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项目(2003ZFCPD00C060)
- 作品数:2 被引量:53H指数:2
- 相关作者:李正红苏建荣杨振寅陈晓鸣罗栋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47
- 2007年
- 干热河谷因自然环境条件恶劣而成为我国生态建设的难点,且一直是生态恢复的热点区域。本文从干热河谷的气候、植被等自然环境特点、植被恢复历史、恢复目标、植被种类筛选、恢复技术、人工植被生态评价等方面概括总结了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研究的进展与现状,并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评述,提出未来研究应予重视或优先研究的方向。
- 杨振寅苏建荣罗栋李正红陈晓鸣
- 关键词:干热河谷植被恢复
- 元谋干热河谷主要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被引量:8
- 2008年
- 通过样地调查,采用Patrick物种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D)、Alatalo均匀度指数(E)、Pielou均匀度指数分析比较了元谋干热河谷10个主要自然植物群落与人工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并测定了不同群落的土壤养分。结果表明:(1)元谋干热河谷主要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水平较低,S、H、D值分别为3.923~19.583、0.913~2.000和0.178~0.510,且人工植物群落的S值明显低于自然植物群落,具优势种乔木群落的H值较高,人工植物群落E值大于自然植物群落的特点;(2)物种多样性与植物生长型的分析表明,按S指数排序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按H指数排序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按D指数排序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3)自然植物群落对立地土壤的维持明显高于人工植物群落,前者的有机质、全氮、全磷、水解氮、速效钾明显高于后者。
- 杨振寅苏建荣李从富王云李正红
- 关键词:干热河谷自然群落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