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873116)

作品数:7 被引量:16H指数:3
相关作者:孙世刚姜艳霞张斌伟贺春兰陈声培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厦门理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气工程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理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生物学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5篇电催化
  • 5篇纳米
  • 5篇催化
  • 4篇电极
  • 3篇原位FTIR
  • 2篇氧化氮
  • 2篇一氧化氮
  • 2篇甲酸
  • 2篇共吸附
  • 2篇光谱
  • 2篇红外
  • 2篇红外光
  • 2篇红外光谱
  • 2篇本体
  • 2篇NO
  • 2篇SPR
  • 2篇
  • 2篇CV
  • 2篇铂电极
  • 1篇单晶

机构

  • 9篇厦门大学
  • 1篇厦门理工学院

作者

  • 9篇姜艳霞
  • 9篇孙世刚
  • 4篇程前
  • 3篇陈声培
  • 2篇贺春兰
  • 2篇张斌伟
  • 1篇廖洪钢
  • 1篇邱瑾
  • 1篇马志方
  • 1篇李艳艳
  • 1篇陈明晖
  • 1篇周宥辰
  • 1篇田娜
  • 1篇周志有
  • 1篇刘子立
  • 1篇饶路
  • 1篇许加欣
  • 1篇曾冬梅
  • 1篇王艳艳

传媒

  • 3篇电化学
  • 2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Chemic...
  • 1篇中国科学:化...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湿化学镀SPR金基底及其性能表征被引量:3
2011年
建立一种由单一水相操作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法(SPR)制备金基底.即:在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MS)修饰的玻璃片上自组装一层细小的金胶纳米粒子,以此为催化模板,利用化学镀技术在纳米尺度范围内控制金膜的均匀增长,获得优异SPR信号响应所需要的金膜形貌和厚度.紫外光谱(UV-vis),透射电镜(TEM)观测表明,纳米金膜催化模板粒径约为2.5 nm.扫描电镜(SEM)观察湿化学镀SPR金基底均匀分布,粒径约为40 nm.与商品化真空镀金基底相比,湿化学镀金基底对乙醇的SPR响应强度相当,且可调控性更高.
周宥辰王艳艳马志方姜艳霞邱瑾孙世刚
刺状Pd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对甲酸的电催化性能研究
<正>本文在水溶液中以氯化胆碱为表面活性剂合成刺状Pd纳米粒子,从扫描电镜(SEM)图中可以看出Pd纳米粒子呈单分散分布,粒子尺寸约160nm;其边角为刺状、内部约有30nm
许加欣姜艳霞廖洪钢陈声培孙世刚
关键词:PD纳米粒子
文献传递
QCM and EC-SPR Studies of Cytochrome c Self-assembled on Au Electrode and Enhancement of SPR Signal by Au Nanoparticles
2012年
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QCM) and cyclic voltammetry(CV)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monolayer of cytochrome c(Cyt c),which was adsorbed on gold film modified with alkanethiol mixed monolayer.A direct comparison of protein surface coverages calculated from QCM and cyclic voltammetric measurements illustrates that the ratio of the electroactive Cyt c to the total surface-confined Cyt c is 34%,which suggests that the orientation is a main factor affecting the electroactivity of Cyt c.Moreover,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 measurement combined with CV "in situ"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conformational change of Cyt c in the redox process.Besides,Au nanoparticles(Au NPs) were adsorbed on the surface of Cyt c.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Au NPs promote electron transfer between Cyt c and the gold electrode,and SPR result suggests Au NPs enhance SPR signal.
WANG Yan-yan JIANG Yan-xla ZHOU You-chen LI Yan-yan MA Zhi-fang SUN Shi-gang
关键词:AU纳米粒子SPRQCM金电极
多壁碳纳米管负载铂立方体的制备及对乙醇电催化氧化性能被引量:5
2013年
利用线性扫描电沉积的方法在玻碳电极或多壁碳纳米管表面制备出铂纳米立方体,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结果表明,铂立方体的尺度约为38 nm,由Pt(111)择优取向的小粒子围成.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和电位阶跃技术研究了所合成的2种催化剂和商用碳载铂对乙醇氧化的电催化活性,发现在2种铂纳米立方体上乙醇氧化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均高于商用碳载铂,其起峰电位较商业碳载铂降低168 mV.采用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对比研究了铂纳米立方体和商用碳载铂对乙醇氧化的电催化过程,发现铂纳米立方体起始氧化电位提前,催化活性增强.乙醇在该催化剂上更易转化为乙酸,且表现出较强的CO吸附能力.
李艳艳饶路姜艳霞刘子立贺春兰张斌伟孙世刚
关键词:多壁碳纳米管乙醇电催化原位红外光谱
纳米材料电催化进展--电催化剂表面结构调控与性能被引量:1
2009年
电催化剂的结构决定其性能.从微观层面研究表面结构与催化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是设计和研制高活性、高稳定性、高选择性电催化剂的基础.本文以本研究组关于氢和氧的吸脱附、乙二醇氧化和CO2还原的研究结果为主,综述了电催化剂表面结构和性能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给出面心立方晶体不同晶带上铂单晶电极的循环伏安特征,电催化性能和规律,在此基础上创建的金属纳米晶体表面结构控制和生长的电化学方法,以及对具有开放结构、高催化活性和高稳定性的Pt和Fe纳米晶催化剂的形状和表面结构控制合成.
姜艳霞田娜周志有陈声培孙世刚
关键词:单晶
铂纳米粒子电极上NO吸附和还原的CV及原位FTIR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CV)和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反射光谱(in situ FTIRS)研究了酸性介质中铂纳米粒子电极(nm-Pt/GC)上NO吸附及其电催化还原过程.结果表明,NO分子的吸附是电催化还原的重要步骤.在铂纳米粒子电极上饱和吸附的NO存在两种不同键合强度的吸附态,其中弱吸附的NO(NOW)在0.60 V至-0.05 V电位区间还原生成N2O和NH4+;而强吸附的NO(NOS)则在-0.05 V至-0.15 V区间还原,其产物为NH+.
程前姜艳霞曾冬梅孙世刚
关键词:铂纳米粒子电催化NO
有序介孔碳载钯的制备、表征及对甲酸的电催化氧化性能被引量:5
2012年
通过浸渍法和硫引入贵金属法分别制备了主要负载在介孔碳主孔道(MPC/Pd-1)和负载在介孔碳孔壁上小介孔中[MPC/(S)Pd-2]的两类负载型钯电催化剂,用XRD,SEM,TEM和电化学等方法表征了其结构和电催化性能.循环伏安结果表明,有序介孔碳载钯催化剂MPC/Pd-1和MPC/(S)Pd-2对甲酸氧化的催化活性分别是商用钯黑催化剂的4.0和2.4倍.MPC/Pd-1中的钯位于介孔碳的主孔道上,增加了催化剂/电解质/反应物三相界面的面积,使得其比MPC/(S)Pd-2的催化活性更高.
陈明晖贺春兰张斌伟姜艳霞陈声培孙世刚
关键词:介孔碳甲酸电催化氧化
一氧化氮在本体和纳米铂电极表面吸附过程的红外光谱研究
应用电化学原位FTIR光谱研究了酸性介质中本体Pt电极和纳米Pt电极上NO的吸附形态。Pt电极表面吸附态NO在SNIFTIRS谱图中给出两对左高右低的双极谱峰。正向谱峰峰位位于1 809 cm,负向谱峰峰位约为1 720...
程前姜艳霞孙世刚
关键词:一氧化氮铂电极
文献传递
本体铂电极表面NO和CO共吸附层的原位FTIR研究
<正>NO和CO分子都可作为经典的模型分子来研究吸附分子与金属的相互作用。本工作用电化学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S)从分子水平研究了本体Pt电极表面NO和CO
程前姜艳霞孙世刚
关键词:NOCO共吸附
文献传递
Pt电极表面共吸附层NO和CO氧化还原的CV及原位FTIR研究
2011年
应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方法(CV)和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反射光谱(in situ FTIRS)研究了酸性溶液中Pt多晶电极表面NO和CO的共吸附行为及吸附态CO对吸附物种NO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0.20V(vs.SCE)时,CO和NO能同时稳定吸附在Pt电极表面,CO以线性吸附态(COL)存在,NO以桥式吸附态(NOB)和线性吸附态(NOL)共存.COL的共存使得NO的还原电流峰电位负移约0.024V,并且促使不易被氧化的NOB在0.93V处被氧化.原位FTIRS研究进一步表明,NO可以置换预吸附在电极表面的CO,NO和CO在Pt多晶电极表面的吸附是一个竞争吸附的过程.在0.45V~1.2V电位区间,NO和CO都能转化为环境友好产物,分别为NO3-和CO2.且Pt电极表面共吸附物种CO的量直接影响NOB的氧化产物NO3-的生成量.
程前姜艳霞孙世刚
关键词:一氧化氮一氧化碳共吸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