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基金

作品数:57 被引量:337H指数:11
相关作者:周永列胡庆丰邱莲女牟一平朱永泽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厅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细胞
  • 12篇腹腔
  • 12篇腹腔镜
  • 10篇肿瘤
  • 9篇蛋白
  • 9篇体外
  • 8篇胰腺
  • 8篇切除
  • 8篇切除术
  • 8篇流式细胞
  • 8篇康唑
  • 6篇血小板
  • 6篇血小板聚集
  • 6篇耐药
  • 5篇凋亡
  • 5篇十二指肠
  • 5篇十二指肠切除
  • 5篇受体
  • 5篇克雷伯菌
  • 5篇肺炎克雷伯

机构

  • 51篇浙江省人民医...
  • 12篇浙江大学
  • 9篇浙江大学医学...
  • 8篇浙江工业大学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温州医科大学
  • 3篇温州医学院
  • 3篇浙江中医药大...
  • 2篇无锡市克隆遗...
  • 1篇杭州市第一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浙江省中医院
  • 1篇杭州市红十字...
  • 1篇杭州市中医院

作者

  • 33篇周永列
  • 19篇胡庆丰
  • 18篇邱莲女
  • 13篇吕火祥
  • 12篇牟一平
  • 12篇朱永泽
  • 10篇吴建国
  • 9篇金巍巍
  • 9篇沈蓓琼
  • 9篇费鲜明
  • 9篇王珍妮
  • 6篇严加费
  • 6篇张人超
  • 6篇张玉霞
  • 6篇周育成
  • 5篇吕火烊
  • 5篇夏骏
  • 4篇金卫东
  • 4篇吴茅
  • 4篇蒋雷

传媒

  • 8篇浙江检验医学
  • 7篇中华医院感染...
  • 4篇中国卫生检验...
  • 4篇中华微生物学...
  • 3篇中国临床药理...
  • 3篇国际流行病学...
  • 3篇中华肝脏外科...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放射免疫学杂...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13篇2010
  • 15篇2009
  • 3篇2008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嗪二甲酰胺对Kasumi-1细胞蛋白酶体抑制作用的研究
2012年
四嗪是一类四氮杂苯化合物,一般都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目前唯一作为药品上市的替莫唑胺(temozolomide)是一种咪唑四嗪类口服抗肿瘤药,属于不对称四嗪类化合物。四嗪二甲酰胺(ZGDHu-1)化学名称为N,N’-二(间甲苯基)-3,6-二甲基-l,4二氢-1,2,4,5-四嗪-l。
周永列陈利纯吕亚萍王珍妮夏骏邱莲女胡惟孝
关键词:四嗪二甲酰胺KASUMI-1细胞蛋白酶体生物活性抗肿瘤药
血浆胃泌素释放肽前体,细胞角蛋白19和癌胚抗原联合检测对各型肺肿瘤的诊断价值
2011年
目的探讨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细胞角蛋白19(CYFRA21-1),及癌胚抗原(CEA)对各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85例健康对照人群、49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及143例各型肺癌患者血浆中的ProGRP,CYFRA21-1,CEA三个指标,并对其中的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进行ProGRP的跟踪监测。结果 SCLC患者中ProGRP水平(中位数(M)179.1ng/ml)明显高于肺腺癌(M35.3ng/ml)、鳞癌(M33.3ng/ml)、健康对照(M35.6ng/ml)和良性肺病(M33.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CLC与腺癌和鳞癌比较,U值分别为930.0和957.0,P<0.001);ProGRP以60.7ng/ml为临界值时,对SCLC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60.6%和95.0%,明显高于肺腺癌或肺鳞癌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SCLC治疗有效组,ProGRP可降低45.9%,SCLC疾病进展组,ProGRP升高了10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均为-2.023,P<0.05)。CYFRA21-1对肺鳞癌的诊断灵敏度(65.1%)高于SCLC(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7.549,P<0.01)。CEA对肺腺癌的诊断灵敏度(77.0%)高于SCLC(40.9%)和肺鳞癌(3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4.195和22.151,P<0.01)。CEA在转移性肺腺癌水平(M10.22ng/ml)明显高于无转移性肺腺癌(M3.85ng/ml)和鳞癌(M2.5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值为8.402,P<0.01)。结论血浆ProGRP是一个较好的SCLC诊断指标和疗效评价指标;CYFRA21-1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CEA明显升高可作为腺癌肺外转移指标。
陈永健金卫东杨广宇周永列朱梅
关键词: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开放、腹腔镜及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评价与合理选择被引量:12
2016年
开放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D)仍然是治疗胰头部及壶腹部周围病变的标准术式,其术后病死率已经明显降低,但并发症发生率仍很高,其中包括切口感染等切口相关并发症。腹腔镜和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和RPD)视野清晰、出血少,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经过严格训练,并选择合适的病例,LPD和RPD均安全可行,可获得与OPD相近的肿瘤治疗近期和远期效果。LPD目前已可成为常规术式。机器人手术系统设备昂贵,缺乏力反馈,技术要求高,但操作更精细,缝合较腹腔镜手术更有优势,更适合用于胰管、胆管直径细小的病例。腹腔镜手术切除标本后再使用机器人手术系统进行消化道重建的杂交手术有一定现实意义。建立由同时掌握开放、腹腔镜及机器人手术技术的外科医生为主导,影像科、消化内科、肿瘤内科和病理科等医生共同参与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模式,是合理选择开放、腹腔镜和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关键。
张人超金巍巍牟一平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机器人手术系统腹腔镜胰腺癌
氟康唑对热带念珠菌活性氧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为了探讨氟康唑作用机制,观察它对热带念珠菌作用后存活率、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Ψm)和细胞周期的变化。参照NCCLS M27-A方案的微量稀释法测定氟康唑对热带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热带念珠菌与不同浓度氟康唑共同培养后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分析热带念珠菌存活率、ROS、线粒体膜电位△Ψm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表明,氟康唑作用后,热带念珠菌氟康唑耐药株的存活率、ROS、线粒体膜电位△Ψm和细胞周期各期比例均没有明显变化;而热带念珠菌氟康唑敏感株的存活率和线粒体膜电位△Ψm明显下降,ROS明显升高,而且大部分热带念珠菌阻滞于G2/M期,并出现明显凋亡峰,呈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关系。自由基清除剂谷胱甘肽抑制热带念珠菌ROS的产生,阻止细胞周期G2/M期阻滞和降低凋亡。由此可见,氟康唑可能通过刺激热带念珠菌产生过多ROS,并使线粒体膜电位△Ψm下降,从而诱导热带念珠菌凋亡。
邱莲女周永列胡庆丰朱永泽郭伟吕火烊
关键词:热带念珠菌氟康唑活性氧线粒体膜电位G2/M期阻滞流式细胞术
慢性肾衰患者血清高分子量脂联素多聚体水平的临床意义
2013年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清高分子量脂联素多聚体(HMW-APN)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ELISA方法测定55例非血液透析的CRF患者(A组),58例血液透析的CRF患者(B组)和50例健康人(C组)血清HMW-APN、总APN水平、肾功能和血脂,并测定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及粥样斑块发生率,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1.A和B组血清HMW-APN、总APN水平等均高于C组,B组IMT厚度和粥样斑块发生率均高于A组(P<0.05),B组血清HMW-APN水平低于A组(P<0.05);2.HMW-APN水平与甘油三酯(TG)呈负相关(r=-0.312,P<0.05),与尿素氮(BUN)、肌酐(Cr)呈正相关(r=0.713、0.512,P<0.05);总APN水平与肌酐(Cr)呈正相关(r=0.681,P<0.05)。结论:同时检测HMW-APN和总APN的水平是观察CRF的一个较好的指标。
俞燕王卫忠
关键词:脂联素多聚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慢性肾衰
干燥综合征患者血清死亡诱骗受体3高表达及临床特征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干燥综合征(Sjoe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我国人群患病率为0.3%~0.7%,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极为常见的一种,但其临床研究远落后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RA)等其他风湿性疾病,故对病因形成及临床特征进行探析性研究,为加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必要。
金卫东俞晓洁朱键李涯松邹玉琼周永列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诱骗受体3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清
高血压病人血管内皮标志物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关系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人血管内皮标志物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和酶联荧光免疫法检测56例高血压病人和32例正常对照组血浆内皮素(ET-1)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并用高分辨彩色多谱勒超声仪检测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56例高血压病人按危险度分层,分为低/中危险度30例,高/极高危险度26例;其中50例用药物治疗后复查血浆ET-1、vWF和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结果:高血压组血浆ET-1、vW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53.3±16.2)pg/ml vs(42.5±8.5)pg/ml,(158.2±28.6)%vs(130.6±35.2)%],高/极高危组明显高于低/中危组(P<0.001);高血压组肱动脉反应性充血诱导下血管内径舒张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弱(7.5±4.2)%vs(12.3±4.3)%,高/极高危组明显高于低/中危组(P<0.001),低/中危组也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弱(P<0.05)。经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后,血浆内皮标志物和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明显改善。相关分析显示,血浆内皮标志物和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高血压病人存在血浆vWF、ET-1水平升高和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障碍,且与靶器官的损伤相关;血浆内皮细胞标志物可反映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陈永健周永列胡庆丰邱莲女
关键词:高血压病血管内皮功能内皮素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四嗪二甲酰胺对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CD4^+ CD25^+调节性T细胞体外作用的研究
2011年
目的研究四嗪二甲酰胺(ZGDHu-1)对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B cell lymphocytic leukemia,B-CLL)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对CD4+CD25+Tregs的作用机制。方法 B-CLL外周血淋巴细胞分离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ZGDHu-1作用前后CD4+CD25+/highCD127low、CD19+CD5+以及CD4+CD25+Tregs细胞活力、细胞凋亡、Fas、FasL、APO2.7及Bcl-2、Bax。结果 B-CLL的CD4+CD25+/highCD127low、CD19+CD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CD4+CD25+/highCD127low与CD19+CD5+明显正相关。ZGDHu-1作用后,B-CLL的CD4+CD25+/highCD127low、CD19+CD5+明显降低,CD4+CD25+Tregs活力明显下降和凋亡明显升高;CD4+CD25-T细胞活力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凋亡升高,但其凋亡明显低于CD4+CD25+Tregs。ZGDHu-1作用后,CD4+CD25+Tregs的APO2.7明显增加,Bcl-2明显降低,Bax没有变化,而CD4+CD25-T细胞FasL明显增加。结论 ZGDHu-1作用后B-CLL的CD4+CD25+Tregs明显下降,可能与Bcl-2/Bax比值降低,APO2.7表达增高,而促进B-CLL CD4+CD25+Tregs的凋亡有关。
邱莲女周永列黄强胡惟孝
关键词:四嗪二甲酰胺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CD4+CD25+调节性T细胞
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被引量:3
2016年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脏是其最常见的血行转移部位,约25%的患者在确诊时已有肝转移,在病程中发生肝转移者高达50%。不能手术切除或未经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7个月,5年生存率几乎为0,而经手术切除的患者生存期可达35个月,5年生存率为35%~58%,预后明显改善。
朱一平黄超杰牟一平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肿瘤转移腹腔镜
大萼香茶菜甲素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HL-60白血病细胞凋亡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大萼香茶菜甲素(macrocalyxinA,MA)体外诱导HL-60细胞凋亡,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MA与HL-60细胞进行培养,采用MTT比色法观察其对HL-6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细胞形态学、DNA含量、DNA梯度电泳及细胞周期分析、Annexin-V/PI双标记和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等分析其促细胞凋亡效应;流式细胞术和RT-PCR分别检测Bcl-2、Bax、P53、Fas、线粒体膜蛋白(Apo2.7)、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与Bcl-2、Bax、P53、caspase-3 mRNA变化水平,研究其促凋亡机制。结果:MA呈现作用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L-60细胞增殖和活力;HL-60细胞经MA作用后,Wright-Giemsa染色和Ho-echst荧光染色后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小体,细胞阻滞于G0/G1期,DNA片段化,亚二倍体明显增高,Annexin-V/PI标记升高;MA诱导HL-60细胞凋亡过程中,Bcl-2、Fas、P53表达无明显变化,Bax、线粒体膜蛋白(Apo2.7)、caspase-3表达显著增加,Bax/Bcl-2比值升高,ΔΨm下降。结论:MA能抑制HL-60细胞增殖和细胞活力、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通过上调Bax基因和Bax/Bcl-2比值,使线粒体膜电位下降、膜通透性增高,最终使caspase-3激活而促进凋亡。
吴建国周永列夏大静王珍妮夏骏邱莲女吴茅林慧君费鲜明
关键词:白血病细胞凋亡线粒体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