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00155)
-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 相关作者:邵国青纪燕熊祺琰王佳韦艳娜更多>>
- 相关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套式PCR检测中国江苏省猪场猪鼻支原体和猪肺炎支原体的感染(英文)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猪鼻支原体和猪肺炎支原体的感染在中国养猪业较为普遍,本研究对江苏省猪鼻支原体(Mycoplasma hyorhinis,Mhr)和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Mhp)流行病学进行初步调查。方法从江苏省不同的猪场采集7、14、21、28及35日龄仔猪的鼻拭子样本,用套式PCR方法对收集的399份鼻拭子样本进行Mhr和Mhp的检测。结果江苏省不同猪场样本中Mhr的检出率为70.9%,Mhp检出率为13.5%。5周龄以下的猪Mhr的感染率要高于Mhp。其中30个样本(7.5%)的检测结果为两种病原体共感染。7-35日龄的猪Mhr的感染率随着日龄的增长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但Mhp的感染率并未随着仔猪日龄的增长而显著上升。从本研究结果分析还发现,不同品种的猪Mhr的感染率存在显著差异,与其他品种猪相比姜曲海瘦肉型品种猪(Jiangquhai porcine lean strain,JQHPL)更易于感染Mhr(p<0.001),但是其Mhp的感染率与其他猪相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试验调查了江苏地区猪场中仔猪感染Mhr和Mhp的情况,且研究结果表明Mhr的感染状况与日龄及品种有一定关系。
- Joyce Wanjiru Maingi熊祺琰韦艳娜马庆红纪燕William Kimaru华立忠王佳邵国青鲍恩东
- 关键词:猪肺炎支原体套式PCR
- 猪鼻支原体表面可变脂蛋白vlpA黏附宿主细胞功能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猪鼻支原体(Mycoplasma hyorhinis)可引起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肺炎及中耳炎等多种慢性炎症,感染率极高,且与人类肿瘤的发生有关,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已有研究表明猪鼻支原体表面可变脂蛋白(vlp)家族参与支原体黏附宿主细胞的过程,本试验主要详细研究vlp家族成员之一vlpA的黏附细胞功能,特别是其Ⅲ区重复片段重复次数变化对其黏附能力的影响。根据GenBank中已公布的vlpA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从菌体DNA中扩增获得vlpA基因,或者人工合成Ⅲ区重复片段重复次数不等的一系列vlpA基因,均克隆至pET-32a(+)质粒中进行表达,获得目的蛋白质。同时利用固相合成法制备含两段Ⅲ区重复片段的多肽。利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微孔板黏附试验检测所制备的各种重组vlpA蛋白和多肽的黏附功能。通过诱导表达和镍柱亲和层析纯化,成功获得纯度较高的各个目的蛋白质。利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实vlpA可以黏附宿主细胞;利用微孔板黏附试验定量检测不含Ⅲ区的重组vlpA0蛋白及Ⅲ区重复片段多肽的黏附能力,结果发现vlpA0可黏附细胞,而Ⅲ区重复片段多肽无明显黏附能力;进一步利用微孔板黏附试验检测含Ⅲ区重复片段次数分别为3、6、9、12次的重组蛋白vlpA3、vlpA6、vlpA9、vlpA12的黏附能力,结果显示四种重组蛋白质均可黏附细胞,但黏附水平均低于不含Ⅲ区的重组vlpA0蛋白,且随着Ⅲ区重复片段重复次数的增加黏附能力下降。本研究结果提示vlpA为猪鼻支原体黏附因子之一,其Ⅱ区含有黏附位点,而整体分子的黏附能力随着Ⅲ区重复片段重复次数的增加明显减弱。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研究猪鼻支原体的黏附及致病机制。
- 张必雄熊祺琰王佳纪燕倪博韦艳娜冯志新刘茂军邵国青
- 关键词:细胞黏附
- 猪鼻支原体可变脂蛋白家族重组蛋白的构建表达及黏附细胞功能检测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本研究以猪鼻支原体表面的可变脂蛋白(vlp)家族为研究对象,鉴定其各成员对宿主细胞的黏附能力。方法根据已公布的猪鼻支原体vlp家族7种成员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2a(+)/vlp,筛选获得阳性克隆。重组工程菌经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经镍柱亲和层析获得7种纯化的vlp重组蛋白。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及微孔板定量法分别对vlp各个成员的黏附功能进行鉴定。结果成功构建了7种重组表达质粒pET-32a(+)/vlp,获得阳性重组工程菌。经IPTG诱导及镍柱亲和层析纯化,获得了较纯的7种vlp重组蛋白。间接免疫荧光及微孔板黏附定量试验检测结果显示,重组蛋白vlpA、vlpB、vlpC、vlpE、vlpG可黏附PK细胞,而重组vlpD和vlpF蛋白黏附能力不明显。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猪鼻支原体7种vlp的重组蛋白,并对其黏附功能进行了初步鉴定,证明部分vlp属于猪鼻支原体的黏附因子。
- 纪燕熊祺琰王佳张必雄倪博马庆红冯志新刘茂军邵国青
- 关键词:细胞黏附
- 猪鼻支原体黏附宿主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猪鼻支原体是临床猪场的常见病菌,可引起猪多发性浆膜炎、肺炎、关节炎、中耳炎等慢性炎症,同时其与多种人类肿瘤有明显相关性,但其致病机理有待深入,其感染细胞机制的研究尚未明确,因此,本研究欲建立一种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猪鼻支原体黏附宿主细胞的方法。方法以猪鼻支原体和猪肾上皮细胞为研究对象,以兔抗猪鼻支原体纯化抗体为一抗,以FITC标记的羊抗兔IgG为二抗,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猪鼻支原体黏附宿主细胞的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IFA)。结果最终确定最小黏附滴度为1∶107 CCU/mL,猪鼻支原体黏附PK15所需时间为6h以上,一抗的最佳工作浓度为1∶100,二抗的最佳工作浓度为1∶1 600。结论表明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可以用来检测猪鼻支原体对宿主细胞的黏附作用。为猪鼻支原体的研究特别是感染细胞机制的体外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同时为疾病的诊断及疫苗的研发奠定基础。
- 纪燕熊祺琰韦艳娜马庆红白方方冯志新刘茂军邵国青
- 关键词:间接免疫荧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