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2012GB24160606)

作品数:7 被引量:97H指数:6
相关作者:杨再强殷剑敏孙擎余焰文王学林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西省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光合作用
  • 2篇灾害
  • 2篇早稻
  • 2篇生理特性
  • 2篇晚稻
  • 2篇花期
  • 2篇高温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绿素荧光
  • 1篇叶片
  • 1篇叶片生理
  • 1篇叶片生理特性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参数
  • 1篇幼穗
  • 1篇幼穗分化
  • 1篇幼穗分化期
  • 1篇生育
  • 1篇生育期

机构

  • 7篇南京信息工程...
  • 6篇江西省气候中...

作者

  • 7篇杨再强
  • 5篇殷剑敏
  • 4篇孙擎
  • 4篇余焰文
  • 3篇王学林
  • 2篇刘寿东
  • 2篇李伶俐
  • 2篇孔萍
  • 2篇白光志
  • 1篇顾礼力
  • 1篇宋洋
  • 1篇袁小康

传媒

  • 4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气象与减灾研...

年份

  • 1篇2016
  • 6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花期低温对晚稻干物质积累及分配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以"广两优香66"为试材,于2014年8-10月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农业气象站进行人工控制实验,研究花期低温对晚稻光合作用和后期灌浆过程的影响,并分析低温胁迫下晚稻后期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变化。低温胁迫温度设定为22℃/17℃(昼/夜),处理时间分别为2、4、6和8d,分别依次记为T2d、T4d、T6d和T8d,以外界环境条件32℃/25℃(昼/夜)为对照(CK)。结果表明:(1)低温处理后,T2d处理最大光合速率(Pmax)变化较小,T4d和T6d分别比CK下降11.66%和21.47%,T8d的Pmax仅为17.25μmol·m^(-2)·s^(-1),比CK减少28.54%。低温处理后叶片光饱和点(LSP)降低,而光补偿点(LCP)明显升高,与CK相比,T2d、T4d、T6d、T8d的LSP分别降低6.68%、8.08%、8.63%、10.87%,LCP升高2、3、4、6倍。说明低温处理降低晚稻叶片的光合能力;(2)对不同处理的灌浆过程的拟合表明,低温处理时间越长,达到最大灌浆速率所需时间(T-GR_(max))越长,晚稻最大千粒重(A)越小,灌浆活跃期的时间(T_(90))也越短,导致整体平均灌浆速率(GR)呈不同程度下降,说明低温会减缓晚稻的灌浆过程;(3)低温处理时间越长,晚稻结实率越低,不超过2d低温对结实率无显著影响,但4d及以上低温处理能显著降低晚稻结实率,T8d处理的结实率比CK降低34.39%;(4)晚稻总干物质与花期低温处理时间呈负相关,且低温处理6d后总干物质显著减少,T8d处理总干物质比CK减少28.05%,其中叶片和穗部减少较明显,低温处理4d后两者干物质均明显下降,处理8d后比CK分别减少42.57%和38.70%。研究表明花期低温处理抑制晚稻光合作用,4d及以上低温处理显著降低结实率,减缓籽粒灌浆过程,对产量形成不利。
白光志刘寿东余焰文杨再强殷建敏
关键词:花期低温晚稻光合作用灌浆干物质
江西省双季稻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利用GIS技术,分析了江西省14个代表台站1956—2012年气候资料,并根据江西省双季稻生长发育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对影响江西省双季稻的3个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小满寒、高温逼熟、寒露风)指标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江西省早稻主要受小满寒和高温逼熟影响,晚稻主要受寒露风影响。小满寒灾害的高风险区主要包括修水、宜春、景德镇、玉山和广昌等地,高温逼熟灾害的高风险区主要包括赣州、遂川、广昌、吉安、贵溪、玉山和修水等地,寒露风灾害的高风险区主要包括修水和宜春。江西省早稻气象灾害中度风险等级区分布于江西省平原和盆地,重度风险等级区大体分布于周围山地丘陵地区。晚稻气象灾害重度风险区主要位于西南部地区。
白光志孔萍余焰文刘寿东杨再强
关键词:GIS双季稻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三种光温模型在模拟水稻生育期中的应用与比较被引量:5
2014年
为准确模拟水稻发育进程,本研究根据水稻发育对光温的反应,以双季早稻‘五优157’及双季晚稻‘优选10号’为试材,于2012—2013年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农业气象试验站设计水稻大田分期播种试验,同时收集江西省南昌站点2002—2008年双季早稻‘G98-202’以及南康站点2002—2008年双季晚稻‘金优207’的生育期观测数据及同期气象数据,校正光温效应模型、水稻钟模型和有效积温模型以获取模型参数,用独立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光温效应模型在模拟水稻播种期-拔节期、拔节期-抽穗期、抽穗期-灌浆期、灌浆期-成熟期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基于1-1线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94、0.994、0.988、0.989,且标准回归估计误差(RMSE)均小于4 d;光温效应模型对水稻品种‘五优157’、‘G98-202’、‘优选10号’、‘金优207’从播种期-成熟期的模拟精度比有效积温分别提高了2.42%、4.55%、8.74%和3.16%。研究认为,光温效应模型在模拟江西早稻和晚稻的生育期精度略高于水稻钟模型,有效积温模型精度最差,本研究结果为水稻生育期预测方法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宋洋王学林殷剑敏孔萍杨再强
关键词:水稻生育期
灌浆初期不同时长高温胁迫对早稻叶片光合和荧光参数的影响被引量:20
2014年
以江西早稻"五优157"为材料,于2012年3-7月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工气候箱内进行灌浆初期3d、6d、9d的高温胁迫试验(35℃/28℃,昼/夜),并以适宜温度条件为对照(30℃/25℃,昼/夜),选择早稻上3叶(剑叶、倒1叶、倒2叶)测定其不同时长高温处理光响应曲线,于胁迫解除后第1、3、6、9和12d测定其光合速率和荧光参数,以探讨不同时长高温胁迫对早稻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早稻上3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光饱和点(LSP)、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PSⅡ实际量子产量(ΔF/Fm')均随胁迫天数的增加而下降。(2)HT3d、HT6d、HT9d处理早稻上3叶的光能利用效率分别比对照降低47.29%、71.21%和79.72%。(3)水稻经过HT6d、HT9d处理后,经12d适宜温度环境下恢复,叶片最大光合速率仅为对照的63.28%和32.04%,而Fv/Fm仅为对照的86.64%和62.57%。研究表明高温(35℃/28℃)胁迫小于6d时,早稻可在适宜温度环境下逐渐恢复光合能力;而高温胁迫达到或超过6d,则会对早稻叶片光合系统造成严重伤害。
杨再强李伶俐殷剑敏王学林孙擎顾礼力
关键词:早稻高温胁迫叶绿素荧光光合作用
低温对早稻幼穗分化期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其与产量的关系被引量:28
2014年
为了探讨低温("小满寒")对早稻幼穗分化期水稻叶片生理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本研究以30℃/25℃为对照,利用人工气候室进行试验,研究低温(22℃/17℃)下水稻叶片的生理生化变化特征,并分析其与产量之间的灰色关联度。结果表明,随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水稻光合色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并在处理后4 d达最大值。水稻光响应曲线的最大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及光能初始利用效率均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增加逐渐下降,而光补偿点则呈上升趋势。在荧光参数方面,光化学淬灭系数(qP)、PSⅡ电子传递效率(ETR)及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则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于处理6 d达最大值。叶片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CAT活性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另外,水稻产量、穗长、结实率、成穗率及千粒重等均随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减少。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各个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联度,依次为每穗实粒>穗长>二次枝梗数>一次枝梗数>千粒重>CAT活性,且其关联度均大于1。CAT活性、光能初始利用效率、光饱和点、ETR、Fv/Fm及叶绿素a/叶绿素b等生理生化指标也与产量关联度较高,可作为低温影响下产量评价与估算的指标。
孙擎杨再强高丽娜殷剑敏王学林李伶俐
关键词:早稻幼穗分化期生理特性荧光参数酶活性
开花期寒露风对江西晚稻功能叶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3
2014年
以晚稻品种‘268’为试材,于2013年8-10月(晚稻开花期)采用人工气候箱模拟江西寒露风发生的气象模式,试验温度设定为22℃/17℃(昼/夜),处理时间分别为3、6、9、12和15d,以外界环境条件32℃/25℃(昼/夜)为对照(CK),对各处理晚稻叶片保护酶活性、光合色素、光合参数、荧光参数以及晚稻产量及构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随着低温胁迫时间延长逐渐增加,低温处理15d后细胞受到严重损伤。(2)与CK相比,处理15d后叶片的最大光合速率及最大羧化速率分别下降65.99%和67.44%,同时叶片光化学淬灭(qP)、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及光电子传递速率(ETR)依次减少了19.50%、10.25%及42.77%,而非光化学淬灭(qN)略有上升。(3)低温影响下,光合色素合成受到抑制,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降低。(4)在产量及产量构成方面,开花期低温处理的穗长、有效分蘖数、一次枝梗及二次枝梗数、结实率及千粒重均显著低于CK,从而导致产量显著下降,处理15d后产量下降幅度达48.42%。可见,晚稻开花期若遇寒露风可明显抑制功能叶的生理活性并导致产量显著下降。
余焰文杨再强殷剑敏俞开炬孙擎
关键词:晚稻开花期寒露风光合作用
江西早稻高温逼熟气象灾害指数保险费率的厘定被引量:19
2014年
以江西早稻"五优157"为试材,于2012年在早稻灌浆期利用人工气候室模拟高温逼熟的气候模式(白天35℃/夜间28℃分别持续2、4、6、8、10、12、14、16d),建立早稻减产率与高温持续天数间的关系模型。再依据江西省11个市1960-2007年气象数据,采用Weibull分布模型模拟不同地区发生高温逼熟的概率,结合减产率模型确定免赔额为15%、30%、45%的保险纯费率。结果表明:"五优157"的减产率(y,%)与灌浆期高温持续天数(x)呈对数函数关系,即y=32.082lnx-22.681;鹰潭和赣州地区的高温逼熟发生概率较高,达87.5%,抚州、景德镇、宜春和萍乡等地区较低,均在70%以下;江西省高温逼熟气象灾害指数保险纯费率呈北高南低的趋势,鹰潭地区的纯费率最高,达4.707%,宜春地区的纯费率最低,为2.138%。研究认为在免赔额为30%时的纯费率较适宜,研究结果可为江西省早稻开展政策性气象指数保险提供科学依据。
孙擎杨再强殷剑敏俞开炬袁小康余焰文高丽娜
关键词:高温灾害纯费率WEIBULL分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