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10001006-001-001)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3
相关作者:尚红赵彬韩晓旭徐俊杰安明晖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医学高峰建设工程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HIV-1
  • 1篇原发耐药
  • 1篇人类免疫
  • 1篇人类免疫缺陷
  • 1篇人类免疫缺陷...
  • 1篇人类免疫缺陷...
  • 1篇缺陷病
  • 1篇吸毒
  • 1篇吸毒者
  • 1篇酶联
  • 1篇酶联免疫
  • 1篇酶联免疫吸附
  • 1篇酶联免疫吸附...
  • 1篇酶联免疫吸附...
  • 1篇免疫
  • 1篇免疫缺陷
  • 1篇免疫缺陷病
  • 1篇免疫缺陷病毒
  • 1篇免疫吸附
  • 1篇耐药

机构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韩晓旭
  • 3篇赵彬
  • 3篇尚红
  • 2篇安明晖
  • 2篇张慧
  • 2篇徐俊杰
  • 1篇吉阳涛
  • 1篇杨志军
  • 1篇陈欧
  • 1篇张程
  • 1篇殷丽丽
  • 1篇张子宁
  • 1篇楚振兴
  • 1篇欧阳金鸣
  • 1篇孙宏

传媒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年份

  • 3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三、四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应用于HIV-1早期感染者的比较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评价三代ELISA及四代ELISA对于HIV早期感染血样的灵敏度、窗口期和一致率。方法收集2008至2010年在沈阳市的男男同性恋人群随访中发现HIV抗体阳转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患者中发现的蛋白印迹试验(WB)确认带型不全患者HIV早期感染者血浆67份,进行三代ELISA、四代ELISA、WB确认试验及HIV-1RNA检测。比较三代ELISA、四代ELISA对阳转期标本的检测灵敏度、一致率并动态观察血清阳转过程分析窗口期。三代与四代ELISA试剂灵敏度比较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7份早期HIV-1感染者血清标本中,三代ELISA检出56份阳性,11份阴性,灵敏度83.6%(95%C172.5%-91.5%),四代ELISA检出63份阳性,1份灰区,3份阴性,灵敏度94.0%(95%CI85.4%-98.3%),四代ELISA灵敏度高于三代ELISA(χ^2=16.1,P〈0.01)。三代ELISA与四代ELISA一致率86.6%(95%凹76.0%~93.7%)。三代ELISA阳性者感染时间最早为16d,四代ELISA阳性者感染时间最早为9d。三、四代ELISA窗口期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结论四代ELISA对于HIV早期感染标本的检测灵敏度明显高于三代ELISA,窗口期更短。四代ELISA更适用于高危人群中的HIV早期感染的筛查。
韩晓旭欧阳金鸣孙宏楚振兴徐俊杰安明晖赵彬杨志军尚红
关键词:HIV感染HIV-1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新疆静脉吸毒者HIV-1原发耐药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新疆伊犁州经静脉吸毒(IDU)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未经抗病毒治疗者原发耐药株的流行情况。方法于2009年12月—2010年3月收集新疆伊犁州77例IDU HIV-1感染者血样及流行病学信息,提取血浆病毒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巢式PCR方法扩增pol基因区1.3 kb片段并测序;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病毒亚型,提交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77例感染者中,76例(98.7%)为CRF07_BC亚型,1例(1.3%)为B亚型;蛋白酶区未检出主要耐药突变,耐药相关次要突变主要出现在第10、58和71位;其中71位氨基酸突变发生频率最高(11/77),其次为第10位(6/77)和第58位(3/77);第71位氨基酸由野生型的A突变为V者7例,突变为T者3例,突变为I者1例;第10位氨基酸由野生型的L突变为I者5例,突变为V者1例;第58位氨基酸由野生型的Q突变为E者3例;1例病例逆转录酶区同时存在Y181C及M184V耐药突变。结论新疆伊犁州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IDU感染者中检出原发耐药株,原发耐药率处于较低水平,但应加强该地区IDU感染者的耐药监测,防止耐药株产生和流行。
韩晓旭赵彬孙峰安明晖殷丽丽张慧徐俊杰尚红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静脉吸毒原发耐药
B’亚型HIV-1Gag蛋白氨基酸突变与汉族人HLA-I类等位基因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索我国B’亚型HIV感染者Gag蛋白突变与HLA-I类等位基因型的关系及其对疾病进展的影响。方法收集B’亚型HIV-1慢性感染者95例,测序获得病毒gag基因,PCR-SSP法测定HLA-I等位基因型,分析氨基酸突变与HLA相关性及对CIM^+T细胞、病毒载量的影响。结果Gag蛋白的28个位点与HLA-I类等位基因存在47种相关性(P〈0.05),其中9个位点(26、30、81、84、125、146、147、357、437)位于13个已知HLA限制性表位内或侧区;HLA相关氨基酸突变位点数与CD4^+T细胞及病毒载量显著相关(r=-0.318,P=0.002;r=0.360,P=0.003)。结论我国B’亚型HIV-1感染者HLA相关Gag蛋白氨基酸突变可能与HIV感染疾病进展有关。
韩晓旭张慧赵彬陈欧张程吉阳涛张子宁崔卫国刘宝贵段松尚红
关键词:HIV-1HLA抗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