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572058)
- 作品数:44 被引量:477H指数:15
- 相关作者:曾德明彭盾张运生张利飞孙耀吾更多>>
-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社会学更多>>
- 技术创新网络成员谈判力度量
- 技术创新网络是一种价值网络,成员通过合作创造价值并进行价值分配。谈判力成为分配依据,成员在网络中的位置决定其相对于其它成员的谈判地位。借鉴Rubinstein-St°ahl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对技术创新网络进行分析,可以得...
- 曾德明彭盾
- 关键词:技术创新网络非合作博弈谈判力
- 文献传递
- 产业技术标准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研究评述被引量:15
- 2007年
- 技术标准与技术创新关系研究是近年来技术创新领域关注的重要课题。技术标准是企业的竞争制高点,技术标准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协调发展直接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建立。本文论述了产业技术标准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并对协调两者发展关系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以期对我国企业竞争力提升产生借鉴意义。
- 王道平方放曾德明
- 关键词:技术标准技术创新竞争优势
- 高技术企业R&D人员配置网络研究
- 2007年
- 在分析新一轮全球科技资源重组趋势的基础上,探讨了全球化R&D人员配置的内在机理,剖析了全球化R&D人员配置网络的内涵与基本演进趋势。最后,提出了中国高技术企业积极参与全球化协作R&D与技术标准合作以融入全球化R&D人员配置网络,通过全球化R&D人员的流动与重组,获取组织间的技能、经验、技巧与诀窍等隐性知识的基本途径。
- 张运生曾德明张利飞
- 跨国公司R&D国际化对我国企业创新网络结构的影响被引量:7
- 2009年
- 在新一轮全球科技资源流动和重组推动下,跨国公司致力于R&D活动国际化,逐步介入到我国企业创新网络中,并从两个层面对我国企业创新网络产生影响。核心网络层面:跨国公司R&D单元的介入增加了核心网络的创新主体数量,并影响创新主体之间的联结机制;辅助网络层面:跨国公司R&D单元与辅助网络支撑机构形成新的联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辅助网络的功能与行为,促进其更好地发挥辅助作用。通过对这两个层面的作用,跨国公司的R&D国际化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企业创新网络结构的演化。
- 曾德明禹献云彭盾
- 关键词:跨国公司R&D国际化创新网络结构核心网络辅助网络
- 高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与技术标准联盟契合动因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对契合动因进行深入分析,从价值创造角度将契合动因归纳为交易费用、技术资源、用户安装基础和组织学习能力等方面,为研究两者契合关系提供借鉴。
- 曾德明彭盾陈春晖
- 关键词:协作R&D网络技术标准联盟
- 技术标准化联盟产权激励机制:剩余控制权配置博弈分析被引量:9
- 2008年
- 对2个参与方的一次静态博弈分析结论表明,具有双边否决权的共同控制所有权配置,是唯一能同时引致双方披露隐性知识和选择较大投入的产权模式。与此同时,知识溢出和外部性问题等因素使得博弈模型的均衡结论难以实现帕累托最优,所以充分的知识共享和最大投入还需要具备其它的组织条件。
- 孙耀吾陈立勇胡志勇
- 关键词:激励机制控制权配置博弈分析
-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开放性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一个健康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应该是一个耗散结构,而系统的开放性是形成耗散结构的必要条件。封闭的系统会产生正熵,熵是导致无序的根源,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而言,应该创造条件保持其开放性,从外界引进物质、信息和资金,增加负熵流,集群才能持续发展。最后,探讨了实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开放性的途径。
- 曾德明骆建栋覃荔荔
-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开放性
- 高新技术企业虚拟R&D团队的知识整合机制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虚拟R&D团队因其资源优化组合、降低R&D成本,规避R&D风险等优势,成为今后高新技术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由于虚拟R&D团队的组织无边界性和知识高度密集性,使得虚拟R&D活动成为一个复杂的知识转化的动态过程,有效的知识整合是虚拟R&D团队运行成功的关键。
- 甘露曾德明
- 关键词:知识整合
- 软件业技术标准联盟治理的基本框架分析被引量:11
- 2006年
- 软件业技术标准联盟的专利产权契约关系是分析软件业技术标准联盟治理的起点,技术标准联盟治理的实质在于专利权人等治理主体对技术标准联盟管理者的监督制衡。通过架构由技术标准联盟大会与董事会组成的联盟治理结构,以及完善激励机制、监督机制与决策机制等联盟治理机制,协调技术标准联盟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责关系,可实现联盟组织租金的优化配置。
- 李大平曾德明彭盾
- 关键词:联盟治理技术标准软件业激励机制
- 软件企业R&D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分类分级控制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软件企业R&D人力资本投资活动的高风险性极大地影响着R&D人力资本价值提升与软件企业的稳步成长,在对软件企业R&D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从技术风险、代理风险、R&D人员流失风险和R&D人员配置风险等角度提出了R&D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分类控制模式;根据各类风险的等级大小,引入企业治理的基本理念,提出了R&D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分级控制模式.
- 张运生曾德明张利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