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CZW061)

作品数:15 被引量:43H指数:5
相关作者:李丹梦李阳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文学

主题

  • 6篇文学
  • 4篇乡土
  • 4篇小说
  • 2篇意志
  • 2篇乔典运
  • 2篇文学豫军
  • 2篇乡土文学
  • 1篇代文
  • 1篇新文学
  • 1篇叙事
  • 1篇叙述人
  • 1篇寻根
  • 1篇寻根意识
  • 1篇延安整风
  • 1篇姚雪垠
  • 1篇遗产
  • 1篇整风
  • 1篇政治
  • 1篇知识
  • 1篇中国新文学

机构

  • 13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10篇李丹梦
  • 1篇李阳

传媒

  • 3篇南方文坛
  • 2篇小说评论
  • 1篇文艺评论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文艺研究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当代文坛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烟台大学学报...
  • 1篇现代中国文化...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社会主义文学“劳模”——乔典运论
2012年
要了解乔典运创作的内里经纬,不能不看那半部自传《命运》。这是老乔在得知自己大限将近时挣扎写出的作品。它从老乔退伍转业回村写起,如何开始写作,如何因写作在“文革”中挨整,又如何捱到写作的春天……这种记忆的侧重、布局表明,在老乔的意识中,他的人生应该是从写作开始的。如果没有写作,他就仅是个普通的西峡县(属河南南阳市)草民,有什么可说的?据老乔之子乔小泉说,老乔在病中曾嘱咐他:“坟地最好选在家乡荒无人烟的荒山上,碑文上啥都不写,只写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就行了。”
李丹梦
关键词:社会主义文学劳模《命运》中国作家
地域经验、寻根意识与底层视角——阿成小说创作论
2020年
阿成的小说充满了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始终以赤子情怀关注东北黑土地的历史、文化以及底层群众的生存状态,是阿成有别于文坛其他作家的个性要素。阿成的小说从创作之初暗合了寻根思潮的精神特质,逐渐走向了对特定地域文化之“根”的动荡性与流转性的深度揭示,并对黑土地上小人物的精神失根状态和生存困境展开了深入的剖析。阿成基于日常经验和地域经验的文学书写,以及他对黑土地底层群体的人间悲喜的描绘,让我们看到了东北地域空间内部的生动性、多样性、独特性。阿成之于当代文坛的意义在于,他在主流文学之外开拓出了独具特色的文学空间向度,使得东北地区不再仅仅作为民族国家“版图”中的一个结构性存在,其丰富面貌得以细致呈现。
喻超
关键词:无根
文学“乡土”的地方精神——以“中原突破”为例被引量:10
2013年
文学"乡土"在本质上是个体认同的构造。"中原突破"乃是一种文化创伤笼罩下的书写,这种创伤源于中原由盛转衰的郁结与失语。倘若用一个词来概括"文学豫军"对历史的记忆,那就是"中国弃儿",它亦可作为"文学豫军"集体身份的命名。"弃儿"意识深深影响着"中原突破"中的乡土书写与主体建构。"弃儿"式的韧性与智慧、自利与虚无,让"文学豫军"相当自然地融入了90年代以来的"市场"与"个人化书写"的潮流。在创伤的牵动下,"寻根"成为"文学豫军"的写作宿命。其间,"中原"(地方)与"中国"的纠葛是最微妙的部分。
李丹梦
现代中原“化石”——乔典运论被引量:2
2012年
当一个人老了,才发现他是自己的赝品。他模仿了一个镜中人而镜子正在模糊。
李丹梦
关键词:化石白内障
记忆、认同与想象——文化记忆视野下重读迟子建长篇小说被引量:5
2020年
迟子建善于以朴素的文学语言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其长篇小说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东北地域百年的历史与现实,勾勒出了完整的记忆框架。作为记忆的载体,迟子建的长篇小说融汇了个人和集体记忆的复杂样貌,并以“东北”为记忆场域延展出巨大的意义表现空间。正史文献中被忽略掉的“人”以及被逐渐淡忘的记忆在迟子建的虚构和想象中得以激活、重现,宏阔的叙述笔法在彰显记忆的功能性意义的同时,尝试保留一份真实的社会历史档案。迟子建对东北黑土地的历史与文化、现实与记忆的持续性书写,使得其长篇小说具有深厚的内在意蕴和艺术价值。
喻超李丹梦
关键词:文化记忆
文学“乡土”的苦难话语与地方意志——以“文学豫军”1990年代以来的创作为中心被引量:9
2013年
文学"乡土"在本质上是个体认同的构造。"文学豫军"的创作是一种文化创伤笼罩下的书写,这种创伤源于中原文化由盛转衰的郁结与失语。苦难话语即是历史"伤口"牵系与延续的证明、一种记忆转喻式的结晶。"彼岸性"的缺失是"文学豫军"苦难话语构造的根本特点。他们着力于苦难的现世"管理",或呈现人际的对立与复仇、或作拒绝思想的"抒情",在苦难救赎的构思上存在着"父权经济学"的意味。
李丹梦
关键词:乡土文学苦难叙事
降解政治的尝试与阐释——论李準前后期叙事性作品中“国”、“家”主题之嬗变
2019年
"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这句话用来形容后世对李準长达一个甲子的接受史来说可能是再恰切不过的了。1953年李準在《河南日报》上发表处女作《不能走那条路》,瞬间轰动全国,甚至因触及"土改"后农村贫富分化现象的时事热点而得到了最高领袖的垂青,文艺界普遍视李準为共和国羽翼下的第一代"天才作家"。李準的成名之途在今天看来,无非是政治有意识地引导文艺走向的又一典例。而尝到了讴歌政策之甜头的李準,热忱地"金针度人"道:"我感到学透了政策,特别是对你所描写的阶级人物有了认识,就像有了一架望眼镜和显微镜一样,既可’远瞻千里’,又可’明察秋毫’。"②不料"成也政策,败也政策",时过境迁之后李準作品的魅力和地位一落千丈,这对一个"把目标定位为:文学是诺贝尔,电影是奥斯卡"③的伏枥老骥而言无疑是莫大的冲击。失去了政策支撑点的李準在晚年从重释旧作和再谱新篇两方面左右开弓.
李阳
关键词:《说岳全传》
论张宇的文学转型
2011年
如果把写作视为内气的运作与修炼,张宇的叙述大致从《软弱》(2000)开始渐入"佳境"。那个在《疼痛与抚摸》(1989)里喋喋不休、刨根问底、把故事折腾得支离破碎的叙述人"我"不见了,张宇克制住惯发的议论"哮喘",一本正经地讲起了故事,用故事把自己包藏起来。从《软弱》到《表演爱情》(2003)、《蚂蚁》(2004)、《检察长》(2008),以至刚推出的《足球门》(2010),
李丹梦
关键词:文学转型《疼痛与抚摸》《软弱》《蚂蚁》叙述人检察长
作为认同构造的现代文学“乡土”——以乡土小说派、茅盾、沈从文为核心被引量:8
2013年
1在中国新文学的萌蘖、发展中,乡村生活与记忆一直是强韧而活跃的创作资源,如果定要从中国新文学中指认某种主潮或主流的话,当非乡土文学莫属。无论作者队伍的知名度、影响力,还是作品的数量与质量,乡土文学均独占鳌头①。
李丹梦
关键词:乡土小说现代文学中国新文学乡土文学乡村生活
最后的“史官”——姚雪垠论被引量:4
2018年
姚雪垠的《李自成》(五卷本)是一部被文学史严重低估的巨著。尤其是对1999年推出的《李自成》第四、五卷,迄今几无正面、具体的论述。这种集体一致的评论沉默、忽略,跟姚雪垠的"极左"名声干系密切。领袖的特别关照以及姚在"新时期"诸多论战中显露的老派"革命"姿态,让人预先失去了对《李自成》的兴趣。本文从一个弱势地方,中原奋斗的角度切入姚雪垠,将《李自成》的构思、书写置于抗战以来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现代探索转型的大背景中,重新阐释了姚与领袖的关联互动,他四方挑衅论战的心理,《李自成》书写的"源始"驱动,第四卷何以"失踪",以及如何给予《李自成》一个恰切、公正的历史"位置"等等。姚雪垠有意无意的现代"史官"的主体建构、抱负追求,是招致其人其作成败是非的根源。这是文化记忆的潜在运作与河南作家对自我历史化身份想象的奇妙契合,具有极强的抗战给定色彩,可谓千年一遇的河南现代性的特有表达。由于姚雪垠及《李自成》的存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三十年代"以至"新时期"连成了一体。《李自成》第五卷原本是部极具现代品味的杰作,它是"新时期"环境下四面楚歌的史官力图保持、践行历史"公正"的文学"自裁"与英雄绝唱。
李丹梦
关键词:姚雪垠《李自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