR)基因,产物经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显示结果,比较HpaⅡ消化前后等位基因扩增产物的强度差异,计算其校正比值(CR)。结果 无论采用CR≥3抑或≥10作为标准,老年组(50岁~96岁)SXCI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新生儿组(出生后4周以内)或青年组(16岁~50岁),而新生儿组与青年组之间差异不显著。采用标准CR≥3时,新生儿组为4.3%(P=0.532vs青年组),青年组为7.8%(P=0vs老年组),老年组为25.7%(P=0.001vs新生儿组)。采用CR≥10标准时,新生儿组为2.2%(P=1vs青年组),青年组为1.2%(P=0vs老年组),老年组为11.1%(P=0vs新生儿组)。结论 健康中国女性SXCI发生率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动的,年龄与女性个体SXCI的发生相关。在筛选女性肿瘤易感个体时,应注意用作对照的健康女性的SXCI的发生状况。
李刚苏勤张伟刘贵秋巩丽朱少君张贺龙冯英明
关键词:雄激素受体基因女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