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03B02)

作品数:17 被引量:94H指数:5
相关作者:钟金城信金伟张成福姬秋梅柴志欣更多>>
相关机构: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西南民族大学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7篇牦牛
  • 17篇西藏牦牛
  • 9篇MTDNA
  • 7篇基因
  • 6篇系统进化分析
  • 6篇进化
  • 6篇进化分析
  • 5篇系统进化
  • 4篇多态
  • 4篇生长性状
  • 4篇线粒体
  • 4篇CO
  • 3篇犏牛
  • 3篇微卫星
  • 3篇线粒体DNA
  • 2篇多态性
  • 2篇遗传多态
  • 2篇遗传多态性
  • 2篇遗传多样性分...
  • 2篇肉品

机构

  • 24篇西南民族大学
  • 13篇西藏自治区农...
  • 1篇湖南人文科技...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20篇钟金城
  • 19篇柴志欣
  • 13篇张成福
  • 13篇信金伟
  • 12篇姬秋梅
  • 5篇曾贤彬
  • 5篇宋乔乔
  • 4篇海汀
  • 4篇陈智华
  • 3篇郭娇
  • 3篇杨琴
  • 2篇刘仲娜
  • 2篇赵上娟
  • 2篇张强
  • 2篇马志杰
  • 2篇李超
  • 1篇张于光
  • 1篇平措占堆
  • 1篇李迪强
  • 1篇达娃央拉

传媒

  • 5篇2015中国...
  • 5篇中国遗传学会...
  • 3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西北农业学报
  • 2篇家畜生态学报
  • 1篇兽类学报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遗传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全国生物遗传...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7篇2015
  • 7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保存方法对川金丝猴粪便DNA提取效果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是我国特有珍稀物种,其粪便作为一种非损伤性样品,为珍稀濒危动物的种群数量调查、遗传多样性评价、亲缘关系、系统进化等研究带来了很大便利,本研究试图建立高效、简便的粪便样品保存方法。方法:在现有珍稀濒危动物粪便样品保存方法的基础上,分别使用干燥法、冷冻法和干燥-冷冻法保存川金丝猴的粪便样品,比较了不同保存方法的DNA提取效果,以及对mtDNA控制区片段的PCR扩增成功率和微卫星基因的PCR扩增效率。结果:干燥法、冷冻法和干燥-冷冻法三种不同保存方法保存粪便1周时间后,提取的粪便DNA样本扩增mtDNA片段的成功率均为92%,微卫星基因的扩增成功率分别为79%、78%、80%;保存2个月后,mtDNA片段扩增成功率分别为80%、76%和80%,微卫星基因扩增成功率分别为65%、61%、67%;保存6个月后,mtDNA片段扩增成功率分别为56%、52%和64%,微卫星基因扩增成功率分别40%、34%、46%。因此,随着保存时间的增长,三种方法的保存效率都将明显降低,但干燥-冷冻法得到的DNA样本扩增成功率相对较高。结论:粪便样品能够为川金丝猴的遗传多样性评价等相关研究提供有效信息,干燥-冷冻法保存能够更为有效的保证DNA的提取和基因扩增效率。
周芸芸张宇杨万吉蒋军余辉亮李迪强张于光
关键词:线粒体DNA微卫星标记
江达牦牛产肉性能及肉品质分析研究被引量:16
2017年
为了解江达牦牛的产肉性能及其肉品质性状,试验随机选取10头(公母各半)成年健康的江达牦牛进行屠宰试验及其肉品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江达牦牛公牛屠宰率为51.00%,净肉率为44.14%,胴体产肉率为86.54%,骨肉比为1∶6.43,眼肌面积为(40.90±9.57)cm^2;江达牦牛母牛屠宰率为49.02%,净肉率为42.72%,胴体产肉率为87.13%,骨肉比为1∶6.77,眼肌面积为(31.62±4.98)cm^2。江达牦牛肉富含硒、铁、维生素E,牛磺酸含量丰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ω-6/ω-3比值较佳。说明江达牦牛具有较好的产肉性能,江达牦牛肉具有高蛋白的特点,氨基酸总量高,符合理想模式,属于优质动物蛋白,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
信金伟张成福张成福李超姬秋梅田孟江李超达娃央拉洛桑平措占堆朱勇
关键词:牦牛产肉性能屠宰率净肉率肉品质
类乌齐牦牛产肉性能及肉品质分析被引量:18
2017年
为了解类乌齐牦牛的产肉性能及其肉品质性状,对10头(公母各5头)成年健康类乌齐牦牛进行了屠宰试验及其肉品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类乌齐牦牛(♂)屠宰率为51.67%、净肉率为42.54%,胴体产肉率为82.33%,骨肉比1∶4.67,眼肌面积(63.40±9.79)cm^2;类乌齐牦牛(♀)屠宰率为48.53%、净肉率为42.73%,胴体产肉率为88.04%,骨肉比1∶7.36,眼肌面积(43.40±7.13)cm^2。类乌齐牦牛肉脂肪含量高,肉品风味好,蛋白质含量高,属优质高蛋白性食物。
信金伟张成福姬秋梅李超胡永锋王金辉
关键词:牦牛产肉性能肉品质
西藏牦牛线粒体DNA的遗传多样性及系统进化分析被引量:13
2014年
为从分子水平上探究西藏牦牛类群的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本研究测定了日多牦牛、类乌齐牦牛、丁青牦牛、错那牦牛、隆子牦牛、仲巴牦牛、聂荣牦牛、申札牦牛等8个西藏牦牛类群共328头牦牛mt DNA D-loop区序列,分析其多态性,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本次测定的西藏牦牛mt DNA D-loop区序列长度为887-895 bp,共检测到135个变异位点,其中单态突变位点52个,简约信息位点83个。在328个个体中共检测出91种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平均核苷酸多样性(π)分别为0.884、0.010 27,显示西藏牦牛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8个类群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11;日多牦牛与错那牦牛间遗传距离最小(0.006);类乌齐牦牛与隆子牦牛间遗传距离最大(0.015)。系统进化分析显示西藏牦牛可分为两大类,错那牦牛是较纯的牦牛类群,其它牦牛类群在进化过程中出现相互交流的情况。
宋乔乔钟金城张成福信金伟姬秋梅柴志欣
关键词:西藏牦牛MTD-LOOP区系统进化
西藏牦牛mtDNA COⅢ基因的序列测定及系统进化关系
牦牛(Bos grunniens)是分布于青藏高原海拔3 000-5500 m,对高寒、缺氧、枯草期和冰封期等极端生态环境具有极强适应能力的特有畜种。动物线粒体DNA (mitochondrial DNA,mtDNA)具...
宋乔乔赵上娟姬秋梅柴志欣张成福信金伟钟金城
关键词:西藏牦牛MTDNA系统进化
麦洼牦牛GH、GHR、GHSR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本研究利用DNA池技术,结合PCR-RFLP法和直接测序法,研究了麦洼牦牛(粉嘴类群和纯黑类群各50头)GH、GHR和GHSR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并将多态位点与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和体重等5个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得到...
海汀柴志欣钟金城
关键词:麦洼牦牛GH基因GHR基因
西藏牦牛SRAP遗传多样性及分类进化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用4对SRAP分子标记引物对西藏11个牦牛类群和四川麦洼牦牛的DNA进行扩增,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和分类关系。结果表明,在335头牦牛中,共得到29个基因位点,其中有19个多态位点,多态率占65.52%。12个牦牛群体间的Nei's遗传多样性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048 2和0.073 4,遗传相似系数在0.781 1-0.989 1。巴青牦牛和康布牦牛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较其他类群高,分别为0.095 5和0.090 0;桑日牦牛类群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低,仅为0.008 5。这些结果表明,12个牦牛类群的SRAP遗传多样性较低。根据Nei's遗传距离,利用UPGMAM构建聚类关系图结果显示,嘉黎牦牛、帕里牦牛、类乌齐牦牛、桑桑牦牛、康布牦牛、巴青牦牛、丁青牦牛、斯布牦牛和麦洼牦牛聚为一大类,然后依次才与桑日牦牛、工布江达牦牛和江达牦牛相聚在一起,显示在SRAP分子遗传标记所反映的牦牛基因组的遗传结构中,江达牦牛、工布江达牦牛和桑日牦牛与其他牦牛群体间的亲缘关系较远,牦牛的这种亲缘关系与其地理分布也不一致,说明这12个牦牛的起源、演化关系较复杂,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分析。
赵上娟钟金城柴志欣张成福信金伟陈智华
关键词:西藏牦牛SRAP遗传分化
西藏牦牛mtDNA ATP8全序列测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对西藏16个牦牛类群共367头个体的mt DNA ATP8(Adenosine Triphosphate 8)基因进行克隆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西藏牦牛mt DNA ATP8基因全长201-203 bp,T、C、A和G 4种核苷酸的平均比例分别为29.3%、23.0%、41.8%和6.0%,A+T含量明显高于G+C,表现出一定的碱基偏倚性;在367头牦牛中,共检测到19个变异位点,其中单一信息位点15个,简约信息位点4个,存在转换和插入2种变异类型,碱基替换中存在转换73次,以A/G、T/C为主,占98.63%;在插入变异类型中以A碱基插入为主;367头牦牛共捡出20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332和0.001 89,说明西藏牦牛具有较贫乏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显示,西藏牦牛可分为2类,其中桑日牦牛、类乌齐牦牛和桑日牦牛为1类,其余牦牛类群为另1类。20种单倍型可以分为2个聚类簇(I和Ⅱ),其中聚类簇I包含17种单倍型,占全部单倍型数的77.27%,包含了本次研究中的所有西藏牦牛类群;聚类簇Ⅱ中有3种单倍型,囊括了除错那、嘉黎、康布和帕里类群外的12个类群,显示西藏牦牛存在2个母系起源。
杨琴柴志欣姬秋梅张成福信金伟宋乔乔钟金城
关键词:西藏牦牛线粒体DNA
西藏牦牛mtDNA 16S rRNA基因的克隆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本研究首次通过克隆、测序获得了11个西藏牦牛类群共111头个体的mtDNA 16S rRNA基因全序列,并分析了西藏牦牛的遗传多样性、分类关系、起源和分化,为进一步保护和合理利用西藏牦牛遗传资源以及探讨牦牛类群的划分提供分子依据。结果表明:西藏牦牛16S rRNA基因全序列长度为1571 bp或1570 bp(LWQ4);G+C平均含量37.8%,具有明显的碱基偏倚性;平均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0291,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为0.8501±0.0009,111个样本共发现48种单倍型并聚为2簇,表明西藏牦牛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并存在2个母系起源;Kimura双参数遗传距离范围为0.00098-0.00694,11个西藏牦牛类群划分为2大类:嘉黎牦牛、巴青牦牛、丁青牦牛、工布江达牦牛、帕里牦牛、斯布牦牛、康布牦牛、桑桑牦牛、江达牦牛、桑日牦牛为一类,类乌齐牦牛单独为一类。本研究发现类乌齐牦牛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并且发现了一个序列特异个体LWQ4,需要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牛种间的聚类结果显示,西藏牦牛与美洲野牛的亲缘关系最近,与普通牛、水牛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本研究支持将牦牛从牛属(Bos taurus)中分离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牦牛属(Poephagus)的观点。
武志娟姬秋梅张成福信金伟张强钟金城
关键词:西藏牦牛RRNA基因
麦洼牦牛VDR、CCK、ATGL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本研究采用DNA池混合测序和PCR-RFLP技术,对麦洼牦牛(纯黑和粉嘴两类群)的VDR、CCK和ATGL基因序列进行了遗传变异检测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SNPs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和牦牛选育提供理论依...
杨琴柴志欣钟金城
关键词:麦洼牦牛VDR基因遗传多态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