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R5100105)

作品数:2 被引量:198H指数:2
相关作者:陈宝梁陈再明方远徐义亮元妙新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生物炭
  • 2篇污染
  • 2篇裂解
  • 1篇稻秸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行为
  • 1篇多环芳烃
  • 1篇有机污染
  • 1篇有机污染物
  • 1篇生物碳
  • 1篇生物修复
  • 1篇生物质
  • 1篇水稻秸秆
  • 1篇松木屑
  • 1篇土壤
  • 1篇漆酶
  • 1篇热动力学
  • 1篇热力学
  • 1篇微生物技术
  • 1篇污染土

机构

  • 6篇浙江大学

作者

  • 6篇陈宝梁
  • 2篇钱林波
  • 1篇周丹丹
  • 1篇徐义亮
  • 1篇元妙新
  • 1篇方远
  • 1篇陈再明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第六届全国环...

年份

  • 2篇2012
  • 4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水稻秸秆生物碳对重金属Pb^2+的吸附作用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42
2012年
以农业废弃物水稻秸秆为原料,采用限氧裂解法制备了不同温度(350、500和700℃)下的秸秆生物碳(RC350、RC500和RC700),研究了生物碳对Pb2+的吸附性能、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为准确预测生物碳还田固碳对土壤中重金属迁移行为的影响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生物碳对Pb2+的吸附行为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Pb2+在RC350、RC500、RC700上的吸附速率分别为0.167h-1、0.154h-1、0.388h-1;其等温吸附曲线符合Langmuir方程,最大吸附量分别为65.3、85.7和76.3mg·g-1,是原秸秆生物质RC100的5~6倍、活性炭AC的2~3倍.生物碳单位面积上的有效吸附点位比AC高约10倍.经酸化去除表面矿物成分后,RC350和RC700对Pb2+的吸附能力急剧下降,其最大吸附量、吸附亲和力与AC相近;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去灰分后生物碳上有机碳官能团并无明显减少,而无机矿物(如SiO2)含量显著降低.生物碳中的有机碳组分和无机矿物组分对其吸附Pb2+均有重要贡献,其中无机矿物组分的吸附量及亲和力均大于有机碳组分.
陈再明方远徐义亮陈宝梁
关键词:生物碳秸秆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修复PAHs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6
2012年
多环芳烃(PAHs)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一类典型有机污染物,绿色修复PAHs污染土壤已成为国内外环境和土壤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作为一种新型的微生物修复技术,固定化微生物修复有机污染土壤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外相关研究刚刚开始.本文重点评述了近几年国内外有关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修复PAHs污染土壤的最新进展,总结了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修复原理、微生物固定化载体的选择、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固定化方法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并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为我国开展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研究提供参考.
钱林波元妙新陈宝梁
关键词:土壤多环芳烃固定化微生物生物修复
变色栓菌和黄孢原毛平革菌共培养产漆酶增强BaP的氧化
<正>多环芳烃(PAHs)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一类典型有机污染物。由于PAHs排放量大、来源广泛且具有半挥发性、低溶解性、难生物降解性,常常在土壤中长期存在、大量积累。PAHs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主要有化学修复、植物修复、微生...
钱林波陈宝梁
文献传递
有机污染物与生物炭的相互作用:吸附模型、机理和热力学
<正>生物炭是农林废弃物和畜禽粪质等材料在缺氧或无氧条件下低温(<700℃)裂解产生的富炭固体,主要被用作土壤改良剂以提升土壤肥力和增强土壤固碳。进入土壤后,生物炭会与土壤组分、微生物或植物根之间发生溶解-沉淀、吸附-脱...
陈宝梁陈再明陈文远周丹丹方远
文献传递
不同裂解温度制备的松木屑生物炭对萘的吸附动力学行为
<正>有机化合物在土壤、底泥等天然颗粒上的吸附、脱附过程往往表现出快、慢两个阶段。快吸附阶段一般在几天内完成,而慢吸附阶段可以持续几个星期甚至几年。慢吸附行为是有机化合物在环境中长期迁移转化和生物有效性的限速步骤。生物炭...
陈再明陈宝梁
文献传递
生物质限氧裂解制备生物炭的热动力学特性研究
生物炭是农林废弃物和畜禽粪质等生物质材料在缺氧或者无氧条件下通过热化学反应得到的一种富碳固体产物,其环境效益已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关注。生物质种类和结构的复杂性限制了其裂解过程的分析,而热重分析实验作为一种有效手段被广泛应用...
徐义亮陈宝梁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