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802018)

作品数:12 被引量:79H指数:4
相关作者:苏旭潘艳李玉文刘青杰封江彬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大学海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8篇细胞
  • 5篇射线
  • 4篇照射
  • 4篇淋巴
  • 4篇淋巴细胞
  • 4篇Γ射线
  • 3篇基因
  • 2篇胸腺
  • 2篇射线照射
  • 2篇小鼠
  • 2篇小鼠胸腺
  • 2篇基因表达
  • 2篇Γ射线照射
  • 2篇CO
  • 2篇GADD45
  • 2篇MRNA表达
  • 2篇MRNA表达...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 1篇电离辐射

机构

  • 10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吉林大学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辽宁省疾病预...
  • 1篇浙江省疾病预...
  • 1篇海宁市疾病预...
  • 1篇海盐县疾病预...
  • 1篇吉林省肿瘤医...
  • 1篇中国CDC辐...

作者

  • 6篇苏旭
  • 3篇潘艳
  • 2篇倪冠英
  • 2篇苟巧
  • 2篇陆雪
  • 2篇封江彬
  • 2篇齐雪松
  • 2篇佟鹏
  • 2篇刘青杰
  • 2篇王春燕
  • 2篇李玉文
  • 2篇金顺子
  • 1篇吴寿明
  • 1篇孙全富
  • 1篇张萱
  • 1篇张京
  • 1篇李文红
  • 1篇吉艳琴
  • 1篇张翠兰
  • 1篇葛忠良

传媒

  • 4篇癌变.畸变....
  • 3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辐射防护
  • 1篇辐射研究与辐...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核化学与放射...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8年全国放射性核素γ能谱分析比对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 组织全国省、直辖市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γ能谱比对,提高实验室放射性核素检测水平.方法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组织了2008年全国放射性核素γ能谱分析方法比对,比对样品为土壤和建材样品,参加比对的15家单位测量其中的^226Ra、^232Th和^40K的比活度浓度.结果 15家单位一次性提交的结果,有13家单位全部合格,仅有1家单位2个样品中^40K的准确度超出判定范围,另外1家单位2个样品中的^226Ra精确度超出了判定范围.经反馈意见查找原因后,各参加比对单位第二轮提交的比对结果均能满足比对合格条件.结论 经过比对绝大部分单位的整体检测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本次比对既检验了各单位分析放射性核素的水平,又进一步提高了其利用γ能谱测量样品的能力.
拓飞徐翠华张京张庆李文红
关键词:Γ能谱土壤建材天然放射性核素
T细胞活化中微丝骨架及肌动蛋白相关蛋白的调控被引量:1
2012年
细胞形态是细胞行使功能的前提,微丝骨架是维持细胞形态的主角。在T细胞中,微丝具有响应T细胞抗原受体介导的信号、促使T细胞极化、协助T细胞受体募集、稳定信号分子等作用。T细胞活化是其行使功能的必要步骤,需要两种信号协同刺激,刺激信号促使微丝骨架重构使T细胞极化,形成免疫突触,便于信号转导。这些过程均离不开微丝骨架及肌动蛋白相关蛋白(actin related proteins,Arps)的参与和调节。因此,本文着重介绍微丝骨架及肌动蛋白相关蛋白在T细胞活化中的调控作用。
齐雪松苏旭
关键词:微丝细胞骨架T细胞活化免疫突触
低水平^(90)Sr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9
2010年
详细介绍和评述了环境和生物样品中低水平放射性核素90Sr的放射化学分析方法,从样品前处理、化学分离以及检测方法3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的标准方法以及最新研究进展情况。建议进一步完善我国标准方法,建立适应于核辐射事故应急情况下的快速分析方法。
党磊吉艳琴
^(60)Co γ射线诱导人淋巴细胞GDF15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电离辐射诱导正常人外周血永生化淋巴细胞株中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以期为采用基因表达指标估算电离辐射吸收剂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60Coγ射线照射指数增长期的人淋巴细胞株,采用不同剂量(0~15Gy)照射,于照射后不同时间点(0~72h)收集细胞提取RNA,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GDF15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除照射后12h外,其它各时间点淋巴细胞株中,照射后细胞GDF15 mRNA的表达水平均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升高,至某一剂量达高峰后开始下降;照射后12h细胞GDF15基因表达水平在各照射剂量点均显著高于对照(0Gy)组,拟合剂量效应曲线为y=1.0469x+0.5278(R2=0.9457,P<0.05)。在不同时间点,各照射剂量组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不同。8Gy照射后,GDF15表达总体上调,照射后12h达最高。结论:电离辐射诱导的GDF15 mRNA表达水平升高与辐照剂量和时间有一定的关系。
王卉李玉文封江彬陆雪范莉陈德清赵骅刘青杰
关键词:Γ射线MRNA
^(60)Coγ射线照射淋巴细胞诱导PIG3和GADD45基因mRNA变化被引量:13
2008年
用^(60)Coγ射线照射正常人外周血永生化淋巴细胞系后,初步分析受照细胞中PIG3和GADD45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状况,并探讨上述基因作为辐射生物剂量计的可能性及意义。用^(60)Coγ射线照射淋巴细胞,采用不同剂量(0~10Gy)照射和照射后不同时间点(0~72h)收集细胞,抽提mRNA,用Real-time PCR检测细胞中PIG3和GADD45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正常人外周血永生化淋巴细胞系中PIG3和GADD45基因mRNA表达水平随照射剂量的增高而增加,并呈现出剂量效应关系。5Gy剂量^(60)Coγ射线照射后,淋巴细胞中PIG3和GADD45基因mRNA表达水平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增高,在8h时均达到最高,随后开始降低。PIG3和GADD45基因对辐射均较敏感,其表达具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但相比而言,PIG3的表达随照射剂量和照射后时间的变化更加显著,更有潜力作为生物剂量计以满足实际需要。
潘艳李玉文封江彬陆雪刘青杰苏旭
关键词:淋巴细胞GADD45
秦山核电站周围居民核能认知度调查被引量:20
2012年
目的通过调查核电站周围居民对核能的认知和态度,探讨影响公众对核电站认知和态度的因素。方法按居住地距秦山核电站核岛的不同距离分6层,选取海盐县、海宁市常住居民男性759人和女性780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中,支持当地建核电站的占21.9%,认可核电站是安全的占42.3%,认为我国对核辐射知识宣传不充分的占93.3%;男性、受教育程度较低,认为核电站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小、认为中央政府和当地政府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强和认为核电站对家庭影响小的居民更倾向于支持核电站建设;男性、受教育程度较高、认为核电站对周围居民健康和环境的影响小、认为当地政府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强、认为建设核电站对家庭影响小和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居民更倾向于认可核电站安全性。结论性别、教育程度、核电站对周围环境和家庭的影响、当地政府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影响公众对核电站认知和态度的主要因素;目前居民对核辐射危险认知度不高,应有针对性地对目标人群开展核辐射知识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宣志强孙全富钱叶侃雷翠萍许军华葛忠良赵尧贤俞顺飞吴寿明
关键词:核电站
X射线全身照射诱导小鼠胸腺Egr-1和Egr-4基因表达水平的实时定量RT—PCR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应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X射线全身照射诱导小鼠胸腺Egr-1和Egr-4基因的表达变化。方法小鼠接受X射线全身照射后4和24h,提取胸腺mRNA,以GAPDH作为内参基因,利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方法,探讨Egr-1和Egr-4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不同照射剂量之间的关系。同时计数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作为辐射生物剂量参照。结果Egr-1和Egr-4基因表达量在0.5~6Gy全身照射后4和24h均与照射剂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r=0.974,0.987,0.978,0.999,P〈0.01),其剂量效应曲线可拟合成线性平方方程。各剂量点Egr-1和Egr-4基因表达量与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高度相关(r=0.866、0.947、0.983、0.835,P〈0.05)。进一步分析表明,照射后4hEgr-4基因表达不仅剂量效应关系良好,且增幅最为明显,并与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的剂量效应曲线相平行。结论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Egr-4基因的早期表达有可能成为建立大批量、快速辐射生物剂量估算方法的候选者。
武宁刘丽波张萱金顺子倪冠英刘宇光刘树铮
关键词:EGR-1辐射生物剂量计
红沿河核电站运行前周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的描述性及空间扫描聚集性研究
目的对红沿河核电站运行前瓦房店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及空间扫描聚集性分析,为核电站的正常运行或核事故对健康影响的评价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将瓦房店市30个乡镇按照距离核电站0 km、10 km、20 km、30...
吴伟周玲崔勇刘宝辰郭坤郭军巧李永久陈中兴张强乔宝军韩忠辉苏旭周宝森
文献传递
电离辐射对Jurkat细胞γ-H2AX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电离辐射诱导Jurkat细胞γ-H2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分别检测2.0GyX线照射后不同时间点(0、0.5、1.0、4.0、8.0、16.0及24.0h)和0.5、1.0、2.0、4.0及6.0Gy不同剂量X线照射后Jurkat细胞γ-H2AX表达变化,并于量效实验同时进行Jurkat细胞凋亡率检测。结果:与假照组比较,2.0GyX线照射后Jurkat细胞γ-H2AX表达水平于1.0h内达最大值,1.0h后开始呈时间依赖性下降,16.0h仍高于假照水平(P<0.01),24.0h降至与对照无明显差异;不同剂量X线照射后1.0h,Jurkat细胞γ-H2AX的表达水平在0.5Gy以内没有明显变化,0.5Gy以后呈剂量依赖性升高,4.0Gy时达最高水平(P<0.01),6.0Gy时表达略下降;不同剂量X线照射后8.0h,γ-H2AX表达在0~4.0Gy范围内随剂量增大而逐渐升高,4.0Gy时达到最高水平(P<0.01),6.0Gy时表达有所下降。结论:X射线能诱导Jurkat细胞γ-H2AX表达增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
倪冠英何淑梅董娟聪金顺子
关键词:电离辐射蛋白表达Γ-H2AXJURKAT细胞
^60Coγ射线诱导EJ细胞DNA损伤及γH2AX表达的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对EJ细胞DNA损伤的情况,不同剂量^60Coγ射线照射EJ细胞后诱导磷酸化组蛋白H2AX焦点形成,以及与γH2AX表达量的关系。方法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DNA链断裂损伤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不同剂量γ射线照射后立即、以及2Gyγ射线照射后不同时间的EJ细胞中γH2AX焦点的数量。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不同剂量γ射线照射后EJ细胞中γH2AX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单细胞凝胶电泳结果显示,γ射线照射后DNA损伤情况明显加重,随照射剂量的增加,细胞尾矩不断加大,0 Gy组尾矩为0.24,4Gy照射组尾矩为5.26;免疫荧光结果显示,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γH2AX焦点数目及大小均明显增加,照射的剂量范围从0.1~4Gy均可检测,且照射剂量和焦点形成数目之间存在剂量-效应关系,0.1Gy照射组每个细胞中的焦点数平均达12.37个,4Gy照射组每个细胞中的焦点数平均达46个;2Gy7射线照射后24h仍可检测到γH2AX焦点,随时间延长焦点数目减少、强度减弱,具有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检测结果表明,γ射线照射后γH2AX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呈现明显量效关系,0.1和4Gy照射组γH2AX阳性细胞表达率分别为7.4%和29.2%。结论免疫荧光法检测照射后γH2AX焦点数目比其他实验方法更能敏感、直观的反映DNA损伤及修复情况,有望成为检测辐射损伤的理想生物指标。
潘艳田梅刘建香阮健磊苏旭
关键词:照射DNA损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