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732003)
- 作品数:47 被引量:236H指数:10
- 相关作者:蔡绍皙王远亮卢晓黄岂平柳兆荣更多>>
-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复旦大学第三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专项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 生物医学系统模型的三维拟实仿真和信息交互被引量:2
- 2001年
- 针对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对象几何形状不规则、材料复杂等特点 ,提出并实现了基于多边形描述的分层次绘制的生物医学系统模型三维仿真显示和基于 Open GL 选择模式的信息交互的软件方法。软件实现了三维模型的建立、随动几何变换和信息交互以及对常用商业有限元软件包数据文件的识别等功能。软件技术先进、界面友好、交互性强、使用方便 ,并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移植性 。
- 蒲放樊瑜波蒋文涛张明麦福达陈君楷
- 关键词:信息交互OPENGL
- 整合素与肿瘤被引量:15
- 2002年
- 张惠静卢晓蔡绍皙
- 关键词:整合素肿瘤信号传导细胞转化肿瘤侵袭肿瘤血管生成
- 刚性圆管中血液周期振荡流的切应力分布被引量:3
- 2002年
- 本文通过求解圆管内血液振荡流的基本方程,求得圆管内血液流的压力梯度与切应力之间的关系式。在此基础上,详细讨论了圆管中轴向流速和切变率谐波的变化规律,指出流速谐波和切变率谐波的幅值都将随着谐波次数的增大而逐渐减小。为了使所得结果便于应用,文章通过管轴向中心线流速与压力梯度之间的关系式,进一步给出一种利用管轴向中心线流速计算管内切应力分布的简便方法。该方法用于检测活体血管内血液振荡流的切应力分布,具有操作简单、精度较高的优点。最后,以人体颈动脉为例,讨论血液周期振荡流的切应力的分布特性。发现在任意时刻,除了邻近管壁处切应力急剧增大到一定数值之外,沿管截面切应力分布相当均匀且接近于零,呈现出与定常流不同的切应力分布特征。
- 刘宝玉柳兆荣
- 关键词:血液压力梯度颈动脉
- 肝癌细胞形态和生长行为对基底拉伸的响应
- 2002年
- 采用“四点弯曲梁加载装置” ,对培养的人肝癌细胞株SMMC - 772 1施以拉伸刺激 ,通过显微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了解其形态变化 ,流式细胞仪了解其增殖行为 ,结果发现 1)加载 2 4h后SMMC -772 1G2 -M期 8.6 3% ,对照组 15 .92 % ;2 )加载 72h后SMMC - 772 1铺展投影面积缩小 ;3)加载 2 4h后SMMC - 772 1分裂指数 0 .4 6 ,对照组 0 .5 5。加载可部份抑制SMMC - 772
- 王红兵黄岂平秦建卢晓王远亮蔡绍皙
- 关键词:肝癌细胞SMMC-7721机械拉伸
- 冠状动脉狭窄情况下的非牛顿血液流动和大分子传质被引量:20
- 2001年
- 针对冠状动脉狭窄的情况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求解了牛顿流体与非牛顿流体 (幂次律流体和Casson流体 )的定常与脉动的流场· 在此基础上 ,求解了LDL(低密度脂肪蛋白 )和Albumin(血清白蛋白 )的浓度场· 根据计算结果 ,详细讨论了壁面剪应力、非牛顿流效应、分子大小等因素对大分子传质的影响 ;并对牛顿流体与非牛顿流体、定常流动与脉动流动的大分子浓度场进行了比较 。
- 李新宇温功碧李丁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非牛顿流血液流动
- 周期性应变诱导人肺上皮细胞整联蛋白再分布的研究被引量:2
- 2004年
- 为了探讨机械拉伸应变对人肺上皮细胞表面整联蛋白α3 、α5和 β1分布的调控作用 ,建立了体外周期性拉伸应变装置 ,并应用胞外基质蛋白———纤连蛋白 (Fn)、胶原蛋白Ⅳ (ColⅣ )裱衬基底膜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了在应变为 15 % ,频率为 4 0次 /min的拉伸刺激下 ,正常人肺上皮细胞H72 7表面α3 、α5和 β1整联蛋白的再分布 .结果表明 :在人肺上皮细胞H72 7中 ,α3 、α5和 β1整联蛋白是对拉伸应变敏感的膜受体 ,周期性拉伸刺激可诱导其激活 ,使之发生分布的重组 ,并向基底层转移 ,形成局部粘附连接 ,增强了整联蛋白受体与其特异性配体的结合能力 .结果提示 :一个有效的局部粘附连接的形成是受体聚集和配体占据共同启动的一个协调反应 ,该反应可能参与了细胞响应机械应力的起始过程 ,可能进一步通过力 化学信号的耦合或张力整合的形式 。
- 张惠静杨力蔡绍皙卢晓王远亮
- 关键词:人肺上皮细胞整联蛋白
- 发育生物学中模式形成的力学模型被引量:9
- 2003年
- 对所有多细胞生物体而言,其个体发育均涉及由初始的单个细胞开始,经过在时间和空间上细胞有序地增殖、凋亡、分化、迁移等诸多过程,并最终生成物种特异的生物模式.对模式形成的机制的探讨一直是发育生物学的中心课题.目前已就这个问题积累了大量的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数学、力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数据并提出了一些模式形成的理论,然而,迄今为止,模式形成的真正机制仍然很不清楚而需进一步的深入探索.本文简要介绍了生物发育过程中模式形成的一些典型的力学模型,重点在于力学模型的建立及其模型本身的介绍,而对其数值模拟和具体应用很少涉及.
- 赵峰陶祖莱
- 关键词:发育生物学力学模型生物模式
- 人、Wistar大鼠、昆明小鼠成骨细胞粘弹性的测量被引量:7
- 2002年
- 目的 :测量人、Wistar大鼠、昆明小鼠成骨细胞粘弹性 ,并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方法 :利用微管吸吮技术 (Micropipetteaspirationtechnique) ,测量人、Wistar大鼠、昆明小鼠成骨细胞在负压作用下的变形 ,把成骨细胞简化成为标准粘弹性固体 ,通过相应的力学计算和计算机图像处理 ,获得成骨细胞的粘弹性。结果 :人成骨细胞的刚度远大于鼠成骨细胞的刚度 ,Wistar大鼠成骨细胞的刚度则大于昆明小鼠成骨细胞的刚度 ,但二者属于同一数量级。
- 张西正匡震邦蔡绍皙徐世荣黄岂平
- 关键词:成骨细胞粘弹性微管吸吮技术动物实验
- 突然扩张流槽中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粘附蛋白表达的研究
- 2003年
- 动脉粥样硬化的非随机分布与当地的血流动力环境有关,为了研究复杂的流体动力学条件对血管内皮细胞生理功能的影响,构建了平行板式平直流槽和突然扩张流槽,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流型的特征,并探讨流型改变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粘附蛋白表达的影响,发现突然扩张流槽中流动的空间变化使得总体细胞表面粘附蛋白JCAM-1的表达显著高于平直流槽中的均匀定常剪切作用,表明局部流动空间变化的性质可以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
- 胡江胡嘉李涛高宇欣陶祖莱
- 关键词:流型内皮细胞
- 血液增加导致的动脉组织重建的生物力学研究
- 血流量升高会导致动脉扩张。在血压不变情况下,动脉壁的周向应力将增大,从而导致动脉组织重建,建立了动脉血流升高的动物模型,研究了动脉血管的重建规律。
- 卢晓赵静波王公瑞Hans Gregersen
- 关键词:血流量周向应力动脉重建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