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2009GG10002036)

作品数:1 被引量:11H指数:1
相关作者:谯勇刘军莉周成军郝爱华崔福斋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修复外科
  • 1篇修复外科手术
  • 1篇手术
  • 1篇缺损
  • 1篇祖细胞
  • 1篇组织疗法
  • 1篇外科
  • 1篇外科手术
  • 1篇细胞
  • 1篇内皮
  • 1篇内皮祖细胞
  • 1篇骨缺损
  • 1篇骨生成
  • 1篇干细胞

机构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山东大学第二...

作者

  • 1篇马胜忠
  • 1篇张程
  • 1篇吴东进
  • 1篇王修文
  • 1篇高春正
  • 1篇崔福斋
  • 1篇郝爱华
  • 1篇周成军
  • 1篇刘军莉
  • 1篇谯勇

传媒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内皮祖细胞与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聚乳酸复合物在修复兔骨缺损中的作用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内皮祖细胞(EPC)与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聚乳酸(nHAC/PLA)复合物在修复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中促进血管新生及新骨形成的作用。方法从新西兰大兔骨髓分离、培养EPC并予以鉴定,将EPC与nHAC/PLA支架复合,以扫描电镜(SEM)观察EPC在支架内的生长状态。将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制作桡骨节段性骨缺损模型,分别植入EPC.nHAC/PLA复合物(A组,n=16)、nHAC/PLA支架材料(B组,n=16),其余4只(C组)不用任何内植物以作空白对照。分别于不同的时间点处死动物,收取桡骨并行放射学、组织学检查及血管密度计数。结果白骨髓分离的细胞为EPC,SEM显示其与nHAC/PLA复合后黏附、生长、增殖良好。A组骨缺损处的放射学评分[(4.3±0.5)比(3.0±0.0),均P〈0.05]、新骨形成区占骨缺损区的百分比[(96.0%±4.3%)比(34.0%±6.6%),均P〈0.05)]、微血管密度[(7.0±0.4)比(4.5±0.4),均P〈0.05)]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织学显示A组的新骨形成及支架降解快于B组。C组无明显新骨形成。结论EPC—nHAC/PLA复合物能明显促进骨缺损处血管新生和新骨形成,提示其在应用组织工程骨修复大段骨缺损的再血管化和成骨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吴东进郝爱华张程崔福斋王修文高春正周成军刘军莉谯勇马胜忠
关键词:修复外科手术骨生成组织疗法干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