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60015)

作品数:13 被引量:60H指数:4
相关作者:冯福应孟建宇王瑞刚李蘅樊兆阳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结皮
  • 5篇土壤
  • 5篇土壤结皮
  • 4篇生物土壤结皮
  • 4篇细菌
  • 4篇浑善达克
  • 4篇浑善达克沙地
  • 3篇纤维素降解
  • 3篇根际
  • 3篇RDNA
  • 2篇群结构
  • 2篇群落
  • 2篇系统发育
  • 2篇纤维素
  • 2篇纤维素降解菌
  • 2篇菌群结构
  • 2篇降解
  • 2篇降解菌
  • 2篇根际细菌
  • 1篇优势菌

机构

  • 12篇内蒙古农业大...
  • 2篇天津市环境监...
  • 2篇内蒙古蒙牛乳...
  • 1篇内蒙古农牧业...

作者

  • 11篇冯福应
  • 6篇孟建宇
  • 5篇王瑞刚
  • 4篇李蘅
  • 3篇刘发来
  • 2篇丛立双
  • 2篇樊兆阳
  • 2篇陶羽
  • 2篇刘惠荣
  • 2篇刘柯澜
  • 2篇赵宇龙
  • 2篇孙丽鹏
  • 1篇张胜男
  • 1篇张猛
  • 1篇杜颖
  • 1篇张晓军
  • 1篇王小兵
  • 1篇何一平
  • 1篇袁博
  • 1篇李晓军

传媒

  • 7篇内蒙古农业大...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内蒙古农业科...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蒙古荒漠生物结皮细菌的分离、鉴定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PGY-BG11生物结皮细菌培养基,运用传统培养方法从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毛乌素沙地的生物结皮中分别分离到21株和12株细菌。采用16Sr-DNA测序分析方法进行菌种鉴定,得出两地的优势菌均为链霉菌属,并根据RDP在线程序Classifier浑善达克沙地、毛乌素沙地生物结皮可培养细菌归类。与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相同采样地生物结皮细菌群落结构的结论相比较,得出不仅优势菌不同,而且通过纯培养获得菌株所占类群的数量也少于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生物结皮细菌群落所属的类群。
刘柯澜冯福应
关键词:浑善达克沙地毛乌素沙地生物结皮优势菌
浑善达克沙地夏冬季浅色型生物土壤结皮中古菌的系统发育多样性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生物土壤结皮(Biological soil crusts,BSCs)对于遏制土壤荒漠化、恢复荒漠地区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BSCs形成和发展的关键角色是微生物。但关于BSCs中微生物组成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和系统,特别是对其中的古菌鲜有研究报道。【方法】通过构建和分析古菌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揭示浑善达克沙地BSCs中古菌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类型组成,并比较它们夏季和冬季的变化。【结果】BSCs样品颜色为褐色,厚度较薄,所含氮和磷营养养分不高;8月份和11月份的BSCs古菌16S rRNA基因文库覆盖度均达95%以上,代表性强;两个文库共得到可用的142条古菌16S rRNA基因序列,以0.03为Cutoff值、这些序列分入10个OTUs中,两个季节的最优势种群相同;8月份和11月份的古菌均属于奇古菌门,但群落结构存在很大的不同,即各自所独有的种群分别有1个和4个;BSCs中古菌多样性均不高,但11月份的明显高于8月份的。【结论】温带沙地浅色型BSCs中古菌的主要为奇古菌、多样性低,其群落结构随季节变换而有较大变化。本研究为系统认识BSCs古菌的多样性及其生态作用提供了基础。
杜颖赵宇龙赵吉睿张猛陈彦璋冯福应
关键词:RRNA
低温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17
2014年
对内蒙古部分地区土壤中低温降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进行研究,以期获得一些高酶活的低温纤维素酶产生菌.采用纯培养的方法,在10℃下培养获得纯培养物.以细菌16S rDNA通用引物PCR扩增后进行序列同源性比对确定种属.以DNS法测定纤维素酶活性,并对酶活较高的菌株进行产酶条件的优化.结果共分离得到55株可低温降解纤维素的菌株,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它们分别属于γ-变形菌纲(γ-Proteobacteria)、硬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以及β-变形菌纲(β-Proteobacteria).该55株菌的纤维素酶活性均在22℃下最高.其中菌株CF11在10℃下的酶活在分离得到的55株细菌中最高.通过优化,菌株CF11产纤维素酶的最佳条件初步确定为pH值为6.5,培养时间为10 d,并且是以酵母提取物作为氮源,其纤维素酶活为58.091 IU.因此菌株CF11是一株极具开发潜力的低温纤维素酶产生菌.
孟建宇李蘅樊兆阳冯福应
关键词:纤维素降解菌菌株分离菌株鉴定
荒漠草原植物根际溶磷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溶磷能力的比较被引量:8
2014年
溶磷细菌是主要的根际促生菌的类群之一,其在发展绿色农业和荒漠化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已有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农作物等,而对于荒漠草原植物溶磷细菌的研究尚很缺乏。该研究利用涂布划线方法、以无机磷培养基从四子王旗荒漠草原四种优势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溶磷细菌,采用过硫酸钾消解-钼锑抗比色法检测菌株的溶磷能力。从4种优势植物兔唇冬青草、银灰旋花、蒙古黄芪和短花针茅根际土壤共分离得到42株溶磷细菌,归为五个类群19个属。其中19株(45.2%)属于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5株(11.9%)属于芽孢杆菌纲(Bacilli),16株(38.1%)属于α-变形菌纲(α-proteobacteria),1株(2.4%)属于β-变形菌纲(β-proteobacteria),1株(2.4%)属于γ-变形菌纲(γ-proteobacteria)。溶磷能力测定结果表明菌株GP0501、GP0506、GP0507和GP0509在42株菌种中溶磷能力最强,溶磷量分别为77.57、65.89、58.08、68.02μg/mL,都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巩瑞红王小兵赵吉睿张胜男王瑞刚孟建宇
关键词:根际促生菌溶磷细菌荒漠草原
浑善达克沙地生物土壤结皮细菌群落特征被引量:9
2010年
微生物可凝聚土壤颗粒形成生物土壤结皮(BSCs),其在荒漠化土壤植被恢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构建环境样品16S rDNA文库,本文分析了浑善达克沙地生物土壤结皮(BSCs)细菌群落组成特征及其与结皮形成演替的关系。结果表明:浑善达克沙地BSCs中细菌主要类群为α-和γ-变形杆菌。其中,优势菌是γ-变形杆菌门中的假单胞菌科(Pseudomonadaceae),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和α-变形菌门中的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分别占到总细菌数14.5%,18.2%和12.7%。而Cyanobacteria类群很少,仅占全部克隆的1.8%,这使其细菌群落组成特征明显不同于成熟BSCs。因此,在BSCs早期发育或重建早期时期,起先锋拓殖作用的可能是Cyanobacteria之外的其他异养和自养细菌。
丛立双刘惠荣王瑞刚冯福应陶羽
关键词:浑善达克沙地生物土壤结皮RDNA系统发育
纤维素高效降解真菌-细菌复合系的筛选及其分解特征被引量:4
2010年
真菌-真菌或细菌-细菌复合系可提高纤维素的降解,但人们对真菌与细菌组成复合系的降解情况知之甚少。本文以真菌(LF1,LF3)和细菌(DS6,DS9)各2株组合形成11个复合系,通过比较单一菌种及各复合系在常温20℃下的羧甲基纤维素(CMC)酶活和滤纸糖酶(FPA)酶活来分析分解特征,进而确定高效降解复合系。结果表明,CMC酶活和FPA酶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单一菌种中LF3最大CMC酶活(Mc)和最大FPA酶活(Mf)为最高,分别为1.99 U和1.18 U;除LF3与细菌组成的复合系之外,其余复合系的最大酶活均明显高于其所含菌种单一培养时的,复合系L13(含LF1和LF3)的CMC和FPA酶活均于168 h达到最大,且在所有复合系中其Mc和Mf最高,分别达到了3.95 U和2.23 U;复合系D6L13(含DS6、LF1和LF3)的Mc和Mf仅次于L13,分别达到了3.54 U和1.82 U,出现时间分别为168 h和144 h。
何一平袁博王瑞刚冯福应刘惠荣
关键词:纤维素降解真菌细菌复合系
外源纤维素诱导明显影响微生物土壤结皮细菌群落结构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微生物土壤结皮(Microbial soil crusts,MSCs)对于遏制土壤荒漠化、恢复荒漠地区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MSCs中的微生物,特别是纤维素降解菌,起着稳固、修复生态环境的功能。外源纤维素诱导是全面认识MSCs中纤维素降解细菌的多样性及其在MSCs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的重要途径【。方法】通过对微生物土壤结皮分别添加小麦秸杆(麦秸)、锯末木屑两类纤维素材料进行诱导,以PCR-DGGE方法分析细菌群落变化。【结果】外源纤维素,特别是麦秸的添加会迅速提高MSCs中细菌丰富度及多样性,将细菌丰富度提高约66.7%,Shannon-Weiner指数提高约15.8%;相同处理的样品聚类位置较近,说明纤维素对于MSCs细菌菌群变化起主导作用;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在添加纤维素诱导后发生了变化,麦秸诱导样品与同时期对照样品差异最大,但各样品中Firmieutes和Alphaproteobacteria始终为优势类群;所得DGGE条带序列中有13条与纤维素降解菌序列同源性相近,他们所代表的细菌很可能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其中厌氧性的梭菌属(Clostridium)所占比例最大,约为46.1%,其次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约占30%;纤维素降解过程中,诱导增加了MSCs发育有重要作用的一些类群如Microcoleus vaginatus和一些Alphaproteobacteria类群细菌等的丰度和多样性,它们中有的可通过分泌多糖物质等增强土壤颗粒黏结、有的可以其固碳或固氮等能力提高土壤营养水平。【结论】为认识外源纤维素诱导MSCs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MSCs中纤维素降解细菌的多样性及纤维素降解细菌对MSCs形成和发展的作用提供了基础,同时也为恢复荒漠生态系统实践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赵吉睿李晓军孟建宇李蘅王瑞刚冯福应
关键词:纤维素降解细菌小麦秸秆
浑善达克沙漠褐沙蒿根际细菌组成及其季节性变化被引量:2
2011年
植物根际细菌对植物的生长和健康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对处于营养贫瘠等逆境下的沙漠植物,研究细菌菌群组成是理解植物生长促进根际细菌(PGPR)与植物互作关系并应用于提高植物生产力的前提和基础。基于16S rDNA基因的文库构建和分析,本文对比分析了浑善达克沙漠中褐沙蒿根际细菌群组成及其随季节的变化情况,探讨了PGPR在褐沙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和功能。结果表明:浑善达克沙漠中的褐沙蒿根际细菌类群主要有10类,即Firmicutes、Verrucomicrobia、Gemmatimonadetes、Acidobacteria、Actinobacteria、Bacteroidetes、Chloroflexi和α-、β-、δ-proteobacteria;在褐沙蒿生命活动相对旺盛的4月份和8月份最优势的类群是属于α-proteobacteria的具有固氮功能的细菌和具有降解大分子物质并兼有生防功能的Sphingomonadales菌群;而在褐沙蒿代谢相对弱的时期(11月份),根际细菌多样性反而高于植物代谢强的时期(4月份和8月份)。本研究提示我们,在挖掘PGPR资源时应该注意选择合适的植物生长时期。
冯福应刘发来李蘅孙丽鹏孟建宇秦玉英
关键词:根际细菌菌群结构RDNA
细菌Bacillus.sp.A-1-3纤维素酶提取条件的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纤维素酶可提高饲料利用率,对于畜牧养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实验室分离获得的纤维素降解活性较高的菌种Bacillus.sp.A-1-3,采用盐析法对纤维素酶进行提取纯化,对影响酶液提取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优化了纤维素酶的提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纤维素酶的最佳提取条件是pH值4.4,温度50℃,硫酸铵饱和度为70%,提取时间为12h,此时的酶活为36.772U/ml。
陶羽樊兆阳孟建宇李蘅冯福应
关键词:纤维素酶正交试验
生物土壤结皮纤维素降解细菌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从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的生物土壤结皮中筛选、分离到18株具有降解纤维素能力的菌株,采用刚果红培养基进行鉴定,依据水解圈大小并结合DNS法酶活测定结果选取了4株酶活较高的菌株HD1、HD2、HD3、和HD4进行菌种鉴定。根据其菌落形态特征和16SrDNA序列分析结果,初步确定HD1、HD2、HD3属于芽孢杆菌属,HD4属于链霉菌属。其中以HD1菌的纤维素酶活性最高,达到14.33U/mL。
李康宁丛立双王瑞刚冯福应刘柯澜刘发来
关键词:浑善达克沙地生物土壤结皮纤维素降解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