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BZS014)

作品数:5 被引量:31H指数:4
相关作者:吴琦肖丽红杨露春马长伟姚会元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清代
  • 2篇地方社会
  • 2篇社会
  • 1篇银行
  • 1篇银行团
  • 1篇秩序
  • 1篇社会秩序
  • 1篇水利
  • 1篇铁路
  • 1篇清代地方
  • 1篇漕运
  • 1篇利益纠葛
  • 1篇梁士诒
  • 1篇民众
  • 1篇纠葛
  • 1篇官府
  • 1篇灌溉
  • 1篇

机构

  • 4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中南财经政法...

作者

  • 4篇吴琦
  • 2篇肖丽红
  • 1篇姚会元
  • 1篇马长伟
  • 1篇杨露春

传媒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经济...
  • 1篇东岳论丛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清代漕运行程中重大问题:漕限、江程、土宜被引量:10
2013年
漕运行程是整个漕事活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朝廷着力最大、耗时最长、费资最多的环节,而清代漕运行程中的漕限、水程、土宜诸问题集中地反映清代漕运中的重大问题,即秩序、成本以及漕运与社会的交涉。清廷对于漕运各个环节的期限都做了十分具体的规定,并制定了一系列配套规制,漕限不仅维持漕船的有序行进与漕粮抵京,更重要的是保证每年周而复始的漕运秩序,秩序之于王朝的意义在漕运事务中体现无遗;清代漕运无论是江程抑或河程,"险隘处所"在在皆有,由此所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漕运的高成本,集权政治具有强大的资源调配效能,但是其所造成的社会性消耗也是巨大的;而漕船附载"土宜"意在解决漕运人员的生计问题,但客观上引发了漕运人员沿途的商业贸易活动,并将漕运活动推入长江中下游尤其是运河一线的商业链条中,成为沟通南北物质交流的重要渠道。在社会变迁中,国家事务必然与社会发生深度的交涉与互动。
吴琦
关键词:清代漕运
漕控与清代地方社会秩序——以匡光文控漕事件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8
2009年
漕控,作为一种通过法律途径进行"闹漕"的重要形式,贯穿整个有清一代。围绕各种漕控案件,清代地方的官、绅、民展开频繁的利益纠葛与角色互动,"正当控漕"与"非法诬控"交织一起,成为官民之间维护私利的常见途径。漕控频发,问题的症结在于清代中后期漕政危机已经普遍地深入地方社会,浮收等积弊呈泛滥态势,而地方官所持有的办漕态度与执政理念往往直接决定漕控事件的发生和结果。漕控反映了漕粮征派对于绅民生活的深刻影响,并广泛地影响地方社会秩序的变动,因而本质上都不同程度地揭示了清代国家事务在地方社会的执行状态以及地方社会秩序格局的动向。本文选取了清代"匡光文控漕事件",进行典型案例的考察。
吴琦肖丽红
关键词:清代地方社会
梁士诒与中华银公司被引量:2
2012年
1920年前后,英美等国筹划中国铁路国际共管,并成立了国际新银行团,以期联合起来垄断中国的政治和实业借款。这一系列活动严重危害了中国的主权,更是危及新、旧交通系的利益。梁士诒联手新交通系和北京10余家银行成立了中华银公司以对抗国际新银行团。中国第一次出现了自己的银行团。然而中华银公司只是梁氏和旧交通系借以东山再起的工具,并没有得到北洋政府的支持和国际新银行团的认可,相反却引来银行家以及民众的质疑和反对,对中国的铁路和实业发展并没有实质性支持。随着梁士诒内阁的垮台,银公司也就没有了存在的空间。
姚会元马长伟
关键词:梁士诒
清代漕粮征派中的官府、绅衿、民众及其利益纠葛——以清代抗粮事件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11
2008年
漕粮征派将朝廷、州县官府、绅衿胥吏与地方民众有机地联系了起来。漕粮征收的顺利完成需要多方力量的协同合作。然而驱动各社会力量形成互动的不仅仅是漕粮征派这一形式,还有由此而形成的利益关系,漕运中众多重大社会事件无不由此而生。抗粮事件不仅是征漕各方矛盾爆发的一种形式,更是群体利益关系中本质问题的集中体现。本文以此为中心的考察,揭示了清代社会各阶层的生存状况及他们之间在利益纠葛下的群体互动,并从一个侧面透视出清代漕政的制度缺陷以及社会变化。
吴琦肖丽红
关键词:清代地方社会
保水济运与民田灌溉——利益冲突下的清代山东漕河水利之争被引量:8
2009年
山东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关键地段,但所处地形条件复杂,水资源相对缺乏,为了保证漕船的顺利通行,清政府采取了严格的保水济运措施,因而与该流域的民田灌溉在对水利资源的利用方面产生冲突;同时,中央和地方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采取了一系列争水利、避水患的措施,仍多是针锋相对的态势。在这场因水资源而产生的利益争夺中,问题的关键在于国家如何统筹,从全局的角度综合治理水利,以便较好地解决由于漕运政策的偏差所引发的矛盾,使双方在水资源的利用与分配中遭受的损害最小化。
吴琦杨露春
关键词:清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