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9009-04)

作品数:4 被引量:66H指数:4
相关作者:王业耀孟凡生安达杨昱张进保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地下水
  • 2篇渗透反应格栅
  • 2篇零价铁
  • 2篇垃圾
  • 2篇PRB
  • 1篇地下水污染
  • 1篇地下水质
  • 1篇地下水质量
  • 1篇地下水质量评...
  • 1篇堆放场
  • 1篇水污染
  • 1篇水质
  • 1篇水质量
  • 1篇水质量评价
  • 1篇水质评价
  • 1篇填埋
  • 1篇填埋场
  • 1篇污染
  • 1篇六价铬
  • 1篇模拟地下水

机构

  • 4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杨昱
  • 2篇孟凡生
  • 2篇安达
  • 2篇王业耀
  • 1篇李鸣晓
  • 1篇赵国鹏
  • 1篇宋彩红
  • 1篇姜永海
  • 1篇马志飞
  • 1篇霍守亮
  • 1篇张进保
  • 1篇李莉

传媒

  • 3篇环境工程技术...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白洋淀淀中村非规范垃圾堆放地下水污染健康风险评价被引量:12
2012年
以白洋淀淀中村地下水水样采集与分析为依据,采用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综合评价淀中村由于非规范垃圾堆放导致的地下水污染对周边居民造成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淀中村地下水污染的目标污染物为NO-3-N、NH+4-N、Cr6+和Hg;成年人和儿童两类人群经口暴露途径的健康风险均远大于皮肤暴露;成年人经口暴露的风险大于儿童,而其皮肤暴露的风险小于儿童;4种目标污染物中,Hg的风险贡献最大,其风险贡献率达98%;地下水污染对人体的非致癌风险大于1,该地区地下水对当地居民人体健康造成的风险应该引起重视。
李鸣晓安达杨昱霍守亮赵国鹏万书明宋彩红
关键词:垃圾堆放场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价
零价铁PRB修复硝酸盐和铬复合污染地下水被引量:28
2012年
通过连续流动试验研究了Fe0(零价铁)-PRB(渗透反应格栅)修复受NO3--N、Cr(Ⅵ)以及NO3--N和Cr(Ⅵ)复合污染模拟地下水的反应特性,分析了Fe0对NO3--N和Cr(Ⅵ)的氧化还原产物,并且对NO3--N和Cr(Ⅵ)的相互影响进行了研究.采用粒径为0.15~0.42 mm的Fe0和粒径为0.15 mm的活性炭作为PRB反应介质,二者的质量比为1∶1.结果表明,Fe0单独与NO3--N反应情况下,当进水中ρ(NO3--N)为20 mg/L时,去除率达95%,NO2-为还原过渡状态,NH4+是主要产物,出水pH从原水的7.1升至9.0左右,出水中ρ(TFe)<0.60 mg/L.Fe0处理Cr(Ⅵ)情况下,对Cr(Ⅵ)有较高的去除效果,进水中ρ〔Cr(Ⅵ)〕为10 mg/L时,去除率达96%,反应产物Fe3+和Cr(Ⅲ)可以形成沉淀附着在反应介质上,不会迁移到"下游"水体中,出水pH从原水的7.0升至8.0左右,出水中ρ(TFe)<0.30 mg/L.Fe0去除NO3--N和Cr(Ⅵ)复合污染时,共存的NO3--N对Cr(Ⅵ)的去除效果没有影响,Cr(Ⅵ)的存在降低了NO3--N的去除效果.
孟凡生王业耀张星星
关键词:地下水NO3--N
海明距离模糊法在垃圾填埋场地下水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17
2013年
模糊评价法可将水质评价过程中的模糊问题定量化,从而更准确、更科学地评价水体污染程度。基于现有模糊数学法在水环境评价中的研究成果,选取简洁且可操作性强的海明距离模糊评价法应用于垃圾填埋场地下水质量评价中,以北京市三座垃圾填埋场的地下水为评价对象开展研究,并与常规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四种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应用海明距离模糊评价法得出,三座垃圾填埋场地下水质量分别为Ⅳ级、Ⅳ级和Ⅲ级,该结论与模糊综合评价等四种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结果表明,海明距离模糊评价方法应用在垃圾填埋场地下水质量评价中是可行的,结论是可靠的。进一步通过对处于同一水质级别的海明距离大小的对比,可表征地下水污染程度,说明海明距离模糊评价法具有较好的分辨率。
安达姜永海杨昱马志飞张进保
关键词:地下水垃圾填埋场水质评价海明距离
PRB去除模拟地下水中六价铬的反应特性被引量:13
2013年
采用粒径为0.15~0.42mm的零价铁(Fe0)和粒径为0.15mm的活性炭(AC)作为PRB反应介质,通过连续流动试验研究Fe0/AC-PRB修复模拟污染地下水时反应介质与六价铬〔Cr(Ⅵ)〕的反应特性,分析了AC对Cr(Ⅵ)的去除作用、Fe0对Cr(Ⅵ)的还原作用及其氧化还原产物、Fe0AC对Cr(Ⅵ)的协同去除效果,研究了土壤中残留铬的形态。结果表明,在进水pH为6.9~7.1条件下,AC对Cr(Ⅵ)有一定的去除作用,主要通过吸附对Cr(Ⅵ)加以去除。Fe0对Cr(Ⅵ)有较高的去除率,进水Cr(Ⅵ)浓度为10mg/L时,去除率达96%,氧化还原产物Fe3+和Cr3+与OH-形成沉淀附着在反应介质中,不会迁移到"下游"水体。Fe0/AC电池腐蚀反应可以提高Fe0的还原能力和还原效率,相对于Fe0单独作用时,铬铁比提高了1倍以上,出水pH从原水的7.0上升到8.0左右,铁浓度小于0.20mg/L。经过去离子水冲洗,容易迁移且易于被生物利用的弱酸可提取态铬解吸到水相中,有机物与硫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是含水层土壤中铬的主要存在形态,从生物可利用角度来说,铬的环境风险大大降低。
孟凡生王业耀李莉
关键词:地下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