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220007)

作品数:9 被引量:31H指数:3
相关作者:赵亮张军闫秋会张永春盛昌栋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学科专项资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建筑科学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超临界水
  • 5篇制氢
  • 3篇生物质
  • 3篇气化制氢
  • 2篇生物质锅炉
  • 2篇密度泛函
  • 2篇密度泛函理论
  • 2篇密度泛函理论...
  • 2篇锅炉
  • 2篇反应机理
  • 2篇泛函
  • 2篇泛函理论
  • 2篇超临界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模型
  • 1篇玉米芯
  • 1篇制氢过程
  • 1篇制氢系统
  • 1篇生命周期评价
  • 1篇速率常数

机构

  • 5篇东南大学
  • 5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5篇闫秋会
  • 5篇赵亮
  • 5篇张军
  • 4篇盛昌栋
  • 4篇张永春
  • 3篇刘杨先
  • 2篇丁启忠
  • 2篇张亮
  • 1篇徐益谦
  • 1篇徐成威
  • 1篇曾娜
  • 1篇吕友军
  • 1篇李奕阳
  • 1篇陈孝武
  • 1篇任宗党
  • 1篇钟辉
  • 1篇谢芳
  • 1篇陈洁
  • 1篇王罡
  • 1篇王坤

传媒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现代化工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建筑热能通风...
  • 1篇西安航空技术...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模糊数学的集中供暖方式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作为可再生能源在集中供暖中的应用技术,生物质锅炉的能源性、社会效益、技术导向是否优于传统热源的判定对于其在我国城镇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将生物质锅炉集中供暖与天然气锅炉、煤锅炉集中供暖在能源性、社会效益、技术导向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生物质锅炉取得了最好的优度,考虑到生物质锅炉技术的发展和生物质低污染、储量大、可再生的特点,发展生物质锅炉集中供暖是解决能源危机和改善大气污染的有效途径。
闫秋会张亮
关键词:生物质锅炉
甲醛超临界水气化动力学模型
2013年
为了进一步揭示甲醛超临界水气化的转化机理,了解各中间产物转化关系,建立了相关的动力学模型.采用该动力学模型对甲醛超临界水降解产物的生成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甲醛降解过程中,氢气主要通过甲醛直接分解、甲酸脱羧以及甲醇脱氢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主要通过甲醛直接分解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主要通过负氢离子转移以及甲酸脱羧反应生成;Cannizzaro以及负氢离子转移反应是甲醛、甲酸和甲醇生成或消耗的主要路径;通过甲醇脱氢及酯化反应生成了较为明显的甲酸甲酯;少量甲缩醛通过醇醛缩合反应生成.此外,在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当[HCHO]0<2 mol/L时,随着甲醛初始浓度的增加,氢气和二氧化碳含量逐渐升高,一氧化碳含量和气体产物高位发热量明显降低;当[HCHO]0>2 mol/L时,随着甲醛初始浓度的增加,气体含量及发热量变化很小.
赵亮张军钟辉丁启忠陈孝武徐成威任宗党
关键词:甲醛超临界水气化动力学模型
生物质超临界水气化制氢中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9年
生物质超临界水气化制氢具有高的气化率和产氢率,反应不生成焦油、木炭等副产品。因此超临界水气化制氢是很有发展前途的方法。本文介绍了超临界水气化制氢过程中催化剂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碱性催化剂、金属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以及矿石类催化剂,同时介绍了这几种催化剂的反应机理。金属催化剂具有明显高的产氢率和低温催化能力,将是今后发展的重点。
赵亮张军盛昌栋张永春刘杨先
关键词:催化剂
超临界水中甲酸分解反应动力学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2010年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B3LYP)在6-311+g(3df,2p)基组水平上,针对甲酸在超临界水中分解,研究了HCOOH+2H_2O反应和HCOOH+3H_2O反应的微观动力学机理。将理论计算结果与已有的实验结果对比发现,甲酸在超临界水中分解主要通过HCOOH+3H_2O反应机理进行,存在脱羧反应R(HCOOH+3H_2O)→d→TSd/e→e→TSe/P3→P3和脱羰反应R(HCOOH+3H_2O)→f→TSf/P4→P4两条主反应通道。利用传统过渡态理论(TST)计算得到两条主通道速控步骤在650~1500 K温度范围内的速率常数k_3和k_4,其表达式分别为k_3=2.99×10^(12)exp(-169.89 kJ·mol^(-1)/RT)s^(-1)和k_4=3.00×10~9exp(-159.01 kJ·mol^(-1)/RT)s^(-1)。
张永春张军赵亮刘杨先陈洁谢芳盛昌栋
关键词:超临界水密度泛函理论反应机理动力学
甲醇超临界水完全气化制氢系统的火用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基于热力学火用平衡方程所揭示的实际用能过程和理想用能过程,通过引入"偏离值"、"偏离度"两个指标,对甲醇超临界水制氢系统进行了火用分析。首先确定了加热和反应环节为重点优化环节;然后研究了此二环节的"偏离度"分别随压力、温度的变化规律,并比较了压力和温度对"偏离度"的影响作用大小。在提高甲醇制氢系统的能质利用率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其结论对制氢系统的节能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罡闫秋会
关键词:甲醇超临界水制氢火用分析
甲酸在超临界水中分解反应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B3LYP)在6-311+g(3df,2p)基组水平上研究了甲酸在超临界水中分解的微观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甲酸在超临界水中的分解反应存在多条反应通道,反应历程复杂,其中通道R→IM1→TS4→IM4→TS5→P1和R→IM3→TS14→P2为主通道,分别对应甲酸脱羧反应和脱羰反应;H2O作为催化剂参与了甲酸分解反应,使得脱羧反应和脱羰反应的反应势垒明显降低,促进了甲酸分解,且对脱羧反应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利用传统过渡态理论,分别计算出2条主通道的速控步骤在压力为25 MPa、温度为700-1 500 K范围内的速率常数表达式分别为k1=4.68×10^10exp(-22 231.46/T)s^-1和k2=5.34×10^10exp(-24 587.05/T)s^-1.
张永春张军曾娜盛昌栋徐益谦
关键词:甲酸超临界水密度泛函理论反应机理速率常数
秸秆超临界水气化制氢的生命周期评价被引量:1
2010年
以秸秆的超临界水气化制氢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共性的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学模型和支撑数据库,对系统边界、环境影响指标、决定系统环境性的重要参数进行了探讨,同时对生物质的种植、运输、粉碎干燥和气化制氢等过程进行了分析,并计算出了各个过程的能耗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李奕阳闫秋会
关键词:超临界水资源消耗环境影响
操作参数对纤维素超临界水气化制氢产气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5
2009年
操作参数对生物质超临界水气化制氢产气性能有直接的决定作用.本文利用基于G ibbs自由能最小原理建立的化学平衡两相模型和实验结果,分析了反应温度、系统压力以及物料浓度等主要参数对纤维素超临界水气化制氢产气性能的作用,得到纤维素未完全气化之前,升高温度会提高气化率,但导致产气高热值降低,因此升高温度虽然对制氢有利,但对制取可燃气体是不利的;升高压力对气化率和高热值的影响不大,压力的选取以稍高于水的超临界压力为宜;高浓度物料明显难以气化,混合催化剂Raney-N i和ZnC l2对高浓度物料气化有较好的催化潜力.所得结论对生物质超临界水气化过程的优化以及该技术的大规模利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闫秋会赵亮吕友军
关键词:纤维素制氢超临界水
内在钾元素对玉米芯超临界水气化制氢过程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为研究玉米芯中内在钾元素对其超临界水气化(SCWG)过程的影响,采用水洗方式对钾元素进行了脱除.对水洗样中的无机成分和有机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一方法能有效脱除玉米芯中的钾,并能保持玉米芯有机成分的稳定.利用压力釜反应器对玉米芯原样和水洗样进行了不同反应温度、不同反应压力、不同反应停留时间下的SCWG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玉米芯中钾元素的存在促进了SCWG反应产物中氢气的生成.提高反应压力或延长反应时间,均强化K对H2生成的促进作用.内在钾元素对气体产量和气化率的影响与温度有关,低温时促进气化,而高温时抑制气化.此外,对水洗样分别回添KCl和KOH进行了SCWG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回添的KCl和KOH均阻碍氢气的产生和玉米芯的气化.因此,玉米芯内在钾元素在SCWG过程中的作用方式与直接添加钾成分时有所区别.
赵亮张军盛昌栋张永春丁启忠王坤刘杨先
关键词:玉米芯
不同热源集中供暖方式的对比研究
供暖的能源消耗在建筑总能耗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随着国家低碳战略的提出、能源结构的调整、能源技术的发展以及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出现了各种供暖热源形式。本文对天然气锅炉、煤锅炉、生物质锅炉集中供暖的经济性和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
张亮闫秋会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判生物质锅炉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