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SCX1-SW-13-04)

作品数:6 被引量:112H指数:5
相关作者:陈毅峰李堃严云志姚景龙李秀启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鱼类
  • 2篇入侵
  • 2篇生物入侵
  • 2篇种群
  • 1篇倒刺鲃
  • 1篇地理种群
  • 1篇研究方法
  • 1篇中国西南部
  • 1篇入侵种
  • 1篇生态入侵
  • 1篇食蚊鱼
  • 1篇土著鱼类
  • 1篇年龄
  • 1篇侵种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 1篇鰕虎鱼
  • 1篇外来入侵
  • 1篇外来入侵种
  • 1篇外来种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北京市水产技...

作者

  • 5篇陈毅峰
  • 3篇李堃
  • 3篇严云志
  • 2篇姚景龙
  • 1篇陶捐
  • 1篇李秀启
  • 1篇曹文宣
  • 1篇高勇
  • 1篇潘勇
  • 1篇白璐

传媒

  • 2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动物分类学报
  • 1篇Curren...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抚仙湖子陵吻鰕虎鱼繁殖策略的可塑性研究被引量:13
2007年
通过比较子陵吻鰕虎鱼的一个入侵种群(抚仙湖)和两个原产种群(巢湖和洞庭湖)的繁殖策略的异同,研究了该物种在被引入抚仙湖后所作出的繁殖策略上的变化。入侵种群的产卵时间为7—10月份,产卵持续时间长达4个月;而两个原产种群的产卵时间均为7—9月份,产卵持续时间达3个月。三个种群的个体相对繁殖力分别为2826.5±827.4(抚)、3657.9±366.5(巢)和3592.2±1160.5(洞)粒/g,两个原产种群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入侵种群的相对繁殖力显著下降(p<0.05)。另外,入侵种群的月平均成熟系数最大值较两个原产种群出现明显下降。本文结合入侵地和两个原产地的水温年变化和营养状况差异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严云志陈毅峰
关键词:外来种繁殖策略
食蚊鱼生态入侵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9
2009年
食蚊鱼原产于中、北美洲,由于被认为可用以控制蚊子,而于20世纪初被世界各地大量引种,现已成为全球性分布的外来入侵种之一。尽管食蚊鱼的控蚊效果尚存争议,但有一点却成不争事实,即该外来入侵种已经对世界各地的土著物种(无脊椎动物、鱼类和两栖类等)、生态系统以及水体环境都构成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从食蚊鱼的生物学特性、入侵机制、控蚊效果和生态效应等4方面对目前有关该外来入侵种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为该物种的管理和控制提出了建议性策略和措施,以期为中国的外来入侵种研究及其管理和控制提供基础资料及参考依据。
严云志陈毅峰陶捐
关键词:生物入侵外来入侵种食蚊鱼管理和控制
抚仙湖外来黄颡鱼种群的年龄和生长特征被引量:39
2006年
黄颡鱼(Pelteobagrusfulvidraco)是近年被无意引入到抚仙湖的外来鱼类,自2002年以来在渔获物中已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产量。根据2002年9月至2005年5月采集的708尾标本对抚仙湖黄颡鱼种群的年龄和生长特征进行了研究。以脊椎骨作为年龄鉴定的材料,表明种群的年龄分别为雌性0+-5+龄6个龄组和雄性0+-7+龄8个龄组组成;拟合的VonBertalanffy生长参数为雄性L∞=294·68mm,k=0·2476/y,t0=-0·0298y,W∞=209·93g;雌性L∞=257·13mm,k=0·2476/y,t0=-0·3329y,W∞=184·45g;生长特征参数分别为=4·3324(♂)和=4·1665(♀)。雄鱼体重生长的拐点年龄为3·1龄时,重60·98g;雌鱼为3·6龄,重54·47g。与其它种群的生活史特征相比,抚仙湖种群表现出年龄结构复杂和生长缓慢的特点,这些变化是黄颡鱼在抚仙湖建立种群过程中为增加总体适合度而作出的一种适应性响应[动物学报52(2):263-271,2006]。
李秀启陈毅峰李堃
关键词:黄颡鱼年龄
鱼类入侵的过程、机制及研究方法被引量:28
2007年
当前生物入侵问题已成为一个危害自然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国际问题,其中鱼类入侵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在国内外已有研究基础上,从入侵鱼类的自身特性、入侵地的特征、外来种与土著种之间的相互关系、外来种的适应性进化几个角度综合分析了鱼类入侵的机制,并概括了国内外鱼类入侵过程和研究方法的进展.
潘勇曹文宣徐立蒲殷守仁白璐
关键词:鱼类生物入侵研究方法
扁头鮡地理种群形态变异的研究兼论大鳍鮡的物种有效性被引量:15
2007年
采用形态度量学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通过对雅鲁藏布江、伊洛瓦底江、怒江和澜沧江4个水系标本的比较,研究了扁头鮡各地理种群间的形态变异及大鳍鮡的物种有效性。结果表明4个水系的标本相互之间的差异还没有达到亚种水平,应是扁头鮡的地理种群;扁头鮡不同地理种群之间的形态特征,如眼间距、背鳍基长、肛门位置和脂鳍起点位置等性状随海拔高度的下降,自西向东呈梯度变化;前人将腹鳍前长比体长、脂鳍基长比背鳍基长和眼间距比头长等作为大鳍鮡区别于扁头鮡的鉴别特征,并不能将标本区分为大鳍鮡和扁头鮡两个物种,因此大鳍鮡是一个无效的物种,应是扁头鮡的同物异名。
姚景龙严云志高勇李堃陈毅峰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物种有效性地理种群中国西南部
云南倒刺鲃的年轮特征被引量:2
2008年
李堃姚景龙陈毅峰
关键词:土著鱼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