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572065)
- 作品数:8 被引量:99H指数:5
- 相关作者:苏冬蔚徐腊平宋威陈宇欣俞国栋更多>>
-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广东南华工商职业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负债到底是改善了还是恶化了企业的产品市场竞争绩效?——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负债到底是改善了还是恶化了企业的产品市场竞争绩效?抑或其它?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一直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2000-2006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负债对企业产品市场竞争绩效的影响在时间上存在非对称效应,即负债在短期内可能恶化了企业的相对竞争绩效,而在中长期内可能改善了企业的相对竞争绩效。因此,企业在进行负债决策时,需要对短期的产品市场竞争绩效与长期的产品市场竞争绩效进行权衡。
- 徐腊平
- 关键词:负债竞争绩效上市公司
- 风格投资与收益协同性——基于上证180指数调整的实证分析被引量:7
- 2007年
- 风格投资与收益协同性是行为金融学的一个崭新课题。通过构建上证180指数成份股和非成份股投资组合,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对2002至2006年上证180指数成份股调整事件进行的实证分析,我们发现在指数中增加股票后,股票收益的市场风险系数显著增加;反之,从指数中剔除股票后,股票收益的市场风险系数显著下降。这一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证券市场上存在收益协同性,而且协同性表现出较强的风格投资特征。因此,风格投资是产生收益协同性的重要原因。
- 宋威苏冬蔚
- 关键词:事件研究法上证180指数
- 成长机会、多元化与企业价值相关关系研究
- 2009年
- 国外研究表明,多元化会引起企业价值的减少,而国内研究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本文建立了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数据库,并通过控制成长机会变量来研究多元化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显著多元化溢价现象。
- 俞国栋
- 收益联动性与风格投资研究评述
- 2009年
- 收益联动性与风格投资是行为金融学的新课题,国外学术界进行了广泛研究,但国内对收益联动性及风格投资的研究刚起步。本文试将其主要成果进行归纳和梳理,以期有助于该研究的深入。
- 宋威
- 资本结构对企业产品市场竞争绩效影响研究——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被引量:8
- 2009年
-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2000~2006年间的数据为样本,对企业产品市场竞争绩效与资本结构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相对销售收入增长率与资产负债率存在“U型”关系:当负债处在较低水平时,企业相对销售收入增长率与资产负债率呈负相关,增量负债恶化了企业产品市场竞争绩效;一旦负债超过临界值,企业相对销售收入增长率与资产负债率呈正相关,适度增量负债则改善企业产品市场竞争绩效。这一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产品市场竞争绩效与资本结构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
- 徐腊平
- 关键词:资本结构竞争绩效
- 噪声交易与市场质量被引量:43
- 2008年
- 本文通过行业、规模、负债和成长能力的配对,建立起32家上证50成份股上市公司的控制样本,然后运用合理的计量方法,首次估计出符合我国股市微观结构的噪声交易高频时间序列,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噪声交易与信息不对称、流动性、波动性和有效性等市场质量指标之间的经验关系,发现:我国股市私人信息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和持久性;噪声交易提高了交投活跃程度,同时却扩大了执行成本和价格波动幅度;噪声交易与信息不对称的关系不大;噪声交易使实际价差缩小,进而削弱了市场有效性。由此可见,噪声交易是一把"双刃剑",只有继续改革价格形成机制、增强价值投资力量、引导长期资金入市、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并强化交易监控,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股市的质量。
- 苏冬蔚
- 关键词:噪声交易信息不对称市场微观结构
- 企业股利分配具有生命周期特征吗?——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6
- 2009年
- 新近出现的股利分配的生命周期理论假说认为,企业根据所处的财务生命周期阶段动态对股利支付进行相机抉择,并且公司的股利分配呈现生命周期特征。以该理论为基础,本文使用1993-2006年间的中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数据,运用Logit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概率和股票股利支付概率均与企业留存收益与投入资本之比呈显著正相关。这一结果表明,股利支付的生命周期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呈现生命周期特征。
- 徐腊平
- 关键词:生命周期理论股利支付上市公司
- 我国民营与国有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2
- 2006年
- 鉴于学界在民营与国有上市公司的绩效、治理结构和投资价值上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对2000年底前上市的1 026个公司在2001—2003年间的数据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分析,发现:(1)民营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和账面值—市值比显著小于国有上市公司,因此具有较低的投资价值。(2)与国有上市公司相比,民营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发展潜力、资本运营能力和尝债能力均较低,但其股权结构较为分散,而且其经理层激励方式与国有上市公司差别不大。(3)民营上市公司投资价值较差的根源在于其盈利能力、发展潜力和资产运营能力较低。(4)与杨兴君、苏启林及张俊喜和张华的实证结果不同,民营与国有上市公司在股权结构、经理层激励、企业规模及地理位置上的差别无法解释两者投资价值的差异。在上述实证结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 苏冬蔚陈宇欣
- 关键词:公司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