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0444)

作品数:9 被引量:245H指数:6
相关作者:尹海伟孔繁花闫伟姣孙常峰许峰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地表
  • 2篇地表温度
  • 2篇生态
  • 2篇绿地
  • 2篇城市
  • 2篇城市绿地
  • 1篇地表温度反演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地形
  • 1篇地形因子
  • 1篇信息系统
  • 1篇叶面
  • 1篇叶面积
  • 1篇叶面积指数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植被
  • 1篇植被指数
  • 1篇森林公园
  • 1篇生态服务

机构

  • 10篇南京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江苏省城市规...

作者

  • 9篇尹海伟
  • 8篇孔繁花
  • 5篇闫伟姣
  • 4篇许峰
  • 4篇孙常峰
  • 2篇徐建刚
  • 2篇刘金勇
  • 1篇李文超
  • 1篇任怡静
  • 1篇张琳琳
  • 1篇张啸天
  • 1篇侯玉洁

传媒

  • 3篇生态学报
  • 2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现代城市研究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绿道研究与规划进展评述被引量:1
2015年
绿道因其具有生态、游憩、教育、审美、文化、经济、历史保护等多种功能而在国外得到广泛建设,在我国也受到了重视.作者在总结绿道概念与功能的基础上,从理论研究、构建方法、规划实践和使用后评价四个方面对国内外绿道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归纳与总结,并指出了我国目前绿道规划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绿道规划研究的发展方向.最后,作者在综述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未来绿道规划研究的基本框架,为国内绿道相关研究和规划建设提供了有力参考和借鉴.
刘欣嵘尹海伟徐建刚孔繁花
关键词:绿道
山区夏季地表温度的影响因素——以泰山为例被引量:18
2014年
以泰山为例,应用夏季的Landsat 5的TM6为基本数据源,基于单窗算法定量反演了泰山地表面温度(LST),在此基础上首先探讨了LST与地形因子的关系,然后比较了归一化水汽指数(NDMI)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在表达山区LST上的效力,最后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法,构建出LST与地形因子、NDMI的回归方程,应用偏相关系数,得出各个因子对LST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在地形因子中,影响LST的主要因素是海拔,随海拔升高呈自然对数形式降低,相比而言,坡度、坡向以及太阳入射能量的影响则很小;2)在没有水体时,NDVI与NDMI都能有效地表达山区的LST,LST与NDVI间是二次项负相关关系,与NDMI间是线性负相关关系,在表达LST上NDMI比NDVI更有效;3)综合分析表明,地表水汽特征是其表面温度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海拔。研究结果将为山区地表温度空间分异性特征及形成机制的研究提供科学的参考。
孙常峰孔繁花尹海伟闫伟姣许峰任怡静
关键词:地表温度地形因子归一化植被指数
环太湖复合型生态网络构建被引量:44
2015年
生态网络构建的定量化研究已在生态规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复合型生态网络构建却仍旧停留在理论探索与创新阶段。以环太湖地区为例,基于RS和GIS软件平台,采用最短路径分析方法模拟研究区潜在的生态廊道;然后叠加景观、游憩图谱网络,进行无标度网络的构建和检测,构建空间效能好的环太湖复合型生态网络图谱,并据此有针对性地提出复合型生态网络结构和框架优化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环太湖区域的生态网络和景观、游憩网络可以通过图谱分析和无标度网络检测进行整合,构建出空间效能好的复合型生态网络模型,从而指导环湖生态、景观、游憩资源的耦合发展与廊道建设;通过对不同分区的图谱形态和指标分析,具有小世界网络特征的太湖北部的苏州段和无锡段应以保护和连接为重点,南部的湖州段无标度网络特征明显,成长潜力较好,需要进行高质量的规划保护和开发。
陈剑阳尹海伟孔繁花幺贵鹏
关键词:城镇化太湖
基于层次分析和移动窗口方法的济南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被引量:35
2013年
快速城市化使城市建设用地快速增长,但城市土地资源的有限性要求城市土地必须集约利用和合理开发,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进行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分析有助于优化城市土地配置。本文以济南市为例,应用SPOT和ALOS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进行土地利用解译与分类,基于ArcGIS、Fragstats软件平台,采用层次分析(AHP)与移动窗口相结合的方法,将景观指标融入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因子中,并结合城市土地利用的自然和其他限制因子,对济南市2004年城市建设用地的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和等级划分,最后利用2009年土地利用现状图对评价结果进行有效性和可靠性分析。评价和分析表明,2004年适宜于城市建设用地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以及东西部区域,2009年新增加的建设用地分布范围与2004年适宜性评价结果大致吻合,评价结果具有一定准确性和实用性。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和决策支持。
尹海伟张琳琳孔繁花闫伟姣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
基于综合分析视角的洛阳市城市通风道规划初探被引量:1
2016年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质量已经成为衡量居民生活质量水平的重要依据。然而,日益严重的城市雾霾现象,严重威胁到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质,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洛阳市市区为例,在RS和GIS技术支撑下,在地形分析、城市热环境、建筑环境、开敞空间、主导风向等单因子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基于综合分析视角,尝试构建一套简单易行的城市通风道规划框架体系,为我国城市通风道的规划提供重要的参考与科学依据。
侯玉洁尹海伟徐建刚许峰
关键词:地表温度反演建筑环境开敞空间
济南城市绿地空间格局对鸟类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依据城市绿地空间格局的成因,借助遥感技术、GIS 技术和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从人为属性、非生物属性、生物属性方面量化城市绿地空间格局因子,分析了济南市14个城市绿地中的鸟类群落结构与城市绿地空间格局因子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城市绿地空间格局对鸟类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绿地空间格局中的分维度、建筑面积百分比、绿地面积百分比、植被多样性、草本多样性、人流量、音量是影响鸟类群落的关键因子。
庄艳美孔繁花尹海伟宋立新
关键词:城市绿地鸟类群落
城市绿地降温效应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64
2013年
全球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不可能完全被阻止。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结构中的自然生产力主体,在缓解城市热岛、调节城市气候和协助城市应对未来气候变化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如何优化城市绿地空间布局,从而实现城市绿地降温效应的最大化,更有效地应对城市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城市绿地布局规划与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问题。论文从城市绿地降温效应实地观测、城市尺度城市绿地与城市热岛关系、城市绿地降温效应模型模拟和城市绿地降温效应的心理和社会意义4个角度,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城市绿地降温效应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该领域未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深入研究城市绿地的降温效应、更好地规划和设计绿地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孔繁花尹海伟刘金勇闫伟姣孙常峰
关键词:城市绿地全球气候变化城市热岛
南京市居住小区绿地布局模式对夏季微气候的影响研究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逐渐发生改变,致使城市地区的微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带来了城市热岛效应、城市雾霾污染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和人居环境的改善。国内外相关研究均表...
岳小智
关键词:居住小区
文献传递
济南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被引量:59
2013年
基于GIS软件平台,参照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单位面积价值,采用转移矩阵方法和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并结合敏感度分析,探讨了济南市1989—2009年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9—2009年,济南市建设用地面积增加99.65 km^2,农田和绿地面积减少103.21 km^2,减少面积的90.4%被建设用地所取代;研究期间的生态服务总价值持续下降,从256.22×10~6元下降到214.16×10~6元,减少42.06×10~6元,农田和绿地对研究区总体服务价值变化的影响最大.济南市在未来的城市发展和规划中,需更加重视自然资源保护,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结构,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以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刘金勇孔繁花尹海伟闫伟姣孙常峰许峰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转移矩阵土地利用生态服务价值
紫金山森林公园降温效应影响因素被引量:21
2014年
城市绿地是城市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不同影响因素对城市绿地降温效应的影响规律,有助于城市绿地的空间布局规划与管理,以便更好地缓解城市热环境。以南京紫金山森林公园为研究区,沿陵园路—中山陵方向选取了5个植被结构相似的林地作为观测点,并以水泥地面为参照点,利用HOBO小型气象观测站对温度、湿度和风速等因子进行定点同步观测,并分别采用LAI-2200植物冠层分析仪、鱼眼相机和GPS手持导航仪获取各观测点的叶面积指数、天空可见度和高程信息,然后采用统计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分别对绿地降温效应的日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各站点的温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与参考点相比,5个观测点在白天均有明显降温效果,13:00—16:00降温效应最强,而晚上降温效果很弱,甚至出现轻微的保温效应;降温幅度随大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相对湿度和风速的增大而减小;绿地叶面积指数、天空可见度和高程等因子对绿地降温效应在不同时段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叶面积指数与天空可见度在9:00—19:00间对降温效应的影响作用较为明显,但由于高温的影响,午后(13:00—15:00)影响作用较弱;在夜间,高程是主要影响因子。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公园绿地的合理布局与绿化建设提供依据和参考。
闫伟姣孔繁花尹海伟孙常峰许峰李文超张啸天
关键词:叶面积指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