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BFX071)
- 作品数:27 被引量:109H指数:6
- 相关作者:张震秦强常安韩大元王德志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学更多>>
- 公民受教育权的多种面相——从基本特点的角度被引量:2
- 2008年
- 公民受教育权具有多种面相,有必要从基本特点的角度进行研究。通过自由权和社会权、受益权和积极受益权、文化权利和社会权利以及权利义务观和权利观的比较,公民受教育权本质上属于社会权,应该精确地界定为积极的受益权、文化权利,并坚持权利义务观。
- 张震
- 关键词:社会权文化权利权利义务观
- 基本法律抑或宪法性法律——《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宪法考量被引量:10
- 2007年
- 从宪法的角度考量,《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法律地位应该认定为基本法律。基本法律的认定应该有新的标准。从宪法渊源的角度看,《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属于宪法性法律。但是宪法性法律的提法存在问题。综合多种因素,宪法性法律的概念可以被基本法律取代。
- 张震
- 关键词: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基本法律宪法性法律
- 近代中国联邦制学说的传播与实践论略
- 2010年
- 本文旨在梳理近代以来联邦制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争论,集中于民国时期的几次联邦制单一制论争,以及上世纪二十年代的联省自治和省宪运动中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近代中国联邦学说的勃兴背景、呈现形式、现实语境等理论特质以及学说与政治之间的复杂吊诡,以求能对相关学说加以更为妥帖的理解。
- 常安
- 关键词:联邦制联省自治
- 民主原则的价值悖论及其防范
- 2010年
- 多数原则或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是民主的一个基本含义。但是,民主原则并不是一种完美无缺的制度,它自身存在着价值悖论,其中以"多数人暴政"问题最为典型。要想防范民主的内在缺陷,必须从性质上对民主原则进行限定,并将人权观念注入民主原则之中。
- 秦强
- 关键词:民主原则多数人暴政
- 论日本明治宪法对《钦定宪法大纲》的影响--为《钦定宪法大纲》颁布100周年而作被引量:28
- 2009年
- 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钦定宪法大纲》在理念、过程与具体规范的结构等方面深受日本明治宪法的影响。日本明治宪法不仅广泛影响了《钦定宪法大纲》的制定,而且对早期中国宪法学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
- 韩大元
- 关键词:明治宪法钦定宪法大纲
- “宪政”与“民主”的表达(1940—1947)——基于数据库统计的中国宪法思想史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据1986条期刊篇名数据库的统计分析,在1940至1947年的中国社会政治运动当中,宪政与民主的话语具有时效性、背离性和场域性三大基本变化规律。宪政话语反映了体制内知识分子的呼声,民主话语反映了体制外知识分子的诉求。毛泽东洞见民主主义潮流是一种可以汲取的政治资源,可用以对抗政治上的敌对力量,统合国家的各种政治势力,从而构建新的国家体制。以此为思想基础,他提出"宪政就是民主政治"的论断。在近代中国,宪政与民主要完成制度设置与价值关怀的双重社会功能。在人民主权确立以后,重要的是政体的建设。中国宪政建设面临的难题是在价值上重塑新文化,在实践中强化政治家责任。
- 褚宸舸
- 关键词:宪政民主政治正当性
- 宪法上环境权的证成与价值——以各国宪法文本中的环境权条款为分析视角被引量:22
- 2008年
- 各国宪法文本中的环境权条款是对环境权提出的带有根本性的实证回应,环境权自身的宪法权利属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根本性进一步从理论层面证成宪法上的环境权。宪法上的环境权既有解释、修改等实践价值,又有生态、公平、安全、和谐、节约等观念价值。
- 张震
- 关键词:环境权宪法文本
- 宪法文本与宪法实践的价值统一——基于宪法学方法论意义思考被引量:1
- 2011年
- 在宪法学研究中,文本分析与事例研究是两种非常重要的方法。文本分析是文本宪法学的基本分析方法,而事例研究是实践宪法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宪法学研究应当将文本分析与事例研究结合起来,使宪法学成为宪法文本与宪法实践相结合的价值统一体。
- 秦强解永照
- 关键词:宪法学文本分析规范宪法学
- 君宪、共和之争与近代中国的宪政历程被引量:3
- 2008年
- 一百年前的1908年,清朝政府在各种压力之下,权衡利弊,颁行了《钦定宪法大纲》,从而开创了中国立宪之路,同时也开启了中国的宪政之路。但是,"宪法"、"宪政"毕竟是"舶来品",在与中国特定国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了种种的理论上的激烈争论;亦在实现宪政之路上出现了种种的曲曲折折。当然,中国要实现宪政、必然要实现宪政,这是历史之大势,浩浩荡荡,奋勇向前,应当是毋庸置疑的。在《钦定宪法大纲》颁行一百年之际,反思清末的立宪与中国的宪政之路,无疑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 卞修全
- 关键词:民主宪政共和制度君主专制制度资产阶级革命派立宪派
- 中华民族认同与国家建构——评《从多元走向一体:中华民族论》被引量:6
- 2010年
- 包括汉族在内的各个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多元一体格局下的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加强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认同,对于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繁荣局面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讲,中华民族认同意识的强化,也是中国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必然要求,这是因为即使是在全球化大潮风起云涌的今天,民族-国家仍然是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主权政治单位,而现代民族国家建构,正是近代以来中国宪政发展进程的一个核心主题和神圣使命,所以,更需在当代中国的宪政言说中强化中华民族认同。
- 常安
- 关键词:中华民族认同民族国家宪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