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10MA100)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董国华许飚景华李德闽吴海卫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东南大学上海市肺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祖细胞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祖细胞
  • 1篇动脉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祖细...
  • 1篇血管置换
  • 1篇食管
  • 1篇食管癌
  • 1篇食管肿瘤
  • 1篇体外循环
  • 1篇通路
  • 1篇侵犯
  • 1篇肿瘤
  • 1篇主动脉
  • 1篇自然科学基金
  • 1篇综合征

机构

  • 2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上海市肺科医...

作者

  • 3篇景华
  • 3篇许飚
  • 3篇董国华
  • 2篇吴海卫
  • 2篇李德闽
  • 2篇胡若愚
  • 1篇张雷
  • 1篇姚圣
  • 1篇申翼
  • 1篇李忠东
  • 1篇王常田
  • 1篇李好

传媒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血管内皮祖细胞介导的急性肺损伤的保护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对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被荧光标记的EPCs,取80只BALB/C小鼠,平均分成4组,对照组(control组),急性肺损伤组(ALI组),急性肺损伤后注射EPCs组(ALI+EPCs组),无急性肺损伤注射EPCs组(EPCs组),四组分别在实验3d后同时处死后测肺水含量(EVLW)、肺通透指数(PPI),分别对其相关性进行观察和分析,并观察其肺组织冰冻切片的荧光表达。结果 ALI+EPCs组肺组织冰冻切片荧光表达EPCs量较EPCs组多,ALI组的术后肺组织EV-LW、PPI与control组和EPCs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ALI+EPCs组的术后EVLW、PPI与control组、ALI组和EPCs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control组和EPCs组的术后EVLW、PPI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体外培养的EPCs对损伤的肺血管内皮细胞有显著地趋化修复作用,因而对急性肺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
姚圣胡若愚董国华许飚景华
关键词:干细胞
促红细胞生成素促进内皮祖细胞增殖依赖于PI3K/Akt信号通路被引量:7
2014年
背景:促红细胞生成素能促进组织损伤部位血管生成,与其促进内皮祖细胞增殖、分化密切相关,但促红细胞生成素促进内皮祖细胞增殖、分化的机制尚不清楚。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小鼠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功能活性的影响,并初步阐明其信号机制。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取小鼠骨髓内皮祖细胞,鉴定后传代培养,以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作干预处理,实验细胞分为EGM-2组、促红细胞生成素处理组(培养液中促红细胞生成素浓度分别为1,5,10 U/m L)、促红细胞生成素+LY组(培养液中分别含有10 U/m L促红细胞生成素及10 mmol/L LY294002)、LY组(培养液中含10 mmol/L LY294002)、二甲基亚砜组(培养液中含1 m L/L二甲基亚砜),分别采用CCK8试剂盒、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裂解液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裂解液中Akt及p-Akt表达。结果与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能显著促进内皮祖细胞增殖,并随培养基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含量增加而呈现量效关系,而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促增殖作用可被LY294002完全抑制。促红细胞生成素处理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促红细胞生成素+LY组。LY组、促红细胞生成素+LY组细胞裂解液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显著低于促红细胞生成素处理各组。各组Akt表达无明显差异,而促红细胞生成素+LY组p-Akt表达显著低于促红细胞生成素各组。上述结果提示,促红细胞生成素能显著促进体外培养的内皮祖细胞的增殖、降低内皮祖细胞的凋亡率,其作用依赖于PI3K/Akt信号通路。
吴海卫张雷胡若愚李好景华董国华许飚李德闽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促红细胞生成素磷脂酰肌醇3-激酶信号通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同期非体外循环下降主动脉置换治疗侵犯主动脉的局部晚期食管癌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总结T4期侵犯降主动脉的食管癌同期应用非体外循环下降主动脉置换行食管癌根治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对26例T4期侵犯主动脉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常规行左侧开胸,于非体外循环下阻断降主动脉,行受侵主动脉段切除、人工血管置换,再行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左颈部吻合。结果:26例患者术后未出现主动脉瘘、吻合口瘘、截瘫等严重并发症,均于2周内顺利恢复,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40.0%和21.4%,中位生存时间为35个月。结论:对于食管癌侵犯主动脉的患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同期降主动脉置换合并食管癌根治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生存质量。
申翼吴海卫许飚李德闽李忠东董国华王常田景华
关键词:食管肿瘤主动脉血管置换
共1页<1>
聚类工具0