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0288)

作品数:14 被引量:21H指数:3
相关作者:陈德喜石英闫晓东魏飞力郭洪亮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山东省肿瘤医院济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病毒
  • 8篇细胞
  • 5篇乙型
  • 5篇乙型肝炎
  • 5篇乙型肝炎病毒
  • 5篇肝炎
  • 5篇肝炎病毒
  • 4篇磷酸
  • 4篇磷酸化
  • 3篇肿瘤
  • 3篇自噬
  • 3篇免疫缺陷
  • 3篇肠肿瘤
  • 2篇蛋白
  • 2篇凋亡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 2篇人类免疫
  • 2篇人类免疫缺陷
  • 2篇人类免疫缺陷...
  • 2篇突变

机构

  • 13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山东省肿瘤医...
  • 2篇济南大学
  • 1篇滨州医学院附...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滨州市人民医...
  • 1篇北京市中关村...

作者

  • 10篇陈德喜
  • 8篇石英
  • 5篇闫晓东
  • 4篇魏飞力
  • 3篇乔录新
  • 3篇李庆
  • 3篇郭洪亮
  • 2篇王安娜
  • 2篇徐萌
  • 2篇徐树莹
  • 2篇孙玉
  • 2篇张洪海
  • 2篇袁霖
  • 1篇郑加生
  • 1篇史宣玲
  • 1篇吴昊
  • 1篇张蕾
  • 1篇丁渭
  • 1篇公维鹏
  • 1篇林明华

传媒

  • 4篇北京医学
  • 3篇临床荟萃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角蛋白18在33和52位丝氨酸磷酸化水平的变化及与肝纤维化的关系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角蛋白18(keratin18,K18)在33和52位丝氨酸(Ser)磷酸化水平变化的作用及其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6周龄Balb/C小鼠30只,分为3组(对照组和2个实验组),每组10只。对照组腹腔内注射橄榄油;实验组腹腔内注射四氯化碳(CCl4)和橄榄油的混合液(1∶9),10 ml/kg,每周2次,连续4周,分别在2周和4周处死小鼠。应用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法检测正常对照小鼠和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中K18及其磷酸化Ser33和Ser52的表达及其相对亚细胞定位;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正常对照小鼠和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的K18及其磷酸化Ser33和Ser52水平。结果组织化学免疫荧光结果显示,K18在正常对照小鼠和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小鼠肝纤维化不同阶段无明显差异;在正常对照小鼠肝组织中表达比较弱,而随着肝纤维化的进展表达增强。West-ern blotting结果,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中的Ser33和Ser52磷酸化的K18表达水平显著增加,尤其是Ser33表达增加更为明显。
常远王珊珊欧阳雅博寇卜心陈德喜林明华
关键词:肝纤维化
碳酸氢钠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碳酸氢钠(NaHCO_3)对肝癌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5只7周龄裸鼠于无特定病原体(SPF)条件下的层流架中饲养,皮下注射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构建肝癌模型,并通过肿块内局部注射5%NaHCO_3,体内研究肝癌肿块生长及组织坏死。Calcein/PI染色和流式细胞技术体外研究不同酸碱环境和NaHCO_3作用下HepG2凋亡情况。蛋白印迹技术检测NaHCO_3作用下HepG2细胞凋亡调控蛋白Bax/bcl2表达水平。结果 5只裸鼠肝癌5%NaHCO_3局部注射4周,3只肿块明显缩小,1只肿块长大,1只小鼠实验过程中死亡。5%NaHCO_33/4、1/2、1/4、1/8、1/16和0(对照)培养基体积占比,Calcein/PI染色显示HepG2细胞凋亡率依次减低。流式细胞分析显示5%NaHCO_31/2、1/4、1/8、1/16体积占比和对照组细胞凋亡率也依次减低。Calcein/PI染色显示培养基pH6.0、pH6.25、pH6.5、pH6.75、pH7.0、pH7.25、pH7.5、pH7.75、pH8.0的HepG2细胞凋亡率在pH7.0~7.25最低,随着酸碱度的增加凋亡率逐渐增加。流式细胞分析培养基pH6.25、pH6.5、pH6.75、pH7.0、pH7.25和pH7.5组细胞凋亡率变化显示类似结果。5%NaHCO_3占1/4培养基体积比条件下HepG2细胞促凋亡的Bax mRNA和蛋白水平与对照相比较无明显变化,而抑凋亡的bcl2 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NaHCO_3可通过改变肝癌组织内环境酸碱度,继而抑制凋亡功能蛋白blc2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张岩乔录新曾静徐军石英
关键词:碳酸氢钠肝细胞癌凋亡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儿童抗病毒治疗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线粒体DNA含量检测
2014年
目的研究我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儿童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ctive anti-retrovirus therapy,ART)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线粒体DNA含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96例ART的HIV感染患儿、30例未治疗的HIV感染患儿及55例正常对照儿童,检测PBMC线粒体DNA含量,结合儿童的临床信息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ART组患儿PBMC内线粒体DNA含量为(17.39±9.31),明显低于未治疗组患儿(26.35±11.74)及对照组儿童(28.37±12.14)PBMC内线粒体DNA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儿ART后PBMC内线粒体DNA含量与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基线病毒载量、性别、年龄及HIV感染途径均无相关性。结论 PBMC线粒体DNA含量可反映儿童抗病毒治疗后的线粒体损伤毒性,可能成为线粒体毒性检测指标。
张洪海张蕾孙玉石英郑加生陈德喜
关键词: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线粒体线粒体毒性儿童
自噬与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关系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究自噬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复制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利用HepG2细胞,转染绿色荧光标记的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GFP-LC3),分别在正常和饥饿条件下培养,另共转染HBV WT和GFP-LC3,正常条件培养,免疫荧光观察细胞自噬;分别转染1.3mer HBV野生型质粒(HBV WT)与HBV突变型(HBV X-)质粒,正常和饥饿两种条件下培养,蛋白印迹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和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HBc)的表达;细胞转染HBV WT后,分别正常条件培养(对照组),无血清饥饿培养(饥饿组),加入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培养(3-MA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的含量。结果转染HBV WT质粒的细胞内自噬荧光颗粒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发生自噬的细胞比例分别为13%和2%;饥饿组HBsAg含量(1.856±1.415)较对照组(1.531±0.944)升高,HBeAg含量(0.533±0.391)较对照组(0.334±0.110)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噬抑制剂组HBsAg含量(1.184±0.759)较饥饿组(1.856±1.415)降低,HBeAg含量(0.306±0.130)较饥饿组(0.533±0.391)降低(P<0.05);蛋白印迹显示,转染HBV WT质粒的细胞中LC3蛋白表达较HBV X-组增高,且在饥饿条件下,HBc蛋白的表达增高。结论乙型肝炎病毒可诱导细胞自噬的发生,且自噬可促进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
王安娜封晓昆闫晓东石英陈德喜
关键词:自噬病毒复制
角蛋白18磷酸化与奥沙利铂作用下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的关系
2015年
目的探讨在化疗药物作用下角蛋白18(K18)磷酸化与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奥沙利铂作用于HCT116细胞,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和钙黄绿素-AM/碘化丙啶(Calcein-AM/PI)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K18磷酸化表达水平;HCT116细胞分别转染绿色荧光蛋白(GFP)、野生型K18和33、52丝氨酸(Ser33A、Ser52A)磷酸化位点突变的K18质粒后,用奥沙利铂处理,An-nexin V-FITC/PI和Calcein-AM/PI法分析K18及其突变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奥沙利铂可以使HCT116细胞发生明显的凋亡,而且凋亡比例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经20、60、100μmol/L奥沙利铂处理后,细胞较对照组均出现凋亡增加,依次为(15.6±3.1)%、(30.1±4.9)%和(62.6±6.8)%,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K18的Ser33、Ser52磷酸化水平也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单纯质粒转染的各细胞组之间的凋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过奥沙利铂处理后,Ser33A和Ser52A质粒转染的HCT116细胞的凋亡率[(27.3±6.7)%和(31.2±8.1)%]明显低于GFP和K18质粒转染的细胞凋亡率[(40.5±4.8)%和(50.9±6.3)%,P<0.05],转染K18质粒组的HCT116细胞的凋亡率高于GFP转染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r33A和Ser52A质粒转染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18 Ser33和Ser52磷酸化水平随着细胞凋亡水平的增加而增加;K18过表达提高了HCT116细胞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而抑制K18 Ser33和Ser52的磷酸化可以减少化疗药物作用下结肠癌细胞的凋亡。
闫晓东陈德喜公维鹏郭洪亮石英
关键词:结肠肿瘤HCT116细胞磷酸化细胞凋亡
角蛋白与结直肠癌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总结角蛋白与结直肠肿瘤相关的研究现状,以及在结直肠肿瘤诊断、治疗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应用PubMed、万方、维普及CNKI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角蛋白(Keratin)、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和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s)"为关键词,检索2010-01-2014-03的相关文献,共151篇英文文献和46篇中文文献。纳入标准:1)角蛋白的生物活性及其生理功能;2)角蛋白的异常表达对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影响;3)结直肠癌的诊断、治疗、转移及其预后与角蛋白的相关性。根据纳入标准符合分析的文献36篇。结果 K7、K8、K18和K20等在结直癌肠组织中表达丰富,其表达变化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其预后密切相关;K7、K19和K20的表达及分布异常与结肠癌的预后和转移有关;角蛋白18凋亡切割片段可以用来检测肿瘤对治疗的反应,并成为评估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指标。结论角蛋白的表达异常在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角蛋白有望成为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诊断、治疗及其预后监测和评估的肿瘤标志物。
闫晓东郭洪亮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角蛋白肿瘤标志物
角蛋白18磷酸化增加结肠癌HCT116细胞自噬并提高其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奥沙利铂(OXA)作用下角蛋白18(K18)磷酸化与结肠癌HCT116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关系并分析其可能机制。方法 HCT116细胞分别转染空载质粒、野生型K18和33、52磷酸化位点突变的K18质粒(Ser33/52A),用60μmol/L的OXA处理细胞,加入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或细胞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处理细胞。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膜联素Ⅴ/碘化丙啶(annexinⅤ-FITC/PI)双标记结合流式细胞术以及钙黄绿素乙酰甲酯/碘化丙啶(calcein-AM/PI)染色法分析K18及其突变体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K18的磷酸化水平、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beclin-1的表达。结果 Ser33/52A质粒的转染可以明显降低K18的磷酸化水平,经过OXA处理后,转染K18质粒组的HCT116细胞的凋亡率显著高于空载质粒转染对照组,而Ser33/52A质粒转染的HCT116细胞的凋亡率明显低于空载体和K18质粒转染的细胞凋亡率,K18质粒转染组细胞自噬明显高于空载转染对照组,而Ser33/52A质粒转染组自噬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K18过表达促进HCT116细胞自噬及其对OXA的敏感性,而K18 Ser33和Ser52磷酸化水平的降低则抑制自噬并降低HCT116细胞的凋亡率。
闫晓东石英冦卜心朱振宇柴杰陈德喜郭洪亮
关键词:结肠肿瘤奥沙利铂HCT116细胞磷酸化
HIV-1假病毒包装方法的探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通过不同方案包装HIV-1假病毒,确定获得高重复性、高稳定性和高滴度假病毒的方法。方法从转染效率影响因素出发,通过不同的转染方案,利用pNL4-3 LucR-E-质粒与VSV-G质粒共转染293细胞包装病毒,分别于48 h和72 h收取假病毒并重新感染293细胞,48 h后测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成功包装出HIV-1假病毒,不同包装方案的病毒滴度不同,测得报告基因最高接近107 RLUs。结论应用PEI转染试剂、大提质粒pNL4-3︰VSV-G为4︰1时,转染效率最高,包装的假病毒滴度最高。
徐树莹乔录新史宣玲徐萌魏飞力袁霖石英陈德喜
关键词:假病毒HUMANVIRUS
乙肝病毒核心启动子区和前C区突变与肝细胞自噬的关系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核心启动子区和前C区突变与肝细胞自噬的关系。方法构建前C区和C启动子区突变的1.3mer HBV质粒G1613A、A 1762T/G1764A、,G1896A;HepG2细胞分别转染GFP-LC3质粒和突变的HBV质粒。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HBV感染的细胞LC3荧光颗粒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法分析内源性LC3表达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转染后细胞内自噬相关基因Atg5、Atg7和Beclin-1 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免疫荧光显示,转染HBV G1613A、A 1762T/G1764A、G1896A质粒的细胞LC3荧光颗粒表达水平分别为(12.5±0.2)%、(11.7±0.2)%、(8.5±0.2)%,低于转染野生型HBV质粒的细胞[(14.5±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定量PCR显示,自噬相关基因Atg5 mRNA在转染HBV G1613A、A 1762T/G1764A、G1896A质粒的细胞中的转录水平均明显低于野生型HBV(P﹤0.01),Atg7和Beclin-1在转染G1896A HBV质粒细胞中的基因转录水平低于野生型HBV转染的细胞,且Beclin-1的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前C区和C启动子区G1613A、A 1762T/G1764A、G1896A突变能够降低HBV感染的肝细胞自噬。
王安娜闫晓东封晓昆王俊伟陈德喜石英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突变自噬
乙型肝炎病毒复制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构建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表达载体,验证其在HepG2细胞系中的复制和表达。方法通过引物设计合成,以实验室构建的HBV C1亚型质粒通过PCR、酶切、克隆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HBV复制表达载体。利用转染试剂(Fugene HD Transfection Reagent)将载体质粒导入HepG2细胞,分别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HBV DNA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结果酶切和测序结果均证实载体构建成功,通过瞬时转染细胞证实培养上清液中可检测到HBsAg、HBeAg和HBV DNA。结论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成功构建了HBV复制表达载体,可以在HepG2细胞系中复制表达。通过进一步改造,可以为HBV表型耐药以及复制活性研究提供支持。
魏飞力乔录新李庆石英陈德喜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HEPG2瞬时转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