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所长专项基金(0600211001)
- 作品数:3 被引量:40H指数:2
- 相关作者:李文朝冯慕华柯凡潘继征郑锦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昆明理工大学河海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所长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云南省抚仙湖流域帽天山磷矿区磷流失过程模拟研究被引量:12
- 2007年
- 通过批平衡实验和土柱淋溶实验,模拟在环境因子(pH值、降雨频度)的影响下,磷矿石、废土石和废渣中磷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磷石膏和泥磷中磷的释放受pH值的影响较小,维持较为恒定的高释放量.磷矿石、矿坑沉积物和废土石中磷的解吸受pH值影响,pH值愈低,愈有利于磷的释放;当解吸溶液pH值为3.50时,废土石和磷矿石中磷的释放量仍可达到2.25mg·l-1和3.15mg·l-1.间歇淋溶过程促进了磷矿石、废土石和磷石膏中磷的释放,对废土石中磷的释放作用尤为显著,干燥后再次降雨的释放量比初期降雨高出3倍.帽天山磷矿区大面积裸露的磷矿石剖面、废土石堆场和废渣堆场在酸性溶液的淋溶作用下能够产生大量的磷流失,而且这个过程是持久的,是抚仙湖水质下降的主要因素.
- 冯慕华郑锦李文朝潘继征柯凡张世涛
- 关键词:磷模拟酸雨磷矿
- 云南抚仙湖流域废弃磷矿区水污染现状被引量:33
- 2008年
- 抚仙湖流域未进行生态修复的磷矿废弃地面积142×104m2,对磷矿废弃地污染物流失量和区域内径流污染物含量进行调查观测,并提出磷矿废弃地水污染防治对策.富磷矿石剖面和堆土场在风化作用和降雨淋溶作用下,大量氟、磷等元素释放,造成磷矿区内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流污染.结合实测的磷矿废弃地面积和土柱淋溶实验得到的污染物淋溶量,估算得到磷矿废弃地每年F-和TP的淋溶流失量为60.65t/a和27.34t/a,随地表径流迁移进入抚仙湖的F-和TP分别为22.58t/a和7.27t/a.由此可见,磷矿开采是抚仙湖的一个持久污染源,对湖泊营养化演变进程起了推动作用.
- 冯慕华潘继征柯凡李文朝
- 关键词:抚仙湖流域磷矿氟磷
- 简单复垦对磷矿废弃地磷释放的影响模拟实验被引量:1
- 2010年
- 针对简单复垦方式对磷矿废弃地污染物释放的影响开展研究,通过室内培养实验,比较磷矿石、废土石和对照土壤栽培烟草和玉米后污染物的释放量和土壤生物理化性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根际土壤可溶性PO43-、F-和Ca2+均比非根际土壤和空白土壤显著提高(P<0.05),解磷细菌增加了1—2个数量级.矿土Ca2+的释放不受作物类型的影响,可用于指示矿物相分解程度;PO34-的释放主要受土壤Al-P组分控制;矿土F-的释放量与可溶性Ca2+和PO34-紧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简单复垦,废土石的磷污染物释放量最大,磷矿石存在较高的潜在分解风险。
- 申琳子冯慕华李文朝王超
- 关键词:磷污染解磷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