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730005)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王兆翔黄学杰陈立泉李泓王乙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科技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电气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8篇电池
  • 5篇纳米
  • 4篇高倍率
  • 4篇倍率
  • 4篇
  • 3篇电极
  • 3篇锂二次电池
  • 3篇离子
  • 3篇二次电池
  • 3篇AL2O3
  • 2篇电化学
  • 2篇电极材料
  • 2篇性能研究
  • 2篇有机溶剂
  • 2篇阵列
  • 2篇正极
  • 2篇溶剂
  • 2篇石墨
  • 2篇石墨烯
  • 2篇锂离子

机构

  • 2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作者

  • 12篇郭玉国
  • 6篇辛森
  • 4篇黄学杰
  • 4篇张娟
  • 3篇李泓
  • 3篇陈立泉
  • 3篇殷雅侠
  • 3篇杨春鹏
  • 3篇万立骏
  • 2篇吴娜
  • 2篇叶欢
  • 2篇江柯成
  • 2篇季恒星
  • 2篇曹菲菲
  • 2篇周思思
  • 2篇尤雅
  • 2篇王兆翔
  • 2篇王永庆
  • 1篇刘海华
  • 1篇李立飞

传媒

  • 5篇第16届全国...
  • 2篇第17届全国...
  • 1篇物理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Scienc...

年份

  • 4篇2014
  • 1篇2013
  • 10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tudy on MnO thin film electrode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Since the first report on reversible lithium storage in transition metal oxides by Poizot et al. [1], transiti...
Xiqian Yu, Yu He, Rui Wang, Hong Li, Liquan Chen, Xuejie Huang Institute of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 China,
文献传递
高性能锂二次电池纳米结构电极材料的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
纳米结构储锂电极材料由于尺寸效应与动力学优势,为提升锂离子电池性能提供了新的机遇,但存在表界面稳定性问题。三维导电网络结构为开发高能量、高功率锂离子动力电池电极材料提供了一种高效的电极材料设计方案。我们利用石墨烯三维导电...
郭玉国
Cu@Si@Al2O3纳米电缆阵列高倍率负极材料研究
<正>【引言】我们近期研究表明,同轴"纳米电缆"结构可有效解决电极材料不能同时高效传导锂离子与电子的问题[1]。在此基础上,我们最近设计并构筑出表界面稳定的同轴"纳米电缆"结构高容量Si基负极材料[2]。【实验方法】将铜...
曹菲菲尤雅辛森季恒星万立骏郭玉国
Supercapacitor-battery hybrid energy storage devices from an aqueous nitroxide radical active material被引量:2
2011年
A hybrid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device was fabricated in aqueous NaOH with the 2,2,6,6-tetramethyl-1-piperidinyloxy (TEMPO) nitroxide radical as the active material, hydroquinone as the counter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and an OH -selective separating membrane.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is device was investigated and it can be considered as a supercapacitor-battery 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 Device performance was characterized by cyclic voltammetry and galvanostatic charge-discharge testing. When using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MWCNTs) as electrode support materials, a high pseudo-capacitance of 1280 F g -1 was obtained with the TEMPO nitroxide radical as the active material at a 1 mV s -1 scan rate. This was ~33 times larger than the inherent double layer capacitance of MWCNTs. The electrode material and active material dissolved in solution could potentially be substituted with similar materials. This simple design provides a new approach for fabricating high performance supercapacitor-battery hybrid energy storage devices.
GUO Wei 1,2,3 , XIN Sen 1,2,3 , JI MengBo 1,2 , GUO YuGuo 1,2* & WAN LiJun 1,2 1 Key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Nanostructure and Nanotechnology,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 China
关键词:氮氧自由基多壁碳纳米管
高温环境下有机溶剂中的电化学镀锂研究
<正>在目前所有的负极材料中,金属锂负极材料具有极高的充放电容量(3861.32 mAh/g)和极低的脱嵌锂电位,是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理想负极材料。然而在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会在金属锂形成非活性的锂枝晶,在长期...
周思思韩洪波聂进周志斌M.Armand黄学杰
介/微孔碳载体的设计合成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锂硫电池,因具备高比能量(理论值为2600Wh/kg)、价格低廉、环境友好等优点而被认为是下一代最具潜力的电池体系之一[1,2]。目前对硫正极的改性主要通过将硫与多孔碳载体复合。我们通过设计合成不同结构的介/微孔碳载体负...
张娟叶欢杨春鹏辛森殷雅侠郭玉国
锂离子电池中的尺寸效应与表界面问题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文章介绍了锂离子电池中的尺寸效应与表界面问题的研究.从热力学与动力学方面讨论了小尺寸材料与体材料性质的区别以及作为储能材料的优缺点.从实际考虑,建议发展动力学稳定的纳米结构电极材料.
李泓王兆翔黄学杰陈立泉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尺寸效应热力学动力学
石墨烯网络改性的LiNi1/3Mn1/3Co1/3O2正极材料研究
【引言】LiCoO2由于其较易合成及良好循环稳定性而广泛应用于商业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然而,LiCoO2可逆容量仅为140 mA hg-1(其理论容量的一半)且Co价格昂贵,污染环境,使之受到限制。LiNi1/3Mn1...
江柯成张娟辛森肖小玲郭玉国
尖晶石型钛酸锂电化学储镁性能研究
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大,人们把目光转向具有能量密度大、转换效率高、污染小,更安全的新型可再生的能源。由于金属镁自然储备丰富,价格便宜,更安全,使得镁二次电池作为锂电池的替代品,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已经有一些关于...
吴娜吕迎春肖瑞娟禹习谦殷雅侠杨晓青李泓谷林郭玉国
相转变储锂反应电极极化分析与影响因素研究
<正>过渡金属化合物(TMX)通过转化反应(Conversion reaction)可逆储存金属锂,以其高容量和尺寸效应吸引了大量的研究。反应方程式可以简述如下:Li+TMX(?)LiX+TM。过渡金属化合物可逆容量可以...
钟开富孙劲鹏李泓黄学杰陈立泉
关键词:CR2O3锂离子电池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